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52 (1700-1725).djvu/69

此页尚未校对

餘盡以次內虎穴中,百人為輩,覆以大石,數日一發 視,皆相枕藉。死便輿出瘞寺門,桓東楬著其姓名。百 日後,迺令死者家各自發取其尸,親屬號哭,道路皆 歔欷。《長安》中歌之曰:「安所求子死,桓東少年場。生時 諒不謹,枯骨後何葬?」

《王莽傳》:「莽居攝三年,廣饒侯劉京車騎將軍千人扈 雲。太保屬臧鴻奏符命,京言齊郡新井,雲言巴郡石 牛,鴻言扶風雍石,莽皆迎受。」

《後漢書祭祀志》:建武三十二年,「上許梁松等奏,乃求 元封時封禪故事,議封禪所施用。有司奏當用方石, 再累置壇中,皆方五尺,厚一尺,用玉牒書,藏方石牒 厚五寸,長尺三寸,廣五寸,有玉檢。又用石檢十枚,列 於石傍,東西各三,南北各二,皆長三尺,廣一尺,厚七 寸。檢中刻三處,深四寸,方五寸,有蓋。檢用金縷五周」, 以水銀和金以為泥。玉璽一,方寸二分,一枚方五寸。 方石四角又有距石,皆再累,枚長一丈,厚一尺,廣二 尺,皆在圓壇上。其下用距石十八枚,皆高三尺,厚一 尺,廣二尺,如小碑,環壇立之。去壇三步,距石下皆有 石跗,入地四尺。又用石碑,高九尺,廣三尺五寸,厚尺 二寸。立壇丙地,去壇三丈以上,以刻書。上以用石功 難,又欲及二月封,故詔。松欲因故封石空檢,更加封 而已。松上疏爭之,以為:「登封之禮,告功皇天,垂後無 窮,以為萬民也。承天之敬,尤宜章明,奉圖書之瑞,尤 宜顯著。今因舊封,竄寄玉牒故石下,恐非重命之義。 受命中興,宜當特異,以明天意。」遂使泰山郡及魯趣 石工,宜取完青石,無「必五色。」時以印工不能刻玉牒, 欲用丹漆書之。會求得能刻玉者,遂書,書祕刻方石 中,命容玉牒。二月,上至奉高,遣侍御史與蘭臺令史, 將工先上山刻石。二十二日辛卯,晨燎,祭天於泰山 下,南方群神皆從,用樂如南郊。諸王、王者後二公、孔 子後褒成君,皆助祭位事也。事畢,將升封,或曰:「泰山 雖已從食於柴祭,今親升告功,宜有禮祭。」於是使謁 者以一特牲於常祠泰山處告祠泰山,如親耕貙劉, 先祠先農、先虞故事,至食時御輦升山,日中後到山 上更衣,早晡時即位於壇北面,群臣以次陳。後西上。 畢位,升壇。尚書令奉玉牒,檢皇帝以寸二分璽親封 之。訖,太常命人發壇上石。尚書令藏玉牒已,復石覆 訖,尚書令以五寸印封石檢。事畢,皇帝再拜,群臣稱 萬歲,命人立所刻石碑,乃復道下。二十五日甲午,禪 祭地於梁陰,以高后配,山川群神從,如元始中北郊 故事。四月己卯,大赦天下,以建武三十二年為建武 中元元年。復博奉高騾,勿出元年租芻槁,以吉日刻 玉牒書函,藏金匱,璽印封之。乙酉,使太尉行事,以特 告至高廟。太尉奉匱以告高廟,藏於廟室西壁石室 《高主室》之下。應劭《漢官馬第伯封禪儀記》:「馬第伯 自云某等七十人,先之山虞觀祭山壇及故明堂宮 郎官等郊肆處,入其幕府,觀治石,石二枚,狀博平,圓 九尺,此壇上石也。其一石,武帝時石也,時用五車,不 能上也,因置山下為屋,號五車石。四維距石長丈二, 廣二尺,厚尺半,所四枚檢石長五尺,廣六寸,狀如封 篋,長檢十枚。一」紀號石,高丈二尺,廣三尺,厚尺二寸, 名曰「立石」,一枚刻文字,紀功德。

《祭遵傳》:遵拜征虜將軍時,涿郡太守張豐執使者,舉 兵反。初,豐好方術,有道士言豐當為天子,以五綵囊 裹石繫豐肘,云石中有玉璽。豐信之,遂反。既執當斬, 猶曰:「肘石有玉璽。遵為椎破之,豐乃知被詐,仰天嘆 曰:『當死無恨』。」

《順帝本紀》:永建四年「二月戊戌,詔以民入山鑿石,發 洩藏氣,敕有司所當檢察絕禁,如建武、永平故事。」 《梁鴻傳》:「鴻妻孟光有力,能舉石臼。」

《趙岐傳》:岐曰:「吾死後置一圓石,墓前刻曰:『漢有逸人, 姓趙名岐,有志無時,命也奈何』?」

《袁紹傳》:「公孫康,遼東人也。父度,初避吏為元菟小吏, 稍仕中平元年還為本郡守。在職敢殺伐,郡中名豪 與己夙無恩者,遂誅滅百餘家。因東擊高句驪,西攻 烏桓,威行海畔。時王室方亂,度恃其地遠,陰獨懷幸。 會襄平社生大石丈餘,下有二小石為足,度以為己 瑞。初平元年乃分遼東為遼西中遼郡,越海收東萊」 諸縣為《營州》,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

曹操屯官渡不利,復還堅壁。袁紹為高櫓,起土山,射 營中,皆蒙楯而行。操乃發石車擊紹樓,皆破。軍中呼 曰:「霹靂車!」

《益都耆舊傳》:公孫述時,蜀武擔山石折,任文公曰:「西 州智士死,我將死矣。」後三月果卒。

《風俗通》:汝南汝陽彭氏墓路頭立一石人,在石獸後, 田家老母到市買數片餌,暑熱行疲頓息,石人下小 暝,遺一片餌去,忽不自覺,行道人有見者,客聊調之。 石人能治病,愈者來謝之。轉語頭痛者摩其頭,腹痛 者摩其腹,亦還自摩他處。於此凡人病自愈者,因言 得其福力,號曰賢士。輜輦轂,擊帷帳,絳繒絲竹之音, 聞數十里,數年亦自歇,末復其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