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子及苗,霍州汾西大稔。」
嘉靖三十七年,饑,霍、汾有年。
按《山東通志》:「嘉靖三十七年,大饑,糴於遼。」
按《山西通志》:「嘉靖三十七年,霍州、汾州西大有年。 嘉靖三十八年,饑。」
按《湖廣通志》:「嘉靖三十八年五月,通山饑,民採蒻實 食之。」
嘉靖三十九年,饑。
按《大政紀》:「嘉靖三十九年夏四月,賑順天饑。」
按《山西通志》:「嘉靖三十九年,太原屬石州寧鄉、遼、沁 大饑,民亡,餓莩盈野。」
按《貴州通志》:嘉靖三十九年大饑,米價差踊於三十 七年。
嘉靖四十年,饑。
按《山東通志》:「嘉靖四十年,大饑,四月六日晝晦,赤光 南下如電。」
按《山西通志》,「嘉靖四十年,五臺、趙城、永和大饑。」 按《雲南通志》,「嘉靖四十年,北勝大饑。」
嘉靖四十一年,山東饑,徐溝稔。
按《山東通志》:「嘉靖四十一年,大饑。」
按《山西通志》:「嘉靖四十一年,徐溝大稔,米三斗,價銀 一錢。」
嘉靖四十二年,饑。
按《山西通志》:「嘉靖四十二年,武鄉饑賊牛大等,蜂起 寇掠,知縣帥兵勦捕,被劫,越一日釋歸。」
按《湖廣通志》:「嘉靖四十二年春,孝感饑。」
嘉靖四十三年,饑。
按《大政紀》:「嘉靖四十三年十二月,北畿、山東大饑,連 年荒歉,是歲尢甚。」
嘉靖四十四年,饑。
按《湖廣通志》:「嘉靖四十四年,棗陽大饑。」
嘉靖四十五年,饑。
按《雲南通志》:「嘉靖四十五年,新安所饑。」
穆宗隆慶元年饑
按《山西通志》:「隆慶元年,滎河、聞喜、稷山大祲稷山免 田租之半。」
隆慶二年,山、陝饑,福建熟。
按《山西通志》:「隆慶二年,陽城饑,萬泉無禾。」
按《陝西通志》:「隆慶二年,大饑。」
按《福建通志》:「隆慶二年春,麥禾大熟。」
隆慶三年,饑。
按《山東通志》:「隆慶三年,掖、平、膠、昌、濰大水,昌邑尤甚, 民大饑。」
按《山西通志》,隆慶三年,吉州大饑,死者枕藉於道。 按《湖廣通志》,隆慶三年,穀城大饑。
隆慶四年,饑。
按《湖廣通志》:「隆慶四年,竹谿大饑。」
隆慶六年,饑,福建熟。
按《湖廣通志》:「隆慶六年,桂陽縣饑。」
按《福建通志》,隆慶元年至六年,禾麻被野,石米三錢。 按《廣東通志》,隆慶六年春三月,廣州饑。
神宗萬曆元年饑閩廣有年
按《湖廣通志》:「萬曆元年八月,靖州大饑。」
按《福建通志》:「萬曆元年,大有年。」
按《廣東通志》:「萬曆元年秋,大有年。」
按《雲南通志》:「萬曆元年,楚雄饑。」
萬曆二年,饑。
按《湖廣通志》:「萬曆二年七月,銅鼓衛大饑。」
萬曆三年,饑。
按《福建通志》:「萬曆三年秋八月,大饑。」
按《廣西通志》:「萬曆三年,懷集縣民饑。」
萬曆四年,饑。
按《山東通志》:「萬曆四年秋,大饑。」
《萬曆》六年,有年。
按《畿輔通志》:「萬曆六年,大有年。」
按《廣東通志》:「萬曆六年,大有年。」
萬曆七年,饑。
按《山東通志》:「萬曆七年,諸城四月大霜,二麥俱壞。七 月大水百日,田廬盡沒。」
按《福建通志》:「萬曆七年,民饑饉。」
《萬曆》十年,有年。
按《貴州通志》:「萬曆十年,興隆大有年。」
萬曆十一年,饑。
按《山西通志》:「萬曆十一年,太平饑。」
萬曆十二年,饑,代州有年。
按《山東通志》:「萬曆十二年春,掖縣地震饑。昌邑地震, 大饑。」
按《山西通志》:「萬曆十二年,代州大有年。」
萬曆十三年,饑。
按《山西通志》,萬曆十三年,太原州縣,「遼州大饑,馬邑 縣歲大饑,升米值銀一錢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