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5 (1700-1725).djvu/88

此页尚未校对

按《後漢書順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四年十月丁 巳。京都郡國十六地震。時安帝既崩。閻太后攝政。兄 弟閻顯等並用事。遂斥安帝子。更徵諸國王子。未至 中黃門。遂誅顯兄弟。

順帝永建三年地震

按《後漢書順帝本紀》,「永建三年春正月丙子,京師地 震。」按《五行志》,「永建三年正月丙子,京都、漢陽地震, 漢陽屋壞殺人,地坼涌水出。是時順帝阿母宋娥及 中常侍張昉等用權。」

陽嘉二年京師地震詔求直言

按《後漢書順帝本紀》:「陽嘉二年夏四月己亥,京師地 震。五月庚子,詔曰:『朕以不德,統奉鴻業,無以奉順乾 坤,協序陰陽。災眚屢見,咎徵仍臻。地動之異,發自京 師,矜矜祗畏,不知所裁。群公卿士,將何以匡輔不逮, 奉答戒異。異不空設,必有所應,其各悉心直言,厥咎 靡有所諱』。」六月丁丑,洛陽地陷。按《五行志》:「陽嘉二 年四月己亥,京都地震。是時爵號宋娥為山陽君。六 月丁丑,雒陽宣德亭地坼,長八十五丈,近郊地。時李 固對策,以為陰類專恣,將有分離之象,所以附郊城 者,是上帝示象以誡陛下也。是時宋娥及中常侍各 用權分爭,後中常侍張逵蘧政,與大將軍梁商爭權, 為商作飛語欲陷之。」按《李固傳》:固,司徒「郃之子也。 郡舉孝廉,辟司空掾,皆不就。陽嘉二年,有地動山崩 火災之異,公卿舉固對策,詔又特問當世之敝,為政 所宜,固對曰:臣聞王者父天母地,寶有山川,王道得 則陰陽和穆,政化乖則崩震為災,斯皆關之天心,效 於成事者也。夫化以職成,官由能理,古之進者,有德 有命,今之進者,唯財與力」,伏聞詔書務求寬博,疾惡 嚴暴。而今長吏多殺伐致聲名者,必加遷賞;其存寬 和無黨援者,輒見斥逐。是以淳厚之風不宣,彫薄之 俗未革,雖繁刑重禁,何能有益?前孝安皇帝變亂舊 典,封爵阿母,因造妖孽,使樊豐之徒乘權放恣,侵奪 主威,改亂嫡嗣,至令聖躬狼狽,親遇其艱,既拔自困 殆。龍興即位,天下喁喁,屬望風政。積敝之後,易致中 興,誠當沛然,思惟善道。而論者猶云「方今之事,復同 於前。」臣伏從《山草》,痛心傷臆。實以漢興已來,三百餘 年,賢聖相繼,十有八主,豈無阿乳之恩,豈忘爵賞之 寵?然上畏天威,俯案《經典》,知義不可,故不封也。今宋 阿母雖有大功,勤謹之德,但加賞賜,足以酬其勞苦, 至於裂土開國,實乖舊典。聞阿母體性謙虛,必有遜 讓,陛下宜許其辭國之高,使成萬安之福。夫妃后之 家,所以少完全者,豈天性當然?但以爵祿尊顯,專總 權柄,天道惡盈,不知自損,故至顛仆。先帝寵遇閻氏, 位號太疾,故其受禍,曾不旋時。《老子》曰:「其進銳,其退 速也。」今梁氏戚為椒房,禮所不「臣,尊以高爵,尚可然 也。而子弟群從,榮顯兼加,《永平》《建初》故事,殆不如此。 宜令步兵校尉冀及諸侍中還居黃門之官,使權去 外戚,政歸國家,豈不休乎!」又詔書所以禁侍中尚書 中臣子弟不得為吏察孝廉者,以其秉威權,容請託 故也。而中常侍在日月之側,聲勢振天下,子弟祿仕, 曾無限極,雖外託謙默,不干州郡,而諂偽之徒,望風 進舉。今可為設常禁,同之中。臣昔館陶公主為子求 郎,明帝不許,賜錢千萬。所以輕厚賜,重薄位者,為官 人失才,害及百姓也。竊聞長水司馬武宣、開陽城門 候羊迪等,無他功德,初拜便真,此雖小失,而漸壞舊 章。先聖法度,所宜堅守,政教一跌,百年不復。《詩》云:「上 帝板板,下民卒癉。」刺周王變祖法度,故使下民將盡 病也。今陛下之有《尚書》,猶天之有北斗也。斗為天喉 舌,《尚書》亦為陛下喉舌。斗斟酌元氣,運乎四時。尚書 出納王命,賦政四海,權尊勢重,責之所歸。若不平心, 災眚必至。誠宜審擇其人,以毗聖政。今與陛下共理 天下者,外則公卿尚書,內則常侍黃門,譬猶一門之 內,一家之事,安則共其福慶,危則通其禍敗。刺史、二 千石,外統職事,內受法則。夫表曲者景必邪,源清者 流必潔,猶叩樹本,百枝皆動也。《周頌》曰:「薄言振之,莫 不震疊。」此言動之於內,而應於外者也。由此言之,本 朝號令,豈可蹉跌?間隙一開,則邪人動心;利競暫啟, 則仁義道塞,刑罰不「能復禁,化導以之寖壞。此天下 之紀綱,當今之急務。陛下宜開石室,陳圖書,招會群 儒,引問得失,指摘變象,以求天意。其言有中理,即時 施行。顯拔其人,以表能者,則聖聽日有所聞,忠臣盡 其所知。又宜罷退宦官,去其權重,裁置常侍二人,方 直有德者省事,左右小黃門五人,才智閑雅者給事 殿中。如此,則論者厭塞,升平可致也。臣所以敢陳愚 瞽,冒昧自聞者,倘或皇天欲令微臣覺悟陛下,陛下 宜熟察臣言,憐赦臣死。」順帝覽其對,多所納用。即時 出阿母還舍,諸常侍悉叩頭謝罪,朝廷肅然,以固為 議郎。而阿母宦者疾固言直,因詐飛章以陷其罪,事 從中下。大司農黃向等請之於大將軍梁商。又僕射 黃瓊救明固事,久乃得拜議郎。按《郎顗傳》,顗少傳 父宗業,兼明經典,隱居海畔,延致學徒常數百人,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