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52 (1700-1725).djvu/30

此页尚未校对

詩:「君不見秦時蜀太守,刻石立作五犀牛。自古雖有 厭勝法,天生江水向東流。」今有其一,在聖壽寺佛殿 前。考《華陽國志》云:李冰石犀一頭,在市橋,即今金花 橋也。寺有龍淵,以此石鎮之耳。

支機石 府城西,嚴真觀舊址。《博物志》:「有人乘槎到 天河,得支機石,歸,問君平蜀人,相傳即此石也。」 五塊石: 府城治南萬里橋之西,有五石相疊,高一 丈餘,圍倍之。相傳下有海眼。昔人嘗起其石,風雨暴 作。

石姥 在仁壽縣治西,跨鰲山上。歲旱,則土人轉徙 之,輒雨。文同有《賦》。

永康石, 在灌縣西三十五里。石白似玉,今名「韞玉 山。」

重慶府

「江心石魚」 在涪州鑑湖上流,有石刻雙魚,皆二十 六鱗,一銜萱草,一銜蓮花。有石秤、石斗在傍,現則年 豐。

順慶府

石龜, 在廣安州北十里路穴井中有石龜。相傳冬 夏龜能自轉其首,所指之方,歲必豐稔。

石繖, 在廣安州東五里。江之中流有巨石,周圍二 丈餘,中高四垂,狀若繖蓋,因名,俗呼為「石涼繖。」 石船, 在大竹縣西南二百里。溪中有巨石,長一丈 許,宛如船。

敘州府

孝子石 在慶符縣南三里。昔隗叔通之母,惡瀕江 水不潔,必得江心水乃食。舟汲苦,迅湍忽湧出一石, 汲水甚便,人以為孝感所致云。

乞子石 在慶符縣西南五十里,兩石對立如夫婦。 《寰宇記》云:「東石從西乞子將歸。」俗云:「人無子,禱之則 應。」

君子石 在冨順縣南八十里。江畔三石,有低昂揖 遜之象,故名。

貞婦石 在南溪縣南七十里。昔有婦人,夫喪無子, 事姑甚孝,強嫁不從。後婦隨沒,其室中忽一大石湧 出,形如婦人,時號「貞婦石。」至今尚存。

馬湖府

三丰石 在府城東,江中水涸,見有張三丰書「山高 月小,水落石出」八字於石無鐫痕,墨跡如故。

眉州

石筍 在州中岩山半,三石突起,其形類筍。宋元徽 中,有異僧入牛頭寺,主僧厚禮之。別去,贈以一鑰,曰: 「後欲見我,當至中岩山見石筍,扣之可以見我。」明年, 寺以低頭佛失珠,主僧馳至筍峰下,扣以鑰,峰裂為 三,乃見異僧,曰:「盜取佛珠江濱,我得之久矣。」主僧喜, 持珠而還。

石譜

元武石, 中江元武山中淵中產石,成龜蛇之形, 《雅安奇石》 雅州山門寺殿前有石一株,高近二丈, 周五丈,形如盛開花朵,色青碧如翎羽,號「太湖石。」縣 令許長源愛其瑰特,雨餘翠碧鮮潤,謂宛如天竺、羅 浮飛來之異,因名「飛來。」又雲峰寺殿前亦有石,高丈 餘,周四丈,奇峭若峰。

《米石》 忠州石寶山,一石突,高圓三四丈餘,根狹小, 傍有一孔如盂,通明。其頂相傳「昔有米出其中,日可 食一人,僧日利焉。後以冗穢,米遂絕。」巴縣亦有金田 寺,宋時米自山孔中流出,以供寺僧,今無矣。

松屏石 涪州松屏山,翠聳雲霄,其山上產石,有文 如松形,可製為屏。每雨餘,「青連江練,色映州城。」 青䗫石, 巴縣岷江水邊細密之石,名青䗫石,可作 茶碾。

石龜, 榮昌東有小石溪,溪中有石坑如甕,石底有 天成石龜。安居山亦有鑿石得龜者。

響石 武隆治東關灘叢石中有響石,舊傳高僧過 此談經,而鼓之鏗鏗然,今擊之猶有聲。

諸葛石鼓, 夔州府江岸與《八陣圖》相對,有石鼓,世 傳武侯教戰之鼓。

放光石, 峨眉山放光岩下,有石透白如水晶,形如 馬牙。置之日隙,以手撚之,即成五色雲氣,名曰「放光 石。」

縣署奇石 永寧陳以莊知成都縣日,修葺衙宇,於 土中得石一具,約高三尺許,廣倍之,質理奇崛,狀嵌 空可愛,頂有竅,全體貫通,以水注之,周流噴溢,如濺 珠灑沫然。陳甚奇之,為文以紀,移置內江王邸中。 石芝 成都山人李蓁得一石於版築之家,高尺許, 蟠項垂足,中圍如帶,儼然瑞芝也,名曰「石芝。」

濂溪石, 宋周濂溪判合州時,嘗與人對奕,有一老 人傍觀,口吐涎,香氣襲人。公驚曰:「汝龍也,何故來此?」 老人曰:「何以知之?」公曰:「吾聞龍涎極香,汝口中所落 者是也。」須臾,大雨雷電,老人化龍從溪而去。公取方 石二十四片,鎮溪口,今通曉橋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