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8 (1700-1725).djvu/120

此页尚未校对

之。

蜀檮杌王建永平二年三月,獲玉璞於田令孜之第, 其文曰:「有德承天,其祚永昌。」八月,什邡縣護銅牌石 記,有《膺昌》之文,改太子名為元膺。三年七月,太昌軍 使徐瑤等脅太子元膺舉宮以叛。儲君討之,斬元膺, 瑤伏誅。

《五國故事》:蜀王建立衍為嗣,鑄銅鐘於佛寺,其聲洪 遠。建乃謂其下曰:「吾立此鐘,為立太子故也。令其洪 遠,是必東宮將來之慶。」才及八日,其鐘隕地,龍首摧 落。建知不懌,衍果八年而亡。

《宋史李濤傳》:「漢祖以濤堪任宰輔,即拜中書侍郎,兼 戶部尚書、平章事。隱帝即位,楊邠、周祖共掌機密,史 弘肇握兵柄,與武德使李鄴等中外爭權,互作威福。 濤疏請出邠等藩鎮,以清朝政。隱帝不能決,白于太 后。太后召邠等諭之,反為所構,免相歸第。時中書廚 釜鳴者數四。」

馬令《南唐書梁王徐知諤傳》:知諤嘗遊秫山,除地為 廣場,編虎皮為大幄,率寮屬會于下,號曰「虎帳。」忽遇 暴風,飄虎帳碎如飛蝶,知諤驚遽棄歸,數日病卒。 《劉茂忠傳》:茂忠微時所持大槊,後將有𩰚,戰則夜響。 《十國春秋》:南漢白龍三年,欽州民掘羅浮山得古劍 以獻,篆曰:「已與水同宮,王將耳,口同尹來居口上,山 岫護重重。」

《遼史太祖本紀》:上「在龍化州築壇州東,上尊號,闕地 為壇,得金鈴,因名其地曰金鈴岡。」

《茅亭客話》:「趙十九名處琪陷銀花銜鐙為業。淳化中 收得一鐵鏡,頗有異常。時有畢先生者,名藏用,字隱 之,年九十餘,然不知所修之道,嘗飲酒少食,自言本 天台山道士,入川儒服三十餘年,備歷蜀中名山勝 景。一日與處琪齎鐵鏡訪愚茅亭翫之,其鏡可重一 斤以來,徑七八寸,鼻大而圓,遶鼻有四象八卦,外有」 大篆二十四字,背面皆碧色,每至望夜,光明愈於別 夜。畢先生于景德中攜至闕下,值上封泰山,因從觀 大禮,得召見稱旨,遂與披掛,賜紫服,號通真大師。封 香,令於青城山焚修,御詩送行。到川日,訪愚茅亭,問 其鐵鏡,已在貴人之處矣。

《行營雜錄》:「昭陵上賓前一月,每夜太廟中有哭聲,不 敢奏。」一日,太宗神御前香案自壞。

《續明道雜志》:「元豐七年正旦元會,駕既坐,輅屋忽崩, 玉輅遂碎,守輅士壓死者數人,輿尸而出。明年,永裕 晏駕。此近不祥也。」

《老學庵筆記》:种彝叔,靖康初以保靜節鉞致仕,居長 安村墅。一夕旌節有聲,甚異,旦而中使至,遂起。五代 時,安重誨、王峻皆嘗有此異,見《周太祖實錄》。二人者 皆得禍。彝叔雖自是登樞府,然功名不成,亦非吉兆 也。方彝叔赴召時,有華山道人獻詩曰:「北蕃群犬窺 籬落,驚起南朝老大蟲。」

《宣政雜錄》:靖康初,民間以竹徑二寸,長五尺許,冒皮 於首,鼓成節奏,取其聲,似曰「通同部。」又謂製作之法 曰「漫上不漫下」,通衢用以為戲云。

《齊東野語》:「賈師憲平章,德祐乙亥正月十六日,親總 大軍,督師江上,禡祭於北關外,而大帥之旗適為風 所折,識者駭之,而一時游幕之賓,反傅會為吉讖。」裔 攷往昔,若春秋時,晉侯、楚人戰于城濮,晉中軍風於 澤,亡大斾之左旃。晉安帝元興二年,桓元篡位於姑 熟,百僚陪列,儀衛整肅,而龍旂竿折。成都王穎以陸 機督諸將討長沙王,臨戎而牙旗折。趙王倫即帝位, 祠太廟,適遇大風,飄折麾蓋。王澄為荊州刺史,率眾 軍將赴國難,而飄風折其節柱。齊文宣至鄴,受魏禪, 孝昭上省。旦發領軍府,大風暴起,壞所御車幔。哥舒 翰守潼關,天子御勤政樓臨送。師始東,先驅牙旗觸 門墮柱,旄竿折。鄭注赴鳳翔,出都門,旗竿折。宣和間, 童貫出師而牙旗竿折。時蔡攸為之副,自建少保、節 度使及宣撫副使二大旂於後,竟為執旂卒盜竄而 去。端平入洛之師,全子才帥旗亦為風所折,無非亡 身敗軍之徵也。按《真人水鏡經》云:「凡出軍立牙,必令 堅完,若折則將軍不利。」蓋牙即旂也。又《玉曆通政經》 云:「軍行,牙竿旂幹折者,師不可出,出必敗績。」蓋旂者, 一軍之號令也,安有旂折而為祥者乎?獨有武王伐 紂,大風折蓋。及劉裕擊盧循,將戰,而所執麾竿折,旛 沉於水,眾咸懼,帝笑曰:「昔覆舟之役亦如此,勝必矣。」 乃大破循軍。哥舒曜討李希烈,帝祖於通化門,是日 牙竿折。時以曜父翰昔出師有此而敗,甚憂之。而曜 竟收汝州,擒周晃。所謂吉者,止此三事,然亦偶耳。 《癸辛雜識》:丙寅冬,嗣榮王拜福王之命,賈御醫將上 命部押儀物過越,及至邸第,則遺忘誥命及新鑄之 印,人皆以為不祥。賈師憲景定庚申自江上凱旋歸 朝,遂拜少師,賜玉帶,及入朝之日,馬蹶而墮,碎其帶 焉,人人皆知為不祥。

《太平清話》:「金海陵煬王詔平遼、宋所得古器,年深歲 久,多為妖變,悉命毀之,故南宋庫物,脫於劫火者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