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1 (1700-1725).djvu/80

此页尚未校对

寅歲四月八日,井泉溢,宮殿震,夜恆星不見。太史蘇 繇占「為西方聖人生。」乃《周書》紀佛生之異也。則又安 有前唐、虞、夏、商,預託生為伏羲、女媧等理乎?況《春秋》 書恆星不見於莊王十年甲午歲,上去昭王甲寅三 百四十年,《周紀》亦附會無稽之談也。陳太建五年恆 星不見。《史占》為「法度消,天子失政,諸侯暴橫,國亡之 象。」又豈生異人之祥乎?

東坡《志林》:天上失星,崔浩乃云「當出東井。」已而果然。 所謂億則屢中者耶?漢十月,五星聚東井,金水嘗附 日不遠,而十月日在箕尾,此浩所以疑其妄。以余度 之,十月為正,蓋十月乃今之八月爾。八月而得七月 節,則日猶在翼、軫間,則金水聚于井亦不甚遠。方是。 是沛公未得天下,甘石何意諂之,浩之說未足信也。 《西溪叢語》何敬祖詩云:「望舒離金虎。」五臣注云:「望舒, 月御也,西方金也。西方七宿,畢、昴之屬,俱白虎也。」《河 圖》云:「亡金虎,喻秦居也。」陸士衡詩云:「大辰匿曜,金虎 習質。」《甘石星經》云:「昴,酉方白虎之宿。太白,金之精。太 白入昴,金虎相薄,主有兵亂。」

《容齋隨筆》:石虎將殺其子宣,佛圖澄諫曰:「陛下若加 慈恕,福祚猶長。若必誅之,宣當為彗星下埽鄴宮。」虎 不從。明年虎死,二年國亡。《晉史》書之,以為澄言之驗。 予謂此乃石氏窮凶極虐,為天所棄,豈一逆子,便能 上干元象,起彗孛乎?宣殺其弟韜,又欲行冒頓之事, 寧有不問之理?澄言既妄,史氏誤信而載之《資治通 鑑》,亦失于不刪也。

《容齋三筆》:世之伎術,以五星論命者,大率以火土為 惡,故有晝忌火星夜忌土之語。土,鎮星也,行遲每至 一宮,則二歲四月乃去,以故為災最多。然以國家論 之則不然,苻堅欲南伐,歲鎮守斗,識者以為不利。《史 記天官書》云:「五潢,五帝居舍,火入,旱;金,兵;水,水。」宋均 曰:「不言土、木者,德星不為害也。」又云:「五星犯北落,軍 起。火金水,尢甚;木土,軍吉。」又云:「鎮星所居國吉。未當 居而居,已去而復還居之,其國得土。若當居而不居, 既已居之,又西東去,其國失土。其居久,其國福厚;其 居易,福薄。」如此則鎮星乃為大福,德,與木亡異,豈非 國家休祥所係,非民庶可得侔耶。

國朝星官曆翁之伎,殊愧漢、唐,故其占測荒茫,幾于 可笑。偶讀《四朝史·天文志》云:「元祐八年十月戊申,星 出東壁西,慢流至羽林軍沒。主擢用文士,賢臣在位。」 「紹聖元年二月丙午,星出壁東,慢流入濁沒。主天下 文章士登用,賢臣在位。」「元符元年六月癸巳,星出室, 至壁東沒。主文士入國,賢臣用。」「二年二月癸卯,星出」 靈臺,北行至軒轅沒。主賢臣在位,天子有子孫之喜。 按是時宣仁上仙,國是丕變,一時正人,以次竄斥。章 子厚在相位,蔡卞輔之,所謂四星之占,豈不可笑也! 子孫之說葢?陰詔劉后云: 「漢制,攷司弓矢枉矢。」注:「枉矢者,取名變星,飛行有光, 今之飛矛是也。」疏:「案《援神契》云:『枉矢射慝』。」《考異郵》曰: 「枉矢精狀如流星,蛇行有尾,見《天文志》曰:『狀大流星』。」 是其妖變之星,行時有光。漢時名此矢為飛矛,故舉 以為說也。

《御龍子集》:「日無掩犯,陽道尊耶?月有掩犯,陰行定耶? 尊則臨,定則常,臨則不言休咎。反常則有妖祥 凌犯。去守,五緯之失行也。五氣之感觸,固有類耶?辨 類而妖祥可察。」

「飛流孛彗」,陽德之不固耶。于占有咎而無休。

「景星不常見,《太和》不常凝」耶?太和無形,氣之本體,故 有之不為多,無之不為少。

恆星之外,為星二千五百,微星萬一千五百二十,豈 盡萬物之數乎?「星隕如雨,星落如雪」,眾矣,未聞後之 或闕也。豈其隕落非星耶?其有出于微星之外也耶? 大忠生而休星結,大姦生而咎星結,及其亡也,皆隕 滅焉。人其星之根,星其人之華耶?

「天體清通」,其懸鏡以照下土乎?有一物則著一物之 象,有一事則著一事之象,觀天者可得而指焉。因象 求形,無或差爽,天道其果遠乎哉!

星其氣之精魄乎?氣以育精,精以充魄,故活而受光。 氣盡則精枯而魄死,故隕而成石。汞死為屑,非耶? 客星其人之精耶?有斯人則有斯星。其有凌犯,皆其 人為之。防之可不周乎?

《田家五行論星》:諺云:「一箇星,保夜晴。」此言雨後。天陰, 但見一兩星,此夜必晴。星光閃爍不定,主有風。夏夜 見星密,主熱。諺云:「明星照爛地,來朝依舊雨。」言久雨 正當黃昏,卒然雨住雲開,便見滿天星斗,則豈但明 日有雨,當夜亦未必晴。

《天爵堂筆餘》:客星非吉星,亦非因子陵而見。《剡溪漫 筆》辨之最詳。楊升菴先生無書不考,有詩云:「半天高 柳驛門青,我是客星非使星。」亦作吉星用。不知何說。 《日知錄》:「星隕如雨」,乃宋閔公之五年。言襄公者,史文 之誤。《正義》以僖公十五年「隕石于宋五」註之,非也。 《春秋》書星孛,有言其所起者,有言其所入者。文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