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36 (1700-1725).djvu/65

此页尚未校对

氐姚萇羌

五宗:《禮記大傳》:「大宗一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百世。」

不遷之宗 。小宗四繼:高祖、繼曾祖、繼祖、繼禰,五世則遷之宗 。《白虎通》:別子為祖,如魯桓公生四子,莊公既立為君,則慶父、叔牙、季友為別子 。繼別為宗,如公孫敖繼慶父,是為大宗 。繼禰者為小宗,如季武子立悼子,悼子之兄曰公禰。悼子既為大宗,則繼公禰者為小宗。謂之繼禰者,蓋自繼其父為小宗,不繼祖故也 。《後漢書注》。五宗上自高祖。下及孫 。《左傳注》。適子為小宗。次者為貳宗。

五屬: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 漢韋。

《元成傳》:「天序五行,人親五屬。」 注云:「同族之五服。」 《學記》「師無當於五服」 《注》:「斬衰」 至緦麻之親。

《五品》。又曰:「五典五教,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

「婦有別」 ,「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堯舜使》。

契為司徒,教以人倫 。《舜典》曰:「百姓不親,五品不遜。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寬。」 朱文公注:「五品,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五者之名位等級也。五教父子有親至,朋友有信,五典克從。」 注同 。程子曰:「五者,人倫也。言長幼則兄弟尊卑皆備矣,言朋友則鄉黨賓客備矣。」

父母、兄弟子 :鄭元說「五品。」 王肅曰「五。」

五教:「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左傳》

舜舉八元,使布五教。《舜典》「五典克從。」 孔氏注同。

五品不遜敬敷五教在寬。孔氏注:「五品謂五常。」

五教,五常之教。《皋陶謨五典》。《君牙》「弘敷五典。」 孔氏注:「五常之教 。」 《周語五義。紀宜》注同。《左傳》五教。

五達道《中庸》:「天下之達道五:君臣、父子、夫婦。」

昆弟朋友

《五致》:「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

「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 。」 《孝經》五者備矣。

然後能事親。彭忠肅公龜年集格言為《五致錄》。

五養:養體,養目,養耳,養口,養志。 《呂氏》。

《春秋·曾子》曰:「養有五道。」

《五行鄉飲酒義》,「五行貴賤」,明隆殺,辨和樂而。

《不流弟》:「長而無遺,安燕而不亂。」

五義《國語五義紀》宜注:「父義,母,慈,兄友、弟。」

恭子孝

五儀《家語》。孔子曰:「人有五儀:庸人、士人、君子。」

賢人聖人

五士:《禮記王制》:「秀士,選士,俊士,造士進。」

五更《月令章句》:「三老,國老也;五更,庶老也。」 盧植

《禮記注》:「三公老者為三老,卿大夫老者為五更。」 鄭康成注:「老人更知三德五事 。」 《漢書注》:「父事三老,兄事五更。」

五、不名諸父兄、上大夫、盛德之士、老臣。

《公羊傳》注:「《禮》,君于臣不名者五。」

「五孝」:「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 《孝經》。」

《序》雖「五孝之用則別」 ,而「百行之源不殊。」

天子虞舜,夏禹,殷高宗,周文王,諸侯:周公旦,魯孝公,河間惠王,卿大夫孔子,孟莊,子穎,考叔,士高柴,樂正,子春,孔奮,黃香,庶人江革廉,范汝郁,殷陶,陶淵明《孝傳贊》

五遂《祭義》:「曾子言孝,居處莊,事君忠,涖官敬。」

《朋友》:信戰陳勇 。張魏公名方,《耕道堂》曰:「五」

《五致》:「致反始,致鬼神,致物用,致義,致讓。」

《祭義》:合此五者,以治天下之禮也。

五政《大戴禮》均五政。注:「天子公卿大夫。」

五等親《唐百官志》:宗正寺:「凡親有五等,周大功。」

小功緦麻袒免

五常:仁,木春義,金秋禮,火夏智,水冬信。

土季夏 。《漢書中庸》注。「信。水智土。」 《白虎通》曰。五性 。益稷注。「仁義禮智信。五德之言。」

五事《書洪範》:「貌木恭肅,言金從乂,視火明哲。」

「聽水聰謀,思土睿聖。」 《蘇子由》云:「貌土言金。」

視木聽水思火蔡氏云。「貌水言火。視木聽金。思土。」

「為仁」五者。《論語》:「恭、寬、信、敏、惠。」

《五福洪範》,「壽富康寧,攸好德,考終命。」

五至。《禮記》:「志之所至,《詩》亦至焉」,《詩》之所至,《禮》亦

「至焉。」 「禮之所至,樂亦至焉。樂之所至,哀亦至焉。」

夫子五德,《論語注》:夫子行此五德。溫、良、恭。

儉讓

諫五義《家語》:「忠臣之諫君有五義:譎諫、戇諫。」

降諫。直諫。諷諫《大戴禮公羊傳》注:「諷諫。」

順諫、闚諫、指諫、陷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