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大政紀》:嘉靖十六年五月,謹身殿災。時雷火著殿 上,燔爇都盡。帝諭輔臣及禮官敕勵百官同加修省。 御史何惟柏上言:「陛下因雷火之儆,反躬自訟,此深 察天心之儆,求治保安之機也。然明辟覈于天人之 故,則莫急于節一己之欲,以得天下之心。數年以來, 災異疊見,居者多菜色,勞者填溝壑,流離困苦,無所 控訴,邊儲帑藏,內外告竭。陛下修省之餘,留神獨斷, 亦酌緩急之序,析利害之詳,熟思之而已。夫兩宮山 陵之建,勢不容己,《沙河功德》之役,亦在可緩者。沙河 以七百萬計,功德之役亦不下二百萬矣,安南軍餉 亦不下四百萬矣。臣恐雖有聚斂之臣,亦無所施其 術也。乞緩沙河、功德二處,以併力兩宮、安南之征。慎 于謀始,則民心不搖,天心自享矣。」疏入,不報。
按《明外史何惟柏傳》:「惟柏,字喬仲,南海人。嘉靖十四 年進士,選庶吉士,授御史。雷震謹身殿言四海困竭, 所在流移,而所司議加賦,民不為盜不止。因請罷沙 河行宮、金山功德寺工作及安南問罪之師,帝頗嘉 納。」 按《周怡傳》:「桑喬,江都人,嘉靖十年進士。十四年 冬,由主事改御史。十六年夏,雷震謹身殿下詔求言, 喬」偕同官陳三事,略言:「營造兩宮山陵,多侵冒。吉囊 恣橫,邊備積弛。」而末言:「陛下遇災而懼,下詔修省。修 省不外人事,人事無過擇官。尚書嚴嵩及林庭㭿、張 瓚、張雲皆上負國恩,下乖輿望。災變之來,由彼所致。」 疏奏,四人皆乞罷。詔庭㭿、雲致仕,留嵩、瓚如故。 嘉靖十八年,雷震奉先殿。
按《大政紀》:「嘉靖十八年六月丁酉朔,雷震奉先殿左 吻,又鼓樓燬。帝祭告,諭百官同加修省。」
嘉靖十九年,雷震富川儒學門。
按《廣西通志》:「嘉靖十九年春,富川縣雷擊儒學門牆, 是年毛熙擢魁。」
嘉靖二十一年,雷震元江府柱棟。
按:《雲南通志》云云。
嘉靖二十八年冬,雷。
按《陝西通志》:「嘉靖二十八年十月朔,慶陽大雷電。 嘉靖三十年元旦,震太平府署。」
按《廣西通志》:「嘉靖辛亥年正月元旦五更,太平府雷 震府署桄榔木。」
嘉靖三十一年,雷火見于雷州。
按《廣東通志》:「嘉靖三十一年夏五月乙卯,雷州風雨 震雷,有火如毬,自西南騰空而散。」
穆宗隆慶五年雷震天壇
按《明昭代典則》:「隆慶五年六月乙卯,雷震圓丘廣利 門鴟吻,碎之。」
神宗萬曆七年六月震興化府廣化寺九月無雲而電
按《山西通志》:「萬曆七年秋七月,潞安無雲而電。其先 霏煙若縷,有龍形,首尾可辨。自東北上昇。」
按《福建通志》:「萬曆七年六月,雷震興化府廣化寺樹。 翼旦視之,樹下有龍文,金碧隱現。」
萬曆二十一年,高平有雷火焚窯,臨汾冬雷。
按《山西通志》:萬曆二十一年九月,高平雷火。康安里 煤窯雷震,火光上騰,高二丈,團圍百步,雨熱,尋復入 臨汾。烈風雷雨,時立冬後。
萬曆二十五年,雷震昭平縣學。
按《廣西通志》:「萬曆二十五年丁酉春,昭平縣雷發櫺 星門。是年廖蕭鄉舉。」
萬曆三十八年六月,雷震南瀆廟柏樹。
按:《四川通志》云云。
萬曆四十一年,雷擊四川社樹。
按《四川通志》:「萬曆四十一年七月初三日戌時,雷擊 社樹。」
萬曆四十四年,震「邵武大樟樹。」
按《福建通志》:萬曆四十四年,邵武府雷擊大樟樹,分 開中間有「劉廷之」三字。
熹宗天啟元年寧夏寶慶迅雷
按《陝西通志》:「天啟元年五月,寧夏迅雷震驚。」
按《湖廣通志》:「天啟元年,寶慶府雷震,移署鴟吻于學 門,赤鯉飛集泮池。」
天啟二年,平樂大雷。
按《廣西通志》:「天啟二年二月,平樂大雷連震七次,霹 倒鳳凰山大松。四月,龍池井出神龍,大雷雨。」
天啟七年,震南平縣門。
按《福建通志》:「天啟七年五月二十二日,雷震南平縣 門。」
愍帝崇禎二年雷雪
按《湖廣通志》:「崇禎二年二月,廣濟大雪,雷。」
崇禎十年元旦,雷聲。
按:《廣東通志》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