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36 (1700-1725).djvu/44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三司使」 ,始後唐張廷朗御史大夫、中書。

門下 《唐志》:「凡冤而無告者,三司誥之 。」 《唐志》:「太子監國,則詹事庶子為三司。」

《三侍》,唐侍講學士王起、許康佐,侍書學士柳。

公權 謂之「三侍學士。」 文宗召入便殿顧問。

三寺家令率《更僕 志》:「東宮官詹事,統三寺。」

十率府之政

「上林三官」,漢均輸鍾官,《辨銅三令》, 《平準書》。

上林三官鑄錢

《三將百官表》:「中郎有五官,左右郎中有車、戶、騎。 三法官,秦殿中御史。」丞相 商子《定分篇》:天

子,置《三法》官 正、監平。廷尉三官。 梁制,「法冠、元衣、元會,監東西中華門。」

三官田賈器。 《荀子》:「農精於田,而不可以為。」

《田師》,賈精於市而不可以為賈師;工精於器而不可以為器師,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曰「精於道。」

諫官三等:諫議大夫、補闕、拾遺 《陸宣公奏》:

《議:諫官有三等之別》

三衙、殿前司、侍衛司、「馬軍步軍兩司三衙合」

十二員,分「天下兵」 領之。

三班供奉官、左右班殿直為「三班」,隸宣徽院。

端拱以後,分東西供奉,又置左右侍禁及承旨、借職,皆領于三班。雍熙四年,置三班院。

中書三官令宣侍郎奉,舍人行。 《舊唐書》貞

元十一年,賜《南詔敕書》,始列中書三官宣奉行,復舊制也。

三事:《大禹謨》。「正德利用,厚生 立政。」作二事。

注「天、地人之三事 。」 《詩常武》:「三事就緒。」 箋:「三農之事 。」 《國語》楚觀射父對:「天事武,地事文,民事忠信。」

三務:春夏秋 三時之務。《左傳》:「三務成功。」

《管子》:「民有三務,春夏秋務農,擇人因民。」

從時 。《左傳》:晉士文伯曰:「務三而已。」

三至。《家語》「至禮不讓而天下治,至賞不費而天」

《下士悅》,「至樂無聲而天下民和 」 ,「至彊至辨」 ,

至明 ,《荀子》:「此三至者,非聖人莫之能盡 不?」

可使處不完,不可使擊不勝,不可使欺百姓。

《荀子議兵》為將三至。至,謂一守而不變。

三代所尚:夏尚忠,殷尚質,周尚文, 漢董仲。

舒曰:「夏上忠,殷上敬,周上文 。」 杜欽曰:「殷因於夏尚質,周因於殷尚文 。《郊特牲》:『虞祭尚用氣,殷尚聲,周尚臭 。《考工記》:『虞尚陶,夏尚匠,殷尚梓,周尚輿 』』。」 《檀弓》:「夏尚黑,殷尚白,周尚赤。」

「三代取民,夏五十而貢,殷七十而助。」《考工》注「助。」

作著 ,周百畝而徹。《孟子》其實皆什一也 。《考工記》注:「周制,畿內用夏之貢法稅夫,無公田。邦國用殷之著法制公田,不稅夫。」

三典,《周禮大司寇》:「建邦之三典,刑新國,用輕典。」

刑平國用中典,刑亂國,用重典。

三重:三王之禮。《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呂與。」

叔云:「謂議禮制度。考文 《祭統》,祭有三重:祼,升歌,武,宿夜。」

三善:《家語》:「子路治蒲,孔子三稱其善,恭敬以信。」

忠信以寬明察以斷

「三寶」,《孟子》:「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 六。」

「《韜》三寶」 、大農、大工、大商。

三常,《國語》僖負羈云:「愛親明賢,政之幹禮。賓矜。」

窮禮之宗。禮以紀政,國之常 。《周書陰符》:「治國有三常:君以舉賢為常,官以任賢為常,士以敬賢為常。」

《三選鄉長所進官長所選公所訾,相 齊語》。

訾量也相視也

三適:《尚書大傳》:「古者諸侯貢士一適,謂之好德。」

再適謂之賢賢,三適謂之有功 。《漢書》:「適得其人。」

「三材」:官人使吏之材,士大夫官師之材,卿相。

輔佐之材 。《荀子能論官》。此三材。無失其次。人主之道也。

三本《管子》:「德當位,功當祿,能當官。」

「三德」《荀子》:「三德具而天下歸之,得百姓之力者富。」

得百姓之心者強,得百姓之譽者榮。

《三節》:「平政」,「愛民」,「隆禮」,「敬士」,尚賢「使能」, 《荀子》

「君人者之大節也」 ,勸賞,畏刑、恤民 。《左傳》。

《聲子》曰:「三者禮之大節也。」

三具仁義威 《荀子》:「王者仁眇天下義眇天。」

「下威眇天下。」 知此三具者,欲王而王,欲霸而霸,欲強而強。

三不欺。《史記》:「子產治鄭,民不能欺,子賤治單父。」

「民不忍欺。」 《西門豹治鄴》,民不敢欺。

三登《漢·食貨志》:「進業者登九歲,再登者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