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31 (1700-1725).djvu/3

此页尚未校对

道極為宗,下至黃道為直角;東西差則黃道上弧也。」 故論天頂,則高庳差為正下,南北差為斜下,而東西 差獨中限之一線為正下,一線以外,或左或右皆斜 下。論黃道,則南北差恆為股,東西差恆為句,高庳差 恆為弦,至中限則股弦為一線,無句矣。所謂中限者, 黃道出地平東西各九十度之限也。黃平象限省曰度限舊法 以子午圈為中限,《新曆》以黃道出地之最高度為中 限。東西各九十度則是最高兩法皆於中前減時差使,視食先於 實食,皆於中後加時差使,視食後於實食。第所主中 限不同,則有宜多而少,宜少而多,或宜加反減,宜減 反加。凡加時不得合天,多緣於此。此限在正球之地, 距午不遠。若北極漸高,即有時去午漸遠,時在午東, 時在午西。大都北極高二十三度三十一分以上者。

「若高二十三度三十一分以下者,則日月有時在天頂南,有時在北三」 ,視差隨之,今未及論此。

獨冬、夏二至度限,與子午圈相合為一,從冬至迄夏 至半周,恆在東,居午前;從夏至迄冬至半周,恆在西, 居午後。

問:「日月諸星東出漸高,至午為極高,乃西下漸庳而 沒,則午前午後之視差,豈不分左分右,漸次高庳,以 正午為中限乎?」曰:「南北差、東西差,皆以視度與實度 相較得之。而日月之實度,皆依黃道,視度因焉,安得 不并在黃道,從黃道論其初末,以求中限乎?推太陰 之食分,以其實距黃道度為主;推太陽之食分,則以」 太陰之實距度先改為視距度,所改者亦黃道之距 度也。論實朢實會,欲求其實時,以黃道經度為主。今 求視會,其所差度必不離黃道經度,而因度差多寡, 求其相當之時差,以得正視會,理甚明矣。若子午圈 者,赤道之中限也,度限為東西差有無多寡之限,猶 冬夏至為晝夜永短之限,午正時為「日軌高庳之限 也。」惟歲惟時,自宗赤極,不借黃道之度中為限。東西 視差,自宗黃極,何乃借赤道之午中為限耶?昔之治 曆者,未能悉究三差之所從生,徒見午前食恆失於 後天,午後食恆失於先天,故後者欲移而前,前者欲 移而後。又見所移者漸向日中,漸以加少,遂疑極高 至午中則無差,不知黃道兩象限之自有其高也,亦 自有其中也。必如彼說,以午正為東西差之中限。設 太陽實食午正,遂以為無時差,遂以為定朔為食甚。 儻此時之度限尚在西,愈西則愈有西向之差,法曰 中以東則宜減,安得不見食於午前乎?儻此時之度 限尚在東,愈東則愈有東向之差,法曰中以西則宜 加,安得不見食於午後乎?如萬曆二十四年丙申八 月朔日食,依《大統法》推得初虧巳正三刻,食甚與定 朔無異,皆在午正初刻。至期測得,初虧巳正一刻,後 天二刻。此所謂「中東宜減,見食於前」者也。今試依新 法減時,則推定朔在午正初刻內四分四十九秒,於 時,日月躔度在鶉尾宮二十九度八分四十七秒。黃 道中限在本宮一十三度○一分,距正午西一十八 度五十九分,距太陽躔度一十六度○八分。太陽定 朔之高尚有五十○度。查得太陰高差三十八分。先 求高弧交黃道角為日距度限,弧之切線與本角若 全數與高弧之切線,得視差小三角形內正對東西 差邊之角二十○度一十一分。再推本角之正弦與 東西差,若全數與高庳差,得一十三分○四秒,為此 時之東西差。因此求時差,得太陰行一十三分,應為 時二十四分二十六秒。於法宜減,故得食甚在午初 二刻一十○分三十七秒在定朔之前也。更求初虧, 約用前四刻,依法復求視差,其時黃道度限,在鶉尾 宮初度二十○分,即午後一十四度四十○分,距太 陽二十八度四十六分。太陽高四十八度。得太陰高 差四十○分,東西差二十四分。求其視行度,得四刻, 行二十一分。又以開方法算,得太陰自初虧至食甚 行三十一分。今視行二十一分得四刻,則三十一分 應得五刻一十三分五十四秒。以減食甚時,得初虧 在巳正一刻內一十一分四十三秒,與實測時刻密 合。

凡九十度。限去子午圈不遠,新舊兩曆所推之定朔 不遠,則兩所得之時差亦不遠。若相距遠而度限在 東,則食在午前或在午後,新曆所得時刻,皆多於舊 曆。度限在西食在午前午後,新曆所得時刻,皆少於 舊曆。如萬曆三十八年庚戌十一月朔,《大統曆》推食 甚在申初一刻,至期實測得申初四刻先天三刻,於 「時度限距子午圈二十一度○四分,在東距太陽五 十九度四十七分,日月並高一十六度,得太陰高差 五十四分一十五秒。」從是算得東西差二十八分三 十一秒,應時差四刻○一分三十五秒。依法與實時 相加,而實時與《大統曆》算小異。在未正三刻○四分, 得視時乃大異。是繇度限在東,加數宜多,而「午正為 限者,加數則少,安得不先天也?」又萬曆三十一年癸 卯四月朔,日食九分二十○秒。《大統曆》推食甚在辰 正初刻,《新曆》推得在辰正三刻。內此時度限亦在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