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九月丁卯,月當蝕不蝕。
三年閏二月甲子,月蝕。
按:以上《本紀》不載 《按志》云云。
四年二月辛酉,月重輪。
按《本紀》,「祀后土地祇是夜月重輪。」
五年正月甲申,月蝕,陰翳不見。七月庚辰,月蝕。十二 月丁丑,月蝕。
八年十月辛卯,月蝕。
九年四月己丑,月蝕,雲陰不見。
天禧元年四月壬午月蝕十月庚辰月蝕
三年二月壬寅,月蝕。四月,黃氣如柱貫月。
四年四月乙酉,西南方兩月重見。八月癸巳,月蝕 按以上《本紀》不載。 按《志》云云。
按《志》,「咸平元年迄乾興末,凡重輪三,珥一百二十,冠 氣十二,暈氣十二,承氣八,抱氣三,戴氣九,赤黃氣十 七,五色氣十一,青赤氣二,紅黃氣一,暈三百九十四。」
仁宗天聖二年五月壬寅月當蝕不蝕
四年五月戊子,月蝕。
慶曆二年六月丁亥月蝕
五年四月庚子,月蝕。九月戊戌,月蝕。
六年九月壬辰,月蝕。
皇祐二年七月庚子月蝕
四年十一月丙辰,月蝕。
五年十月辛亥,月蝕。
至和二年九月庚午月蝕
嘉祐元年八月甲子月蝕既
二年二月壬戌,月蝕。八月戊午,月蝕。
三年閏十二月辛巳,月蝕。
四年六月戊寅,月蝕。十二月乙亥,月蝕既。
按:以上《本紀》不載 《按志》云云。
按《綱目》,秋七月,放宮人。帝以月蝕幾盡,修陰教以應 天變,前後出宮女幾五百人。時後宮得幸者十人,謂 之十閣。而劉氏、黃氏在十閣中尤驕恣,通請謁。御史 中丞韓絳密以聞,帝曰:「非卿言,朕不知也,當審驗之。」 遂并出二人。
五年十二月己巳,月蝕。
七年十月己丑,月蝕。
八年十月癸未,月蝕既。
按:以上《本紀》不載 《按志》云云。
按《志》,「天聖元年訖嘉祐末,凡揚光一,光芒氣一,紅光 煇氣一,煇氣五,五色煇氣一,暈二百五十七,周暈三 十三,交暈四,連環暈一,珥七十二,冠氣五,戴氣一十 三,承氣五,背氣一,白虹貫月一,黃虹貫月二。」
英宗治平元年四月庚辰月蝕
四年二月甲午,月蝕。十月庚申夜,黃氣貫月。
按:以上《本紀》不載 《按志》云云。
按《志》,「治平元年訖四年,凡五色煇氣一,五色暈氣一, 暈五十一,珥一十五,冠氣一,戴氣四,背氣二。」
神宗熙寧元年七月乙酉月蝕
二年閏十一月丁未,月蝕。
三年五月乙巳,月當蝕,雲陰不見。
四年五月己亥,月蝕。十一月丙戌,月蝕。
六年三月戊午,月蝕。九月乙卯,月蝕。
七年九月己酉,月蝕既。
九年正月壬申,月蝕,雲陰不見。
十年正月丙寅,月蝕。七月癸亥,月蝕。雲陰不見。
元豐元年正月庚申月當蝕有雲障之六月戊午月蝕
二年六月壬子,月當蝕,雲陰不見。
三年十月甲戌,月蝕,雲陰不見。
四年四月辛未,月蝕既。十月己巳,月蝕。
五年十月癸亥,月蝕。
六年八月丁亥,月當蝕不蝕。
七年二月乙酉,月蝕,雲陰不見。八月辛巳,月蝕,雲陰 不見。
八年八月丙子,月蝕既。
按:以上《本紀》不載 《按志》云云。
按《志》:「自治平四年訖元豐末,凡五色煇氣十一,五色 暈氣六,暈四百二十三,周暈二百四十七,交暈二,珥 一百三十四,冠氣七,戴氣五十,承氣五,背氣一十,白 虹貫月五,貫珥一。」
哲宗元祐元年十二月戊戌月當蝕雲陰不見
三年六月庚寅,月蝕既。十二月丁亥,月當蝕,雲陰不 見。
四年五月甲申,月蝕,雲陰不見。
五年五月戊寅,月蝕,雲陰不見。
六年四月癸卯,月蝕,雲陰不見。
七年三月戊戌,月蝕既。
八年九月己丑,月蝕,雲陰不見。
紹聖三年七月癸卯月蝕雲陰不見
四年正月庚子,月蝕,雲陰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