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6 (1700-1725).djvu/4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上之山也。梁山崩,何以書?記異也。何異爾?大也。何大

爾?梁山崩,壅河三日不流。」外異不書,此何以書?為天 下記異也。 按《榖梁傳》不日,何也?高者有崩道也。有 崩道則何以書也?曰:「梁山崩,壅遏河,三日不流。」晉君 召伯尊而問焉。伯尊來,遇輦者,輦者不辟,使車右下 而鞭之。輦者曰:「所以鞭我者,其取道遠矣。」伯尊下車 而問焉,曰:「子有聞乎?」對曰:「梁山崩,壅遏河,三日不流。」 伯尊曰:「君為此召我也,為之奈何?」輦者曰:「天有山,天 崩之;天有河,天壅之。雖召伯尊,如之何?」伯尊由忠問 焉。輦者曰:「君親素縞,帥群臣而哭之,既而祠焉,斯流 矣。」伯尊至,君問之曰:「梁山崩,壅遏河,三日不流,為之 奈何?」伯尊曰:「君親素縞,帥群臣而哭之,既而祠焉,斯 流矣。」孔子聞之曰:「伯尊其無績乎?」攘,善也。

大全梁山,韓國也。《詩》曰:「奕奕梁山,韓侯受命。」而謂之韓奕者,言奕然高大,為韓國之鎮也。後為晉所滅,而大夫韓氏以為邑焉。書而不繫國者,為天記異,是以不言晉也。《左氏》載絳人之語,於禮文備矣,而未記其實也。夫降服,乘縵,徹樂、出次,祝幣,史辭,六禮之文也。古之遭變異而外為此文者,必有恐懼修省之心主於內。若成湯「六事檢身」,高宗克正厥事,宣王側身修行,欲銷去之是也。徒舉其文而無實以先之,何足以弭災變乎?夫國主山川至於崩竭,當時諸侯未聞有戒心而修德也。故自是而後六十年間,弒君十有四,亡國三十有二,其應亦憯矣。《春秋》不明著其事應,而事應具存,其可忽諸?

按《漢書五行志》:「成公」五年「夏,梁山崩。」《榖梁傳》曰:「壅河 三日不流,晉君帥群臣而哭之,迺流。」劉向以為,山陽, 君也;水陰民也。天戒若曰,君道崩壤,下亂百姓,將失 其所矣。哭然後流,喪亡象也。梁山在晉地,自晉始而 及天下也。後晉暴殺三卿,厲公以弒。湨梁之會,天下 大夫皆執國政。其後孫甯出衛、獻三家,逐魯昭、單、尹, 亂王室,董仲舒說略同。劉歆以為:「梁山,晉望也;崩,弛 崩也。古者三代命祀,祭不越望,吉凶禍福,不是過也。 國主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徵也,美惡周必復。」是歲歲 在鶉火,至十七年復在鶉火。欒書、中行偃殺厲公而 立悼公。

高后二年武都山崩

按《漢書高后本紀》:「二年春正月乙卯,地震,羌道武都 道山崩。」 按《五行志》,「高后二年正月,武都山崩,殺七 百六十人。地震至八月乃止。」

文帝元年齊楚山崩

按《漢書文帝本紀》,元年四月,齊楚地震,二十九山同 日崩,大水潰出。 按《五行志》,文帝元年四月,齊楚地 山二十九所同日俱大發,水潰出。劉向以為近水沴 土也。天戒若曰,勿盛齊、楚之君,今失制度,將為亂。後 十六年,帝庶兄齊悼惠王之孫文王則薨,無子,帝分 齊地,立悼惠王庶子六人皆為王。賈誼、晁錯諫,以為 違「古制,恐為亂。至景帝三年,齊、楚七國起兵百餘萬, 漢皆破之。《春秋》四國同日災,漢七國同日眾,山潰,咸 被其害。不畏天威之明效也。」

成帝建始三年山崩

按:《漢書成帝本紀》:建始三年「十二月,越巂山崩。」

河平三年犍為山崩

按《漢書成帝本紀》,「河平三年春二月丙戌,犍為山崩, 壅江水逆流。」 按《五行志》,「河平三年二月丙戌,犍為 柏江山崩,捐江山崩,皆壅江水,江水逆流,壞城。」

元延三年岷山崩

按《漢書成帝本紀》,「元延三年春正月丙寅,蜀郡岷山 崩。」 按《五行志》,元延三年正月丙寅,蜀郡岷山崩,壅 江,江水逆流,三日迺通。劉向以為周時岐山崩,三川 竭而幽王亡。岐山者,周所興也。漢家本起於蜀漢,今 所起之地山崩川竭,星孛又及攝提、大角,從參至辰, 殆必亡矣。其後三世亡嗣,王莽篡位。

後漢

和帝永元元年會稽山崩

按:《後漢書和帝本紀》:「永元元年七月乙未,會稽山崩。」

按:《五行志》,永元元年七月,會稽山崩,會稽南方大

名山也。京房《易傳》曰:「山崩,陰乘陽,弱勝強也。」劉向以 為:「山陽,君也;水陰,民也,君道崩壞,百姓失所也。」劉歆 以為,崩猶地也。是時竇太后攝政,兄竇憲專權。 永元十二年,秭歸山崩。

按《後漢書。和帝本紀》云云。 按《五行志》。「十二年閏四 月戊辰。南郡秭歸山高四百丈,崩填谿,殺百餘人。明 年冬至,蠻夷反。遣使募荊州吏民萬餘人擊之。」

殤帝延平元年恆山崩

按:《後漢書殤帝本紀》:「延平元年五月壬辰,河東恆山 崩。」

恒縣,今絳州縣也。《古今注》曰:「山崩,長七丈,廣四丈。」

按《五行志》:「延平元年五月壬辰,河東恆山崩。是時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