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38 (1700-1725).djvu/1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其文言當禪禹。

《墨子非攻下篇》:「昔者有三苗,大亂天命,殛之日,妖眚 出,雨血三朝,龍生廟,犬哭乎市,夏冰,地坼及泉,五穀 變化,民乃大振。高陽乃命元宮禹親把天之瑞令,以 征有苗。」

夏至桀,《天有》字典無音義缺「命,日月不時,寒暑雜至,五穀 焦死,鬼呼國鸖,鳴十夕餘。乃命湯於鑣宮,受夏大命。」 《路史》:「桀為長夜之宮,男女雜處,十旬不出。政一昔而 風沙邕之。方冬,穿陵毆以就之,酒渾而戮,刑殺彌厚, 滅皇圖,亂歷紀,玉瑞不行,朔不告。於是天不畀純祆 孛出,枉矢射地,震天血,迅雷黃霧,夏霜而冬露,大雨 水里,社坼因之以饑饉。」桀益重塞,好富忘貧,不肯慼 言於民。

《墨子非攻下篇》:「商王紂,天不序其德,祀用失時。兼夜 中十日雨。王於薄,九鼎遷止,婦妖眚出,有鬼宵吟,有 女為男。天雨肉棘,生乎國道,王兄自縱也。赤烏銜珪, 降周之岐社,曰天命。周文王伐殷有國,泰顛來賓,河 出綠圖,地出乘黃。武王踐功,夢見三神曰:『予既沈漬殷 紂於酒德矣,往攻之,予必使汝大堪之』。武王乃攻」狂 夫,反商之周。

《荀子儒效篇》:「武王之誅紂也,行之日以兵忌,東面而 迎太歲,至汜而圮,至懷而壞,至共頭而山隧。霍叔懼 曰:『出三日而三災至,無乃不可乎』?周公曰:『刳比干而 囚箕子,飛廉惡來知政,夫又惡有不可焉』?」遂選馬而 進,朝食於戚,暮宿於百泉,厭旦於牧之野,鼓之而紂 卒易鄉,遂乘殷人而進誅紂。蓋殺者非周人,因殷人 也。故無首虜之獲,無蹈難之賞。反而定三革,偃五兵, 合天下,立聲樂。於是《武》《象》起而《韶》《濩》廢矣。

《新序》:「武王勝殷,得二俘而問焉,曰:『而國有妖乎』?一俘 答曰:『吾國有妖,晝見星而雨血,此吾國之妖也』。一俘 答曰:『此則妖也。雖然,非其大者也。吾國之妖,其大者 子不聽父,弟不聽兄,君令不行,此妖之大者也』。」 《亢倉子政道篇》:「亢倉子居息壤五年,靈王使祭公致 篚帛與紉璐,曰:『余末小子,否德沗位,水旱不時,藉為 人君』」,何以禳之?《亢倉子》曰:「水陰沴也,陰於國政類刑, 人事類私。旱陽過也,陽於國政類德,人事類盈。」楚以 為凡遭水旱,天子宜正刑修德,百官宜去私戒盈,則 以類而消,百福日至矣。

《荀子哀公篇》:魯哀公問《舜冠》於孔子,孔子不對。三問 不對。哀公曰:「寡人問《舜冠》於子,何以不言也?」孔子對 曰:「古之王者,有務而拘領者矣,其政好生而惡殺焉。 是以鳳在列樹,麟在郊野,鳥鵲之巢,可俯而窺也。君 不此問而問舜冠,所以不對也。」

《說苑》:趙簡子問於翟封荼曰:「吾聞翟雨穀三日,信乎?」 曰:「信。」「又聞雨血三日,信乎?」曰:「信。」「又聞馬生牛,牛生馬, 信乎?」曰:「信。」簡子曰:「大哉妖亦足以亡國矣!」對曰:「雨穀 三日,䖟風之所飄也;雨血三日,鷙鳥擊於上也;馬生 牛,牛生馬,雜牧也。此非翟之妖也。」簡子曰:「然則翟之 妖奚也?」對曰:「其國數散,其君幼弱,其諸卿貨,其大夫 比黨以求祿爵,其百官肆斷而無告,其政令不竟而 數化,其士巧貪而有怨」,此其妖也。

楚莊王見天不見妖,而地不出孽,則禱於山川,曰:「天 其忘予歟?」此能求過於天,必不逆諫矣。安不忘危,故 能終而成霸功焉。

齊景公為露寢之臺,成而不通焉。柏常騫曰:「為臺甚 急,臺成,君何為不通焉?」公曰:「然。梟昔者鳴,其聲無不 為也,吾惡之甚,是以不通焉。」柏常騫曰:「臣請禳而去 之。」公曰:「何具?」對曰:「築新室為置白茅焉。」公使為室成, 置白茅焉。柏常騫夜用事,明日,問公曰:「今昔聞梟聲 乎?」公曰:「一鳴而不復聞。」使人往視之,梟當陛布翼,伏 地而死。公曰:「予之道若此其明也,亦能益寡人壽乎?」 對曰:「能。」公曰:「能。益幾何?」對曰:「天子九,諸侯七,大夫五。」 公曰:「亦有徵兆之見乎?」對曰:「得壽,地且動。」公喜,令百 官趣具騫之所求柏常騫出,遭晏子於塗,拜馬前辭 曰:「『騫為君禳梟而殺之。君謂騫曰:『子之道若此其明 也,亦能益寡人壽乎』?」騫曰:「能』。今且大祭,為君請壽,故 將往以聞。」晏子曰:「嘻!亦善矣,能為君請壽也。雖然,吾 聞之,惟以政與德順乎神為可以益壽。今徒祭,可以 益壽乎?然則福名有見乎?」對曰:「得壽,地將動。」晏子曰: 「騫!昔吾見維星絕,樞星散,地其動,汝以是乎?」柏常騫 俯有間,仰而對曰:「然。」《晏子》曰:「為之無益,不為無損也。 薄賦斂,無費民,且令君知之。」

景公出獵,上山見虎,下澤見蛇。歸,召晏子而問之曰: 「今日寡人出獵,上山則見虎,下澤則見蛇,殆所謂不 祥也?」晏子對曰:「國有三不祥,是不與焉。夫有賢而不 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 謂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見虎,虎之室也;下澤見蛇, 蛇之穴也。如虎之室蛇之穴,而見之,曷為不祥也?」 《吳越春秋》大夫計𥓋曰:「候天察地,紀歷陰陽,觀變參 災,分別妖祥。日月含色,五精錯行,福見知吉,妖出知 凶,臣之事也。候天察地,參應其變,則可戰。天變地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