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36 (1700-1725).djvu/45

此页尚未校对

登曰:「太平二十七歲。」

《三道》,明國家大體,通人事終始,能直言極諫。

漢文帝《策賢良三道》之要,晁錯對。

三勢:《淮南子》:「兵有三勢:氣勢、地勢、因勢。」

三隧,《淮南子》:「將有三隧,上知天道,下習地形。」

中察人情

《兵體三章》漢晁錯上書言「兵體三章,得地形,卒。」

服習器用利

《修心三要》司馬文正公仁明武。

《治國三要司馬文正公官人信賞必罰》

《三、先務立志,責任求賢》。伊川先生曰「當世。」

之務,所尤先者三。三者之中,復以立志為本。

《三科德才勞》。 唐沈既濟言:古今選用之法。

九流常敘有三科 ,《論語注》:力役有上、中、下。茂異賢良,幹蠱 ,陸贄說《黜陟使》:以三科登俊乂 。後周制舉三科: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 、經學優深,可為師法 ,詳閑吏理,達於教化。

三、勤:民勤於力,則功築罕;民勤於財,則貢賦少。

「民勤於食則百事廢 。」 《穀梁傳》:「古之君人者,必」

時視民之所勤 。《楊子》:「民有三勤:政善而吏惡。吏善而政惡。政吏駢惡。」

三君問政。葉公問政。夫子曰:「政在說近,來遠 魯。」

哀公問政,夫子曰「政在選賢 。」 齊景公問政,夫子曰「政在節財 。」 《說苑韓子》:三君問政於夫子,夫子對之不同。

三言蘇文忠公「結人心,厚風俗,存紀綱」

「三辟」:夏禹刑,商湯刑;周九刑, 《左傳》:晉叔向。

曰:「《三辟》之興,皆叔世也。」

「三策」,《漢書》嚴尤,「周得中策,漢得下策,秦無策。」

《唐劉貺》「周得上策,秦得其中,漢無《策 杜》。」

《牧罪言》,「上策自治,中策取魏,下策浪戰 。」 漢賈讓治河,有上中、下策。

三征:布縷、粟米。力役。 《孟子》:「君子用其一緩。」

其二

《三法》《三刺》群臣訊群吏訊萬民,三宥不識過。

「失、遺忘,三赦:幼、弱、老、耄、蠢、愚 」 ,《周禮司刺》以此三法求民情,折民中。

「三賞軍伐善。君以道事其君,能其官。」《晉語》

趙衰曰:「先且居有三賞。」

即位三策《荀子》:「天子即位,上卿進曰:『能除患則為』。」

福,授天子一策 。中卿進曰:「先事慮事,先患慮患。」 授天子二策 。下卿進曰:「敬戒無怠。」 授天子三策。

《三足》唐盧景亮《三足記》:「足食、足兵、得士。」

三名《尹文子》。「名有三科,命物之名,方、圓、白、黑、毀。」

「譽」 之名,善惡貴賤;況謂之名,賢愚愛憎 。《荀子正名》:「刑名從商,爵名從周,文名從禮。」

《三擇》義立而王,信立而霸,權謀立而亡 荀

「《子》《王霸》」 三者,明主之所謹擇也。

「三物」:解狐得舉,祁午得位,伯華得官。 《左傳》

《祁奚》能舉善,「建一官而三物成一官。」 軍、尉,物,事也。

《三》,「駕師於牛首,師於向,觀兵於鄭東門 左。」

《傳》「晉悼公三駕而楚不能與爭。」 注「三興師,鄭遂服。」

三、無《禮記》。孔子閒居:「無聲之樂,無體之禮」,無

服之喪

《三資》: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彊兵者,務富其民。

欲王者務博其德 。《史記》司馬錯曰:「三資者備。」

而王隨之矣

《三術陸贄奏》:「覈才馭吏有三術,拔擢以旌其異能。」

「《黜罷》以糾其失職 」 ,「《序進》以謹其守常。」

三帛《舜典注》:「諸侯世子執纁,公之孤執元附。」

庸之君執黃 。鄭氏注:「高陽氏之後用赤繒,高辛氏之後用黑繒,其餘用白繒。」

王后三翟褘衣。 《揄狄》。青 音搖 《闕狄》。 內司:

「服狄」 ,當為「翟」 ,雉名。三翟,褘衣。畫翬,揄翟、畫搖。闕翟,刻而不畫。三者皆祭服。

三服:「皮弁,素積,元衣,素裳,緇衣,元端。 《三禮》。」

義宗吉服并六冕有九

三舄:赤舄為上,冕服之舄,白舄,韋弁,皮弁黑。

舄冠弁

后元舄為上褘衣之舄,青舄,赤舄。鞠衣以下皆屨 。《屨人注》:「複下曰舄,襌下曰屨。」

冠禮三加《南齊志》:「始加緇布冠,次加皮弁次。」

加爵弁 。《士冠禮》冠義:三加彌尊,諭其志也 。《大戴禮記公冠篇》云:「公冠四加元冕。」

三弁:《周禮司服》:「韋弁,兵事皮弁眂,朝冠弁田。」

《三代冠》夏母。音牟追。多雷反殷章甫,周委貌。

《郊特牲》:「夏收 ,殷哻,周弁。」

《齊三服》漢元帝罷齊三服官,春獻冠幘,縰為首服。

紈素為冬服,輕綃為夏服。

三代戎車,夏鉤車。先正殷寅車。先疾周元戎:先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