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沿河給流民官田牛種。」
建炎三年,饑。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三年山東郡國 大饑。人相食。時金人陷京東路諸郡,民聚為盜,至車 載乾尸為糧。
紹興元年饑
按《宋史高宗本紀》,紹興元年三月「乙丑,賑淮南、京東 西流民。」 按《五行志》:紹興元年,行在、越州及東南諸 路郡國饑,淮南、京東西民流常州、平江府者,多殍死。 紹興二年饑。
按《宋史高宗本紀》。二年八月賑福建饑民 按《五行 志》。二年春。兩浙福建饑。米斗千錢。時餫饟繁急。民益 囏食。 紹興三年饑。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三年,吉、郴、道州、 桂陽監饑。」
紹興五年,饑。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五年,湖南大饑, 殍死流亡者眾。夏,潼川路饑,米斗二千人食糟糠。興 元饑,民流於果、閬。秋,溫、處州饑。」
紹興六年,饑。
按《宋史高宗本紀》,六年春正月甲午,賑江、湖、福建、浙 東饑民。 按《五行志》,「六年春,浙東、福建饑,湖南、江西 大饑,殍死甚眾,民多流徙,郡邑盜起。」夏,蜀亦大饑,米 斗二千,利路倍之,道殣枕藉。是歲,果州守臣宇文彬 獻禾粟九穗圖,吏部侍郎晏敦復言「果、遂饑,民未蘇, 不宜導諛。」坐黜爵。
紹興七年,饑。
按《宋史高宗本紀》。七年閏十月乙丑。發米二萬石。賑 京西湖北饑民。 按《五行志》。七年夏欽、廉、邕州饑。 紹興九年饑。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九年,江東西、浙 東饑,米斗千錢,饒、信州尢甚。」
紹興十年,饑。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十年,浙東、江南 薦饑,人食草木。」
紹興十三年,饑,荊湖稔。
按《宋史高宗本紀》。十三年三月「丙午,振淮南饑民。仍 禁遏糴。」 按《食貨志》:「三年,荊湖歲稔。斗米六七錢。」 紹興十八年,饑
按《宋史高宗本紀》,十八年十一月「辛亥,振紹興府饑。」 「十二月乙卯朔,振明越、秀、潤、徽婺饒信諸州流民。」 按《五行志》:「十八年冬,浙東、江淮郡國多饑,紹興尢甚, 民之仰哺于官者二十八萬六千人,不給,乃食糟糠, 草木殍死殆半。」
紹興十九年,饑。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十九年春夏紹 興府大饑。」明婺州亦如之。
紹興二十四年,饑。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二十四年,衢州 饑。」
紹興二十八年,饑。
按《宋史高宗本紀》。二十八年八月「振貸饑民。」 按《五 行志》。二十八年平江府饑。
紹興二十九年,饑。
按《宋史高宗本紀》。二十九年春二月「庚午,振湖秀諸 州饑民。」 按《五行志》。二十九年紹興府薦饑。
紹興三十二年,饑。
按:《宋史高宗本紀》:三十二年二月「庚子,振兩淮饑民。」
孝宗隆興元年饑
按《宋史孝宗本紀》:「隆興元年二月己卯,振兩淮流民。」
按:《五行志》:「隆興元年,紹興府大饑,四川尢甚,平江」
襄陽府、隨、泗州、棗陽、盱眙軍大饑,隨、棗間米斗六七 千。
隆興二年,饑。
按:《宋史孝宗本紀》:「二年,賑貧民。」
乾道元年饑
按《宋史孝宗本紀》,「乾道元年二月乙酉,遣官檢兩淮 州縣振濟饑民。」 按《五行志》:「乾道元年春,行都、平江、 鎮江、紹興府、湖、常、秀州大饑,殍徙者不可勝計。是歲, 台州、江東諸郡皆饑,夏亡麥。」
乾道二年,饑。
按《宋史孝宗本紀》,「二年二月丁丑,振兩浙江東饑」 按《五行志》:「二年夏,亡麥。平江府、常、秀州饑,華亭縣人 食秕糠。行都及鎮江府、興化軍、台、徽州亦艱食,淮民 流徙江南者數十萬。」
乾道三年,麥不登。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三年九月不雨, 麥種不入。」
乾道四年,饑。
按《宋史孝宗本紀》,四年夏四月「癸卯,遣使撫邛、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