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36 (1700-1725).djvu/25

此页尚未校对

𠠎曆法,嫌沖之所差太多,因以一百八十六年冬至移一度。隋張胄元以此二術年限懸隔,「追檢古注,所失極多,遂折中兩家,以為度法。冬至所宿,歲別暫移,八十三年,卻行一度,上合堯時,日永星火,次符漢曆,宿起牛初 。」 唐《大衍曆》議:「古曆日有常度,天周為歲終,故係星度干節氣。」 其說似是而非,故久而益差。虞喜覺之,使天為天,歲為歲,乃立差以追其變,使五十年退一度。何承天以為太過,乃倍其年而反不及。《皇極》取二家中數為七十五年,蓋近之矣。

二始二終二中唐《大衍曆議》:「天數始於一地」

數始於二,合二始以位剛柔。天數終於九,地數終於十,合二終以紀閏餘。天數中於五,地數中於六,合二中以通律曆。《素問》「立端於始,立首氣於初節之日;表正於中,示斗建於月半之辰;推餘於終,退餘閏於相朢之後。」

二南:周南、召南。朱子《詩傳》:周國本在岐山之

陽。岐周,今鳳翔府天興縣。文王辟國日廣,徙都於豐,而分岐周故地,為周公旦、召公奭之采邑。扶風雍縣南有召亭。且使周公為政於國中,而召公宣布於諸侯,於是德化大成於內,而南方諸侯之國,江、沱、汝、漢之間,莫不從化。南,南方諸侯之國也。周公相成王,制作禮樂,其得之國中者,雜以南國之詩,謂之《周南》。言自天子之國而被於諸侯,不但國中而已也。其得之南國者,直謂之《召南》,言自方伯之國被於南方,而不敢以繫於天子也。

兩周,平王東遷之後。西周,豐、鎬也。東周,東都也。

「威烈王」之後,西周河南也。王城,東周洛陽也。成周

《呂氏大事記解題》考「王封其弟於河南,是為桓。」

公以續周公之官職。惠公封其少子於鞏以奉王,於是有東西二周。

二渠《漢·溝洫志》:「禹釃二渠以引河,一出貝丘西南。」

一漯川

兩京唐又曰「兩都、西京。」京兆東京。河南

兩關。玉門。陽關。 《西域傳》列四郡,據兩關。

二越:《文選注》:吳越、南越、閩越。《漢書》。兩粵。

南粵閩粵

兩渠,《漢溝洫志》:「鄭國白公」,杜佑謂「秦漢鄭渠。」

溉田四萬頃。白渠溉田四千五百頃。唐永徽中,兩渠灌浸不過萬頃。大曆初,減至六千畝。

河兩源,一出蔥嶺,東流;一出於寘南山下,北流。

與蔥嶺河合,東注蒲昌海。

二江,汶江,流江,江水出岷山,分為二江,《經》成。

都,《南漢溝洫志》:「蜀守李冰穿二江成都中。」

兩銅柱,《林邑國記》:「馬援植兩銅柱於象林南界,與」

《西屠國》分漢之南境。

二:「羊腸坂。」《漢書·地理志》:「上黨壺關,皇甫士安地。」

《理書》,「太原北九十里。」

二華:太華、少華。張衡《西京賦》:「綴以二華。」注:「二。」

二崤。《左傳》:「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

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西都賦》:「二崤之阻。」

兩池《唐·食貨志》有鹽池五,總曰「兩池。」「安邑解。」

二津,《唐·杜牧傳》:「白馬盟盟津。」

兩河:河南,淄青,淮西,河北,成德,魏博,盧龍,唐憲。

宗曰:「兩河數十州,政令所不及 。」 《爾雅》:「兩河間曰冀州。」 《通典》:「西則龍門之河,東則浲水、大洛之河。」

兩畿。京畿治西京城。都畿,治東都城。開元十《七》

年,置京都兩畿按察使。

二戒命義。《莊子》:「天下有大戒,二子之愛、親、命。」

也,「臣之事君,義也」 ;

二物,夫治外,婦治內。《左傳》:子太叔曰:「為夫婦。」

「《外內》以經二物。」 注「各治其物。」

《二名老子》:「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孫。」

綽《天台山賦》釋「二名之同出。」

二經春秋孝經《中庸注》孔子曰:「吾志在《春秋》。」

行在《孝經》,固足以明之 。《公羊傳序》曰:「孔子有云云云。」 此二學者,聖人之極致,治世之要務也 。《孝經疏》,《孝經鉤命決》云:「志在《春秋》,行在《孝經》。」

二用:用九者,《乾》之《坤》,用六者,《坤》之《乾》。《乾》爻七。

「九九變而七無為」 ,《易》占其變:「用九不用七」 ,坤爻八。「六六變而八無為」 ,用六不用八,於乾坤見之,其餘可知。九六變,七八不變者,揲著之法,遇純則變。《參同契》「二用無爻位,周流行六虛。」

二雅:《小雅》《大雅》

《孝經》二家:孔安國、鄭氏,或云鄭康成。 《隋志》:梁。

代二家並立國學,唐劉子元上《孝經注議》云:「《孝經》非鄭康成所注,其驗十二條。行孔廢鄭,於義為允 。」 司馬貞請鄭、孔並行,明皇纂諸說自注,以奪二家。

《孟子音釋》二家,張鎰、丁公著,孫奭等刊正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