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6 (1700-1725).djvu/131

此页尚未校对

大禹濬江,發洪源於龍冢;李冰創堰,分白浪於龜城。 道彼靈津,資乎民用。而涸脛泛肩之誓,表則有常;若 懷山沃日之災,崩騰難制。立虞墊溺,必害烝黎。昨者 夏潦渤興,狂波未息。顧岷江之下瀨,便逼帝都;當灌 口之上游,遽彰神力。於是震霆嶪地,白雨通宵。驅陰 兵而鼓噪連天,簇靈炬而熒煌達曙。迴山轉石,巨堰 儀成。浸涌頓減於京江,奔蹙盡移於硤路。仰由聖感, 仍假英威。見天地之合符,睹神明之致祐。編於簡冊, 冠彼古今。叨奉獎私,弘增忭躍。

《五代史王鎔傳》:「張文禮者,狡獪人也。鎔惑愛之,以為 子。鎔死,文禮自為留後。莊宗知其通梁,遣將擊之,文 禮家河水變為血,游魚皆死,文禮病疽卒。」

《冊府元龜》:「後唐張文禮為鎮州牙將,害其帥王鎔而 自為留後。未幾,野河色變如血,游魚多死,浮於水上, 尋疽發背死。」

《玉溪編事》:西蜀將王暉任集州刺史,城中無水泉,值 岐兵攻城,且絕其水路,城內焦渴。王公乃中夜祈請 神祇。及寐,夢一老父告曰:「州獄之下當有靈泉出。」王 驚寤,遲明亟命操鍤,於所止之處掘之,乃有泉流,居 人蒙活甚眾。岐兵以城中無水,將坐俟其斃。王公命 汲泉水於城上,揚而示之,岐寇乃去。是日神泉亦竭。 《十國春秋?唐後主本紀》:「甲戌歲,每歲大江春夏暴漲, 謂之黃花水。及宋師至,而水皆縮小,國人異之。」 馬令《南唐書·後主書》:「王師進屯建業城南十里,時雖 下池州及姑熟餘郡,皆未奉命,糧道阻隔。樊若水請 於采石繫浮橋,以利轉挽。每歲大江春夏暴漲,謂之 黃花水。及王師至,水皆退小,故識者知其有天命焉。」 《宋史魏仁浦傳》:「仁浦子咸信,尚永慶公主。雍熙三年, 知澶州。四年,本郡黃河清,咸信以聞,詔褒答之。」 《五行志》:「三年八月,解州鹽池,紫泉場也,次二年,里許, 不種自生,其味特嘉。命屯田員外郎何敏中往祭池 廟。八月,東池水自成鹽,僅半池,潔白成塊,晶瑩異常。 祀汾陰,經度制置使陳堯叟繼」獻,凡四千七百斤,分 賜近臣及諸列校。按此條原本載在大中祥符四年後而又不加年號恐是天禧三年 《玉海》:「天禧二年九月乙酉,錢曖獻《醴泉賦》,賜及第。」 《宋史馬亮傳》:「亮累遷尚書工部侍郎,復知昇州,徙杭 州,加集賢院學士。先是,江濤大溢,調兵築堤而工未 就,詔問所以捍江之策,亮褒詔禱伍員祠下。明日,潮 為之卻出,橫沙數里,堤遂成。」

《劉溫叟傳》:「溫叟子煜為右正言,都城東南有泉出,民 爭傳可以已疾,詔即其地建祥原觀。煜言其詭妄不 經,且亢旱不可興土木以營不急。」

《狄青傳》:「初青之至邕也,會瘴霧昏塞,或謂賊毒水上 流,士飲者多死,青殊憂之。一夕有泉湧砦下,汲之甘, 眾遂以濟。」

《廣東通志》:「霍暐字明甫,南海人。篤志好學。景祐間,新 會龍山之水色變而為紫者旬日,人皆以為瑞。暐獨 持論,謂清者水之真體也,變而為紫,非正色也。其必 水之怪乎?水,陰物也。陰之類為小人,為盜賊奸宄。今 水失其常性,吾恐其關國家者大也。及蔡京、童貫輩 當國,有金人之變,江南盜賊蜂起,其先見類此。」 《見聞蒐玉》:宋鄒浩謫居昭州,汲水在數里外,後所居 嶺下,有泉湧出。及將歸,數日前有人厲聲呼曰:「『侍郎 歸矣』。求之不見。翌日果拜命,泉乃涸,因名曰感應泉。」 《宋史。張燾傳》:和議成,范如圭請遣使朝八陵,遂命判 大宗正士㒟與燾偕行,且命修奉,令荊湖帥臣岳飛 濟其役。燾與士㒟道武昌,出蔡、潁,河南百姓歡迎夾 道,以喜以泣曰:「久隔王化,不圖今日復為宋民。」九年 五月,至永安諸陵,朝謁如禮。陵前澗水久涸,二使垂 至,忽湧溢,父老驚嘆,以為中興之兆。

《續夷堅志》:「西京大同府之南,神觜渦泊水廣百餘畝, 深三丈,居人取魚其中。十三年前一夕,大雷雨,水忽 飛去,入渾源東南山娘子坤村,復為大陂,凡神觜水 所經,遺魚不絕。」

《輟耕錄》:丞相伯顏駐軍皋亭山,宋奉表及國璽以降, 遣千戶囊加歹等入城慰諭,令居民門首各貼「好投 拜」三字。及聞益王、廣王如婺州,即命分兵屯守諸門。 范文虎安營浙江沙滸,太皇太后望祝曰:「海若有靈, 當使波濤大作,一洗而空之。」潮汐三日不至,軍馬宴 然。

至正壬寅六月二十三日夜四更,松江近海去處,潮 忽驟至,人皆驚訝,以非正候。至辰時,潮方來,乃知先 非潮也。後見湖泖人說,湖泖素不通,潮忽平,擁起高 三四尺,若潮漲之勢,正與此時同。又聞平江、嘉興亦 如之。按《五行志》:「水自盈溢,主兵興。」《乾坤變異錄》:「河水 大壅,臣下執政,有背叛。」

《西樵野記》:「貴州普定衛有二水,一曰滾塘寨,一曰鬧 蛙池,相近前後。吾吳人從軍至此,夜聞水聲搏激,既 而其響益大,居人闢戶視之,噴面波濤,竟不可逼,坐 以伺旦,其二水一涸一溢,人以為水𩰚,吾不知果何 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