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6 (1700-1725).djvu/132

此页尚未校对

《明外史李文忠傳》:「文忠以左副將軍由東道北討,出 居庸,敵兵大集,文忠引還,失故道。至桑哥兒麻」,乏水, 渴甚,禱於天,忽所乘馬蹋地,泉湧出,三軍皆給,乃刑 牲以祭,遂還。

《明通紀》:「洪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等謀逆,狂言 其所居第,井有醴泉湧出,邀上往觀。惟庸居第近西 華門,守門內使雲奇知其謀,乘輿將西出,雲奇走衝 蹕道,勒馬銜言,狀氣方勃,舌鴃不能達意。太祖怒其 不敬,左右撾棰亂下。雲奇右臂將折垂斃,猶指賊臣 第,弗為痛縮。上方悟,登城眺察,見惟庸第內兵甲伏」 屏帷間數匝,乃亟反。遣兵圍其第,罪人一一就縛,并 其黨御史大夫陳寧及都督李氏皆伏誅。

洪武二十一年,藍玉等進兵追虜,進次游魂。南道無 水,軍士渴甚。至一小山下,忽聞有聲如砲,使人視之, 則四泉湧出。士馬就飲,得不困乏。餘流溢出如溪。眾 咸歡呼曰:「此朝廷之福,天之助也。」先是,上嘗夢殿西 北隅有小山,流泉直下,至御足所履而止。至是,泉湧 悉與夢符。玉等還至京獻俘。上大喜,頒賜褒之。 永樂「八年三月,車駕出塞,至清水源。其地有鹽海,旁 近水可飲,人馬皆渴。明日,營西北二里許,忽有清泉 水湧出,上命取親嘗之,人馬賴以給足,賜名『神應泉』。」 《陝西通志》:「薛敬之字顯思,渭南人。選應州知州。蕭家 寨北平地有暴水湧出,一寨幾陷。敬之為文祭告,水 即下洩,聲如雷鳴。」

《眉公見聞錄》:徐文貞公故居近城西隅,瀦水曰「少湖」, 嘗讀書其旁,自號曰「少湖。」當公拜首揆日,少湖水忽 作五色涌起,高八尺餘,踰兩時始息。

《逌旃。璅》言:「丙戌冬,過泗州,淮水清淺,鑿冰以渡。及丙 申,按泗州,則合流於河,水渾黃矣,勢亦洶甚。河自孟 津以下分四支:康家渡、符離集、飛雪橋、小浮橋,咸會 之淮口入海,勢漸南矣。」弘治間,決金堤頭,歷曹、濮、鄆、 范,趨張秋,會鹽沙河入海,遂阻運道。後卒塞,改稱安 平鎮,可並漢宣防。然河南趨則北岸漸高,北趨亦然, 迥無故跡。「夏潦水退,土皆淤,畝穫數鍾,秋皆沙,地利 薄矣」,俱不可曉。

《宛委餘編》:「楊用修記安寧州潮泉,一日三溢三蘸。連 州水下流有斟溪,一日十溢十竭。貴州城外有漏汋, 一日百盈百竭,應漏刻焉。可謂奇聞矣,因筆之」 《宦游紀聞》:「弘治辛酉仲夏二日夜分,古渝城上忽白 光映天,見者驚異,爭起視之,但見渝水明耀浮光上 燭而已。次早驗之,宛如豆汁,人不敢飲,踰三日始澄 澈。敘」州府使人探流至木川長官司,抵崇山峻嶺,林 木蓊鬱,阻不能前。詢之父老,言「此水發源自建昌,從 來未有此變也。」愚謂江海嘯哭,亦常有之,此何足怪? 觀桑欽著《水經》,陸羽辨淄、沔二水味等而上之,大禹 定水之色性,似此變異,無所疑矣。

《西墅雜記》:錢塘江其僯海日有子午潮不爽,如過夷 亭則狀元出。故諺云:「潮過夷亭出狀元。」昔宋末潮過 夷亭而出衛涇,狀元巳驗之矣。自嘉靖甲午以來,非 惟不能過夷亭,而錢塘江潮或旬日不至,時人謂之 凍死潮。

《明外史。晉恭王棡傳》:「西河王奇溯,晉定王曾孫。母葉 嘗病渴,中夜稽顙禱天,俄有甘泉自地湧出,葉飲泉, 病良已。」

《湖廣通志》:「陳瑞字五玉,咸寧諸生。值世亂,厭帖括,謝 去之。崇禎中,江水竭,嘗作《涸江嘆》,以憂時」

《順寧府志》:「明萬曆年秋,天陰雨微晦,郡東總河水忽 漲起丈餘,下流水逆流而上,如相𩰚狀。兩岸田畦皆 成洪波,洄漩不下,聲振如雷,踰時而平,魚無巨細,皆 死於岸畦間。或以為龍戰,想亦非誣也。」

水異部雜錄

王充《論衡是應》篇:「《爾雅》言:『甘露時降,萬物以嘉,謂之 醴泉』。」「醴泉乃謂甘露也。今儒者說之,謂泉從地中出, 其味甘若醴,故曰醴泉。」二說相遠,實未可知。按《爾雅 釋水泉章》一見一否曰:「瀸檻泉正出,正出,涌出也。沃 泉懸出,懸出,下出也。」是泉出之異,輒有異名。使太平 之時,更有醴泉從地中出,當於此章中言之,何故反 居《釋四時》章中,言甘露為醴泉乎?若此,儒者之言醴 泉從地中出,又言甘露其味甚甜,未可然也。

《玉海》:「國朝宰相上事判案三道:一司監壽星見,二開 封府嘉禾合穗,三澶州黃河清,並判准。」

《物類相感志》:「黃河清。」《運命論》云:「黃河清,聖人出。」《拾遺 記》云:「河一千年一清,聖人之大統瑞。」一說:聖人興則 出圖書,道廢則絕涸,信為聖人之應。又《易乾》云:「帝王 將起,河水先清。清變白,白變赤,赤變黑,黑變五色,各 三日。」

《物異考》:「魯襄公時,穀洛二水𩰚,將毀王室。後數年有 如日者,五出於水。秦武王時,渭水赤三日。昭王時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