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51 (1700-1725).djvu/91

此页尚未校对

乳汁不下:石膏三兩,水二升,煮三沸,三日飲盡,妙。子母 祕錄

婦人乳癰「一醉膏」,用石膏鍛紅,出火毒,研。每服三錢, 溫酒下,添酒盡醉,睡覺再進一服。陳日華經驗方 油傷火灼,痛不可忍,石膏末傅之良。梅師方

金瘡出血:寒水石、瀝青等分為末,乾摻,勿經水。積德堂方 刀瘡傷濕,潰爛不生肌:「寒水石鍛一兩,黃丹二錢,為 末,洗敷,甚者加龍骨一錢,孩兒茶一錢。」積德堂方 瘡口不斂。生肌肉。止疼痛。去惡水。寒水石燒赤研二 兩。黃丹半兩。為末摻之。名「紅玉散。」和濟局方

口瘡咽痛,上膈有熱,寒水石鍛三兩,朱砂三錢半,腦 子半字,為末摻之。于三因方

附錄玉火石

蘇頌曰:「密州九仙山東南隅地中,出一種石,青白而 脆,擊之內有火,謂之玉火石,彼醫用之。其味甘、微辛, 溫,療傷寒發汗,止頭目昏眩痛,功與石膏等,土人以 當石膏用之。」

龍石膏

《別錄》曰:「有名未用,無毒。主消渴,益壽。生杜陵,如鐵,脂 中黃。」

理石釋名

李時珍曰:理石即石膏之順理而微硬有肌者,故曰 「理石、肌石。」

陶弘景曰:「《仙經》時呼為長理石。石膽一名立制。」今此 又名「立制,疑必相亂。」

集解

《別錄》曰:「理石,如石膏,順理而細。生漢中山谷及盧山, 采無時。」

陶弘景曰:「漢中屬梁州,盧山屬青州。今出寧州。俗用 亦稀。」

蘇恭曰:「此石夾兩石間如石脈,打用之。或在土中重 疊而生,皮正赤肉白,作鍼理文全,不似石膏。市人或 刮削去皮,以代寒水石,并以當礜石,並是假偽。今盧 山亦無此物,見出襄州西汎水側。」

寇宗奭曰:「理石如長石。但理石如石膏,順理而細。其 非順理而細者,為長石。療體亦不相遠。」

李時珍曰:「理石,即石膏中之長文細直如絲而明潔、 色帶微青者。」唐人謂石膏為寒水石,長石為石膏,故 蘇恭言其「不似石膏也。」此石與軟石膏一類,二色亦 可通用,詳《石膏》下。

氣味

甘寒無毒。

《別錄》曰:「大寒。」

徐之才曰:「滑石為之使。惡麻黃。」

主治

《本經》曰:「身熱,利胃解煩,益精明目,破積聚,去三蟲。」 《別錄》曰:「除榮衛中去來大熱結熱,解煩毒,止消渴,及 中風痿痹。」

蘇恭曰:「漬酒服。療癖,令人肥悅。」

附錄白肌石

《別錄》曰:「有名未用。味辛,無毒。主強筋骨,止渴不饑,陰 熱不足。一名肌石,一名洞石。生廣卷山青石間。」 李時珍曰:「按:此即理石也。其形名、氣味、主療皆同。」

長石集解

《別錄》曰:「長石,理如馬齒,方而潤澤,玉色。生長子山谷 及太山、臨淄,采無時。」

陶弘景曰:「長子縣屬上黨,臨淄縣屬青州。」俗方《仙經》, 並無用此者。

蘇恭曰:「此石狀同石膏而厚大,縱理而長,文似馬齒, 今均州遼坂山有之,土人以為理石。」 蘇頌曰:「今惟潞州有之,如蘇恭所說。按《本經》理石、長 石二物,味效亦別。有云:理石似石膏,順理而細,陶隱 居言,亦呼為長理石。」今靈寶丹用長理石為一物,醫 家相承用者,乃似石膏,與今潞州所出長石無異,而 諸郡無復出理石者,《醫方》亦不見單用,往往呼長石 為「長理石。」

李時珍曰:「長石,即俗呼硬石膏者。狀似軟石膏而塊 不扁,性堅硬潔白,有粗理,起齒稜,擊之則片片橫碎, 光瑩如雲母、白石英,亦有牆壁,似方解石,但不作方 塊爾,燒之亦不粉爛而易散。《方解》燒之亦然,但烢聲 為異爾。」昔人以此為石膏,又以為方解,今人以此為 寒水石,皆誤矣。但與《方解》乃一類二種,故亦名方石, 氣味功力相同,通用無妨。唐宋諸方所用石膏,多是 此石。昔醫亦以取效,則亦可與石膏通用,但不可解 肌發汗耳。

氣味

辛苦寒,無毒。

主治

《本經》曰:「身熱,胃中結氣,四肢寒厥。利小便,通血脈,明 目,去瞖眇,下三蟲,殺蠱毒。久服不饑。 《別錄》曰:『止消渴,下氣,除脅肋肺間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