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38 (1700-1725).djvu/22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命。且遙輦九營,碁布非無可立者,小大臣民屬心于

越,天也。昔者于越伯父釋魯嘗曰:『吾猶蛇,兒猶龍也。 天時人事,幾不可失』。」

《宋史吳奎傳》:奎知諫院,皇祐中,多災異,奎極言其徵 曰:「今冬令反燠,春候反寒,太陽虧明,五星失度,水旱 作沴,饑饉薦臻,此天道之不順也。自西徂東,地震為 患,大河橫流,堆阜或出,此地道之不順也。邪曲害政, 陰柔蔽明,群小紛爭,眾情壅塞,西北二敵,求欲無厭, 此人事之不和也。帝王莫大於進賢退不肖,今天下」 皆謂之賢,陛下知而不進,皆謂之不肖。陛下知而不 退,內寵驕恣,近習回撓,陰盛如此,寧不致大異乎? 《呂誨傳》,嘉祐六年上疏曰:「竊聞太史奏彗躔心宿,請 備西北。按《天文志》,心為天王正位,前星為太子,直則 失勢,明則見祥。今既直且暗,而妖彗乘之,臣恐咎證 不獨在西北也。自夏及秋,雨淫地震,陰」陽之沴,固有 冥符。近者宗室之中,訛言事露,流傳四方,人心駭惑, 窺覦之志,可不防其漸哉!願為社稷宗廟計,審擇親 賢,稽合天意。宸謀已定,當使天下共知。萬一有姦臣 附會其間,陽為忠實,以緩上心,此為患最大,不可不 察也。

《劉敞傳》:「嘉祐祫享,群臣上尊號,宰相請撰表,敞說止 不得,乃上疏曰:『陛下不受徽號且二十年,今復加數 字,不足盡聖德,而前美並棄,誠可惜也。今歲來頗有 災異,正當寅畏天命,深自抑損,豈可以此時乃以虛 名為累』?」帝覽奏,顧侍臣曰:「我意本謂當爾。」遂不受。 《鄭俠傳》:俠監安上門。是時免役法出,民商咸以為苦, 雖負水、拾髮、擔粥、提茶之屬,非納錢者不得販鬻稅 務,索市利錢,其末或重於本,商人至以死爭,如是者 不一。俠因《東美》列其事。未幾,詔小夫裨販者免征,商 之重者十損其七,他皆無所行。是時自熙寧六年七 月不雨,至於七年之三月,人無生意。東北流民,每風 沙霾曀,扶攜塞道,羸瘠愁苦,身無完衣。並城民買麻 籸、麥麩,合米為糜,或茹木實草根,至身被鎖械,而負 瓦揭木,賣以償官,累累不絕。俠知安石不可諫,悉繪 所見為圖,奏疏詣閤門,不納。俠乃假稱密急,發馬遞 上之銀臺司,略云:「去年大蝗,秋冬亢旱,麥苗焦枯,五 種不入,群情懼死。方春斬伐竭澤,而漁草木魚鱉,亦 莫生遂。災患之來,莫之或禦。願陛下開倉廩,賑貧乏, 取有司掊克不道之政,一切罷去,冀下召和氣,上應 天心,延萬姓垂死之命。今臺諫充位,左右輔弼又皆 貪猥近利,使夫抱道懷識之士,皆不欲與之言。陛下 以爵祿名器駕馭天下忠賢,而使人如此,甚非宗廟 社稷之福也。竊聞南征北伐者,皆以其勝捷之勢、山 川之形,為圖來獻,料無一人以天下之民質妻鬻子, 斬桑壞舍,流離逃散,遑遑不給之狀上聞者。臣謹以 逐日所見,繪成一圖,但經眼目,已可涕泣,而況有甚 於此者乎?如陛下行臣之言,十日不雨,即乞斬臣宣 德門外,以正欺君之罪。」疏奏,仁宗反覆觀圖,長吁數 四,袖以入。是夕,寢不能寐。翌日,命開封體放免行錢, 三司察市易,司農發常平倉,三衛具熙河所用兵,諸 路上民物流散之故,青苗、免役權息追呼,方田、保甲 並罷,凡十有八事。民間讙呼相賀,又下《責躬詔》求言。 越三日,大雨,遠近沾洽。輔臣入賀,帝示以俠所進圖 狀,且賞之,皆再拜謝。

《蔡襄傳》:「時有旱蝗、日食、地震之變。襄以為災害之來, 皆由人事。數年以來,天戒累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 臣上下皆闕失也。不顓聽斷,不攬威權,使號令不信 於人,恩澤不及於下,此陛下之失也。持天下之柄,司 生民之命,無嘉謀異畫以矯時弊,不盡忠竭節以副 任使,此大臣之失也。朝有弊政而不能正,民有疾苦 而不能去,陛下寬仁少斷而不能規,大臣循默避事 而不能斥,此臣等之罪也。陛下既有引過之言,達於 天地神祇矣,願思其實以應之。」疏出,聞者皆悚然。 《劉敞傳》:吳充以典禮得罪,馮京救之,亦罷近職。敞因 對,極論之,帝曰:「充能官,京亦亡他,中書惡其太直,不 相容耳。」敞曰:「陛下寬仁好諫,而中書乃排逐言者,是 蔽君之明,止君之善也。臣恐感動陰陽,有日食、地震、 風霾之異。」已而果然。因勸帝收攬威權,無使聰明蔽 塞,以消災咎,帝深納之。

《富弼傳》:弼以左僕射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時有為帝 言災異皆天數,非關人事得失所致者。弼聞而歎曰: 「人君所畏惟天,若不畏天,何事不可為者。此必奸人 欲進邪說以搖上心,使輔拂諫爭之臣無所施其力。 是治亂之機,不可以不速救。」即上書數千言力論之。 《劉摯傳》:摯為侍御史時,蔡確、章惇在政地,與司馬光 不相能。摯因久旱上言:「《洪範》庶徵肅時雨,若《五行傳》 政緩則冬旱。今廟堂大臣,情志乖暌,議政之際,依違 排狠,語播於外,可謂不肅。政令二三,舒緩不振。比日 日青無光,風霾昏曀,上天警告,皆非小變。願進忠良, 通壅塞,以答天戒。」

《錢易傳》。易子彥遠,擢尚書祠部員外郎、知潤州,上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