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解
《別錄》曰:「太乙餘糧,生太山山谷。九月采。」
《吳普》曰:「生太山,上有甲,甲中有白,白中有黃,如雞子 黃色。采無時。」
陶弘景曰:「《本草》有太乙餘糧、禹餘糧」兩種,治體相同, 而今世惟有禹餘糧,不復識太乙。《登真隱訣》「長生四 鎮丸云:『太乙禹餘糧,定六腑,鎮五臟』。」合其二名,莫辨 何者的是。今人亦總呼為「太乙禹餘糧。」有人于銅官 采空青,于石坎大得黃赤色石極似今之餘糧,而色 過赤好,疑此是太乙也。彼人呼為雌黃塗物,正如雄 色。
蘇恭曰:「《太乙餘糧》及《禹餘糧》,乃一物而以精粗為名 爾。其殼若瓷,方圓不定,初在殼中未凝結,猶是黃水, 名石中黃子。久凝乃有數色,或青或白,或赤或黃,年 多變赤,因赤漸紫,紫及赤者,俱名太乙。其諸色通謂 禹餘糧,今太山不見采得,而會稽王屋、澤潞州諸山 皆有。陶云黃赤色,疑是太乙,然無殼裹,殊非的稱。」 雷斆曰:「凡使,勿誤用石中黃并卵石黃,二石真相似。 其石中黃,內裏赤黑,黃味淡,微跙。卵石黃,味酸。箇箇 卬卬,內有子一塊,不堪用。若誤餌之,令人腸乾。《太乙》 餘糧,看即如石,輕敲便碎如粉,兼重重如葉,子雌黃 也。」
寇宗奭曰:《太乙餘糧》,是用其殼也。故入藥須火燒酢 淬。石中黃,是殼中乾者及細末者。石中黃水,是未成 餘糧黃濁水也。
李時珍曰:按《別錄》言:「禹餘糧生東海池澤及山島;太 乙餘糧生太山山谷,石中黃,出餘糧處有之,乃殼中 未成餘糧黃濁水也。」據此,則三者一物也。生于池澤 者為「禹餘糧」;生于山谷者為「太乙餘糧;其中水黃濁 者為石中黃水;其凝結如粉者為餘糧,凝乾如石者 為石中黃。」其說本明,而注者臆度,反致義晦。晉、宋以 來,不分山谷池澤所產,故通呼為太乙禹餘糧。而蘇 恭復以紫赤色者為太乙,諸色為禹餘糧,皆由未加 詳究本文也。寇宗奭及《醫方》乃用石殼為禹餘糧,殊 不察「未成餘糧,黃濁水」之文也。其殼粗頑,不入藥。《庚 辛玉冊》云:「太乙禹餘糧,陰石也。所在有之,片片層疊, 深紫色,中有黃土,名曰石黃。其性最」熱,冬月有餘糧 處,其雪先消。《雲林石譜》云:「鼎州祈閣山出石,石中有 黃土,目之為太乙餘糧。」色紫黑礨瑰,大小圓扁,外多 粘綴碎石,滌去黃土,即空虛可貯水為硯滴。《丹方鑑》 云:「五色餘糧及石中黃,皆可乾,末出金色。」
修治
《雷斆》曰:「凡修事,用黑豆五合,黃精五合,水二斗,煮取 五升,置瓷鍋中,下餘糧四兩煮之,旋添汁盡為度,其 藥氣自然香如新米。搗了又研一萬杵方用。」
氣味
甘平無毒。
《吳普》曰:神農、岐伯、雷公云:「甘,平。」李當之云:「小寒」;扁鵲 云:「甘,無毒。」
徐之才曰:「杜仲為之使。畏貝母、菖蒲、鐵落。」
主治
《本經》曰:「欬逆上氣,癥瘕,血閉漏下,除邪氣,肢節不利。 久服耐寒暑,不饑,輕身,飛行千里,神仙。」
《別錄》曰:「治大飽絕力,身重。」
《雷斆》曰:「益脾,安臟氣。」 陶弘景曰:「定六腑,鎮五臟。」
發明
李時珍曰:禹餘糧、太乙餘糧,石中黃水,性味功用皆 同,但入藥有精粗之等爾。故服食家以黃水為上,太 乙次之,禹餘糧又次之。《列仙傳》言:「巴戎赤斧上華山, 餌禹餘糧」,即此。
石中黃子釋名
寇宗奭曰:「子」當作「水。」既云黃濁水,焉得名子?
集解
《蘇恭》曰:「此禹餘糧殼中未成餘糧,黃濁水也,出餘糧 處有之。」
蘇頌曰:「今惟河中府中條山谷出之。其石形如麪劑, 紫黑色。石皮內黃色者,謂之中黃。」葛洪《抱朴子》云:「石 中黃子,所在有之,沁水山尤多,在大石中,其石常潤 濕不燥,打其石有數十重,見之赤黃溶溶,如雞子之 在殼中也,即當未堅時飲之,不爾,便漸堅凝如石,不 中服也。破一石中,多者有一升,少者數合,頓服之。」 汪機曰:石中乾者及細末者。當名餘糧。不當名石中 黃。詳本文。「未成餘糧」四字可見。
李時珍曰:餘糧,乃石中已凝細粉也。石中黃,則堅凝 如石者也。石中黃水,則未凝者也。故《雷斆》云:「用餘糧 勿用石中黃」是矣。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唐本》曰:「久服,輕身,延年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