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1 (1700-1725).djvu/33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庶徵典

 第五十五卷目錄

 星變部彙考二十九

  明一太祖吳一則 洪武十八則 惠宗建文二則 成祖永樂九則 仁宗洪熙一則

  宣宗宣德四則 英宗正統一則 代宗景泰三則 英宗天順一則 憲宗成化十五則

   孝宗弘治九則

庶徵典第五十五卷

星變部彙考二十九

明一

太祖吳元年星變

按明《昭代典則》,吳元年十月,太白、歲星、熒惑聚斗。 按《明外史劉基傳》:陳友諒兵陷安慶,太祖自將討之, 以問基,基曰:「今天象金星在前,火星在後,此勝氣也。」 太祖大喜,即出師攻安慶。吳元年,以基為太史令,上 《戊申大統曆》。日中有黑子。占:「東南失大將。」已而胡深 戰歿,熒惑守心,請下詔罪己。

按《山東通志》:「吳元年冬十月,火逐金過齊魯分,命徐 達攻沂州,拔之,莒、密等州皆降。」時金、火二星會於齊 分,望後火逐金過齊魯之分,謂「宜大展兵威,復命徐 達進兵益都,遣人諭其守將老保,不聽,因急攻之,乃 出降。」

洪武元年星變

按《明昭代典則》:「洪武元年春正月,彗星見於昴畢。三 月,彗星出昴北。」

按《廣東通志》:「洪武元年三月,廣州彗星見。」《舊志》:「四月 朔,彗星沒。」蓋何真降附之兆。

洪武二年,星變。

按《河南通志》:「洪武二年正月丙申夜,太陰犯房,熒惑 入斗。」

按《陝西通志》:「洪武二年,陝西大旱饑,指揮徐呆廝出 兵河套,一日午間,有大星墜於河中,火發延及岸上, 營中有被傷者。」

洪武七年,星變。

按《大政紀》:洪武七年十一月壬午,太陰犯軒轅左角。 諭中書省臣,「各告省衛官,凡公務有乖政體者,宜速 改之。」

洪武八年,星變。

按《廣東通志》:「洪武八年冬十月,有星孛於南斗, 洪武九年,星變。」

按明《昭代典則》:洪武九年三月壬申,太白晝見。 按《明外史徐司馬傳》:洪武九年,遷鎮河南。是時南北 兩京並建汴梁,號國家重地,帝素賢司馬,故特委任 之。宋國公馮勝方練兵河南,會星象有變,占在大梁。 乃使使敕勝,且曰:「并以此語馬兒知之」,為帝所親暱 如此。既復敕勝與司馬曰:「天象屢見,不可不警。大梁 軍民」錯處,尤宜慎防。

按《明通紀》:「時欽天監奏五星紊度,日月相刑,下詔求 言。」於是山東布政使吳印、海州學正曾秉正、監察御 史孫化、刑部主事茹太素等,皆應詔上書,上擇其可 行者施行之。

按《河南通志》:「洪武九年正月庚午夜,太陰犯房宿。 洪武十年,星變。」

按《明昭代典則》:「洪武十年十月乙卯,熒惑犯輿鬼, 洪武十一年,星變。」

按《大政紀》,「洪武十一年九月丙戌,有星孛於天。」 按《明昭代典則》,洪武十一年九月,客星掃天井, 洪武十七年,星變。

按《明外史徐達傳》:「洪武十七年,太陰犯上將,帝心惡 之。達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召還。明年春,疾篤,遂卒。」 按《河南通志》:洪武十七年九月夜,彗星掃翼宿。 洪武十九年,星變。

按《大政紀》:「洪武十九年七月丙寅,三辰星見。」

按《浙江通志》:「洪武十九年四月,熒惑入南斗。」

洪武二十年,星變。

按《大政紀》,「洪武二十年六月丁未,太白經天。」

洪武二十一年,星變。

按《大政紀》,「洪武二十一年十二月丁卯,三辰,晝見。 洪武二十二年,星變。」

按《浙江通志》:「洪武二十二年六月辛巳,彗星見紫微 側,在牛度九十分,色白,光長丈餘。」

洪武二十三年,星變。

按《大政紀》:「洪武二十三年正月,熒惑入南斗。」

按《明通紀》,二十三年五月,賜韓國公李善長死。先是 善長坐他累,削祿一千四百石。既又有以胡惟庸黨 類為言者,上亦未之究也。是春榜列功臣,猶前善長。 會有星變,其占為大臣災,上疑之。時大殺京民之怨 逆者,善長請免其黨數人。上大怒,遂賜善長死。 洪武二十四年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