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6 (1700-1725).djvu/22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高宗永徽四年隕石于馮翊

按《唐書高宗本紀》云云, 按《五行志》,永徽四年八月 己亥,隕石于同州馮翊十八,光耀有聲如雷,星隕而 化也。庶民惟星,自上而隕,民去其上之象。一曰,人君 為詐妄所蔽則然。 按《于志寧傳》:「永徽四年,隕石十 八于馮翊,高宗問曰:『此何祥也。朕欲悔往修來以自 戒,若何』?志寧對曰:『《春秋》隕石于宋五,內史過曰:『此陰 陽之事,非吉凶所生物,故有自然,非一繫人事。雖然, 陛下無災而戒,不害為福也』』。」

元宗開元十九年當陽山石生新文字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開元十九年 四月壬辰,河南府登封縣唐村李嗣谷當陽山南面 石文舊有「帝子新生」四字,識者以為聖明之應,河南 尹孟溫禮奏賀。

開元二十三年,龍池石鳴。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二十三年十二 月乙巳,龍池聖德頌》,「石自鳴,其音清遠如鐘磬聲。」石 與金同類。《春秋傳》:「怨讟動于民,則有非言之物。」言石 鳴,近石言也。

天寶元年獲玉龜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天寶元年正 月戊申,安西都護田仁畹于于闐東玉河獲瑞玉龜 一以獻。」

天寶三載,石化為麵。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唐會要》。「天寶三載三月 六日丙子。武威郡奏。石化為瑞麪。」

肅宗至德二載昭陵石馬汗出

按《唐書肅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至德二載。昭陵 石馬汗出。昔周武帝之克晉州也。齊有石像。汗流濕 地。此其類也。

寶應元年楚州獻定國寶

按《唐書肅宗本紀》云云。 按《舊唐書五行志》,「上元三 年,楚州刺史崔侁獻定國寶十三:一曰元黃天符,形 如笏,長八寸,有孔,辟人間兵疫。二曰玉雞毛,白玉也, 以孝理天下則見。三曰穀璧,白玉也,粟粒無雕鐫之 跡,王者得之,五穀豐熟。四曰西王母白環二,所在處 外國歸伏。六曰如意寶珠,大如雞卵。七曰紅靺鞨,大 如」巨栗;八月琅玕珠;二九曰玉玦,形如玉環,四分缺; 一十曰玉印,大如半手,理如鹿形,陷入印中;十一曰 皇后採桑鉤,如箸屈其末;十二曰雷公石斧,無孔;十 三缺。凡十三寶。寘之日中,白氣連天。初,楚州有尼曰 真如,忽有人接之升天,天帝謂之曰:「下方有災,以第 二寶鎮之。」即以十三寶付真如。時肅宗方不豫。以為 瑞。乃改元寶應。仍傳位皇太子。此近白祥也。

憲宗元和 年碑趺龜頭失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元和中《文水武 士彠碑》。」失其龜頭。

穆宗長慶 年石自行

按《唐書穆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長慶中,資州有 石方丈。走行數畝。」

文宗太和四年潤州得方石有文

按《唐書文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太和四年,浙西 觀察使王璠治潤州城隍,中得方石,有刻文曰:「山有 石,石有玉,玉有瑕,瑕即休。」

敬宗寶曆二年獲白玉床

按《唐書。敬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五行志》。「寶曆二 年五月。神策軍修苑內古漢宮。掘得白玉床。其長六 尺。以獻。」

僖宗廣明元年華嶽碑鳴

按《唐書僖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廣明元年華嶽 廟元宗御製碑。隱隱有聲。聞數里間,浹旬乃止。」近石 言也。

太宗太平興國四年夾江縣黑石成文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太平興國四年 九月,夾江縣民王誼得黑石二,皆丹文,其一云「君王 萬歲」,其二曰「趙二十一。」帝緘其石來獻。

太平興國五年,鄭州得玉杵臼。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文獻通考》。五年五月。鄭 州修東岳祠。穿土得玉杵臼。

太平興國七年,獲石佛。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文獻通考》,「七年六月,深 州民王緒田中得白兔。逐入穴。掘之得石佛五十軀。 皆長尺餘。」

太平興國七年,舒州石成文

按:《宋史太宗本紀》:七年三月,舒州上元石有白文曰: 「丙子年出趙,號二十一帝。」

按《玉海》,七年三月辛酉,舒州民柯萼一作孫萼,于萬 歲山得元石,有白文。其文乃誌公所記,以石來獻。祥 符五年,馮仁俊表言太祖後唐天成二年二月十六 日降誕,太宗丙子歲即位。並符合。閏十月丁丑,車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