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元史仁宗本紀》:「延祐元年二月癸酉,熒惑犯東井。 三月壬辰,太陰掩熒惑。閏三月辛酉,太陰犯輿鬼。丙 寅,太陰犯太微東垣。五月戊午,辰星犯輿鬼。六月乙 未,熒惑犯右執法。十月庚戌,辰星犯東咸。十二月甲 午,太陰犯輿鬼。癸卯,太陰犯房。甲辰,太陰犯天江。」 延祐二年,星變。
按《元史仁宗本紀》:「二年正月乙卯,歲星犯輿鬼。己未, 太白晝見。癸亥,太陰犯軒轅。丁卯,太陰犯進賢。二月 戊子,太白晝見。癸巳,太白經天。丙午,太白經天。四月 庚子,太陰犯壘壁陣。五月辛酉,太陰犯天江。庚午,太 白晝見。六月甲申,太白晝見。是夜,太陰犯平道。癸卯, 太白犯東井。丙午,辰星犯輿鬼。九月己酉,太陰犯房。」 辛酉,太白犯左執法。冬十月丙子朔,客星見太微垣。 十一月丙午,客星變為彗,犯紫微垣,歷軫至壁十五 宿,明年二月庚寅乃滅。辛未,以星變,赦天下,減免各 路差稅有差。甲戌,左丞相合散等言:「彗星之異,由臣 等不才所致,願避賢路。」帝曰:「此朕之愆,豈卿等所致? 其復乃職,苟政有過差,勿憚于改。凡」可以安百姓者, 當悉言之。庶上下交修,天變可弭也。
延祐三年,星變。
按《元史仁宗本紀》:「三年九月癸丑,太白晝見。丙寅,太 白經天。十月甲申,太白犯斗。」
延祐四年,星變。
按《元史仁宗本紀》:「四年三月乙酉,太陰犯箕。六月乙 巳,太陰犯心。八月丙申,熒惑犯輿鬼。壬子,太陰犯昴。 九月庚午,太陰犯斗。」
延祐六年,星變。
按《元史仁宗本紀》:「六年正月戊寅,太陰犯心。二月己 亥,太陰犯靈臺。三月己巳,太陰犯明堂。癸酉,太陰犯 日星。甲戌,太陰犯心。五月辛酉,太陰犯靈臺。丁卯,太 陰犯房。丙子,太陰犯壘壁陣。六月己亥,歲星犯東咸。 七月壬戌,太陰犯心。丙子,太白犯太微垣右執法。八 月乙酉,熒惑犯輿鬼。閏八月丙辰,辰星犯太微垣右」 執法。癸亥,熒惑犯軒轅。甲子,太陰犯壘壁陣。乙亥,太 白犯東咸。「十月癸亥,熒惑犯太微垣左執法。乙丑,太 陰犯昴。戊辰,太陰犯東井。庚午,太白晝見。辛未,太陰 犯軒轅。十一月辛卯,熒惑犯進賢。十二月丙寅,太陰 犯軒轅。壬申,太陰犯心。」 按《天文志》:「六年閏八月丁 巳,太陰犯心。十月庚子,太陰犯明堂。」
延祐七年,星變。
按《元史仁宗本紀》:「七年正月乙未,太陰犯明堂上星。 癸卯,太陰犯斗。二月辛丑。」〈志作辛酉〉「太陰犯軒轅御女。」壬 戌,太陰犯靈臺。丁卯,太陰犯日星。庚午,太陰犯斗。三 月戊子,太陰犯酒旗上星。熒惑犯進賢。庚寅,太陰犯 明堂。四月甲寅,太白犯填星。壬戌,太陰犯房。五月庚 寅,太陰犯心。癸巳,太陰犯天狗。丙申,太白犯畢。六月 庚申,太陰犯斗。癸亥,太陰犯壘壁陣。丁卯,太白犯井。 辛未,太陰犯昴。七月丁亥,太陰犯斗。戊戌,熒惑犯房。 己亥,太陰犯昴。八月丙辰,太白犯靈臺。乙丑,熒惑犯 天江。丁卯,太白犯太微垣右執法。壬申,太陰犯軒轅 御女。九月乙酉,太陰犯壘壁陣。丙戌,熒惑犯斗。癸巳, 太陰犯昴。戊戌,太陰犯鬼。己亥,太白犯亢。十月庚戌, 太陰犯熒惑于斗。癸亥,太陰犯井。十一月癸卯,熒惑 犯壘壁陣。十二月乙卯,太陰掩昴。戊午,太陰犯井。庚 申,太陰犯鬼。
英宗至治元年星變
按《元史英宗本紀》,「至治元年正月乙未,太陰掩房。甲 辰,辰星犯外屏,水金火土四星聚奎。二月壬子,金火 土三星聚于奎。辛酉,太白犯熒惑。癸亥,太陰犯心。三 月丁丑,太陰掩昴。四月戊午,太陰犯心。庚申,太陰犯 斗。五月戊寅,太白犯鬼宿積尸氣,太陰犯軒轅。庚辰, 太陰犯明堂。六月己未,太陰犯虛梁。辛酉,太白經天。」 七月癸巳,太陰犯昴。八月丁未,太陰犯心。己酉,太陰 犯斗。壬子,熒惑犯軒轅。九月乙亥,熒惑犯靈臺。壬午, 熒惑犯太微西垣上將。丁酉,熒惑犯太微垣右執法。 十月甲午,太白經天。戊申,熒惑犯太微垣左執法。十 一月辛未,熒惑犯進賢。丙子,太陰犯虛梁。戊寅,辰星 犯房。丙戌,太陰犯井。己丑,太陰犯酒旗,又犯軒轅。辛 卯,太陰犯明堂。己亥,太白犯西咸。十二月甲辰,熒惑 犯亢。庚戌,太陰犯昴。辛酉,熒惑入氐。
至治二年,星變。
按《元史英宗本紀》:「二年正月丁丑,太陰犯昴。庚辰,太 白犯建星。辛巳,太白犯建星。辛卯,太陰犯心。甲午,熒 惑犯房。丁酉,太白犯牛。二月己亥朔,熒惑犯鍵閉星。 丙午,熒惑犯罰星。戊申,太陰犯井。庚戌,熒惑犯東咸。 辛亥,太陰犯酒旗及軒轅。壬子,太白犯壘壁陣。癸丑, 太陰犯明堂。己未,太陰犯天江。壬戌,太白犯壘壁陣。」 五月丙子,熒惑退犯東咸。六月壬申,熒惑犯心。七月 己亥,熒惑犯天江。戊午,太陰犯井宿鉞星。九月己未, 太陰犯明堂。十月庚辰至辛巳,太陰犯井。己丑,熒惑 犯壘壁陣。十一月甲辰,太白犯壘壁陣。乙巳,熒惑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