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5 (1700-1725).djvu/65

此页尚未校对

按:《魏志明帝本紀》:「青龍二年夏四月,大疫。」

青龍三年,疫。

按:《魏志明帝本紀》:「青龍三年正月,京都大疫。」

大帝赤烏五年疫

按《吳志孫權傳》:「赤烏五年,是歲大疫。」

烏程侯鳳皇三年疫

按《吳志孫皓傳》:「鳳皇三年,自改元及是歲,連大疫。」

武帝咸寧元年大疫

按:《晉書武帝本紀》:「咸寧元年十二月,大疫,洛陽死者 大半。」

咸寧二年,疫。

按《晉書武帝本紀》,「咸寧二年春正月,以疾疫廢朝。二 月,帝不豫。及瘳,群臣上壽。詔曰:『每念頃遇疫氣死亡, 為之愴然。豈以一身之休息,忘百姓之艱耶?諸上禮 者皆絕之』。」

惠帝元康二年大疫

按:《晉書惠帝本紀》:「元康二年冬十一月,大疫。」

元康六年,大疫。

按:《晉書惠帝本紀》:「六年,關中大疫。」

元康七年,疫。

按:《晉書惠帝本紀》:「七年秋七月,雍、梁州疫。」

懷帝永嘉四年疫

按《晉書懷帝本紀》:「永嘉四年十一月,襄陽大疫,死者 三千餘人。」

永嘉六年,疫。

按:《晉書懷帝本紀》:「永嘉六年,大疫。」

元帝永昌元年大疫

按:《晉書元帝本紀》:「永昌元年冬十月,大疫,死者十二 三。」

成帝咸和五年疫

按:《晉書成帝本紀》:「咸和五年夏五月,旱,且饑疫。」

穆帝永和六年大疫

按:《晉書穆帝本紀》云云。

永和九年,大疫。

按:《晉書穆帝本紀》云云。

孝武帝太元四年三月大疫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云云。

文帝元嘉四年大疫

按《宋書文帝本紀》:元嘉四年「夏五月,京師疾疫。甲午, 遣使存問,給醫藥,死者若無家屬,賜以棺器。」

元嘉五年,以疾疫詔求言。

按《宋書文帝本紀》,「五年春正月乙亥,詔曰:『朕恭承洪 業,臨享四海,風化未弘,治道多昧。求之人事,鑒寐惟 憂。加頃陰陽違序,旱疫成患,仰惟災戒,責深在予。思 所以側身剋念,議獄詳刑,上答天譴,下恤民瘼。群后 百司,其各獻讜言,指陳得失,勿有所諱』。」按《范泰傳》: 「時旱災未已,加以疾疫。泰上表曰:『頃亢旱歷時,疾疫 未已,方之常災,實為過差,古以為王澤不流之徵。陛 下昧旦臨朝,無懈治道,躬自菲薄,勞心民庶,以理而 言,不應致此』。」意以為上天之于賢君,正自殷勤無已。 陛下同規禹湯,引百姓之過,言動于心,道敷自遠。桑 榖生朝而殞,熒惑犯心而退,非唯消災弭患,乃所以 大啟聖明,靈雨立降,百姓改瞻,應感之「來,有同影響。 陛下近當仰推天意,俯察人謀,升平之化,尚存舊典, 顧思與不思,行與不行耳。大宋雖揖讓受終,未積有 虞之道,先帝登遐之日,便是道消之初。至乃嗣主被 殺,哲藩嬰禍,九服徘徊,有心喪氣,佐命託孤之臣,俄 為戎首。天下蕩蕩,王道已淪。自非神英撥亂反正,則 宗社非復。宋有革命之」與隨時,其義尤大。是以古今 異用,循方必壅。大道隱於小成,欲速或未必達;深根 固蔕之術,未洽于愚心,是用猖狂妄作,而不能緘默 者也。臣既頑且鄙,不達治宜,加之以篤疾,重之以惛 耄,言或非言,而復不能無言。陛下錄其一毫之誠,則 臣不知厝身之所。

元嘉二十四年,疫。

按《宋書文帝本紀》:「元嘉二十四年六月,京邑疫癘。丙 戌,使郡縣及營署部司,普加履行,給以醫藥。」

元嘉二十八年,疫。

按《南史文帝本紀》:「元嘉二十八年四月,都下疾疫,使 巡省給醫藥。」

孝武帝大明元年疾疫

按《宋書孝武帝本紀》,「大明元年夏四月,京邑疾疫。丙 申,遣使按行,賜給醫藥,死而無收斂者,官為斂埋。 大明四年,以大疫下詔卹贍。」

按:《宋書孝武帝本紀》:「四年夏四月辛酉,詔曰:『都邑節 氣未調,癘疫尢眾,言念民瘼,情有矜傷,可遣使存問, 并給醫藥,其死亡者,隨宜卹贍』。」

明帝泰始四年大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