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52 (1700-1725).djvu/79

此页尚未校对

將與豎子為戲。其豎子將石魚於盌水中,或搖鬣振 鱗,浮泳而活。漁者驚異,取出,置土甖中,因是鄰里求 觀者眾。在水則活,離水則為石,率以為常。時巡轄柏 舍人虛舟取此魚看,敲之中斷,致於水中不復活矣。」 談、圃、瓊、崖四州在海島上,中有黎戎國。國初一節度 使王姓,不悅於趙普,因使討之。王有知術,使士卒以 鐵底為襪,入其地,多使斬馘。至今國中一石戎過之, 必懼而再拜,相傳王節度曾坐其上。

《宋史五行志》:太平興國四年九月,夾江縣民王誼得 黑石二,皆丹文,其一曰「君王萬歲」,其二曰「趙二十一。」 帝緘其石來獻。

政和二年,元圭始出晉州,上一石綠色,方三尺餘,當 中有文曰「堯天正」,其字如掌,大而端楷,類手畫者,「堯」 字居右,「天正」字綴行於左。都堂驗視,礱石三分而字 畫愈明。又於「堯」字之下隱約出一「瑞」字,位置始均,蓋 曰「天正堯瑞」云。或謂晉陽堯都也。方元圭出,乃有此 瑞。

四年,府畿汝蔡之間,連山大小石變為瑪瑙,尚方取 為寶帶器玩,甚富。

宣和四年後,御府所藏,往往復變為石,而色類白骨, 此與周寶圭《占》略同。

五年,滎陽縣賈谷山《麒麟谷》采石修明堂,得一石有 文曰:「明」,百官表賀。

《五行志》:「乾道二年三月丙午夜,福清縣石竹山大石 自移,聲如雷,石方可九丈,所過成蹊才四尺,而山之 木石如故。」

《劉永年傳》:「永年為永興軍路總管,契丹遣使來請帝 繪像,選副張昇報使。契丹以未得志,夜取巨石塞驛 門,眾皆恐。永年素有力,手擲棄之,契丹驚以為神。」 《卓行傳》:「徐積字仲車,以父名石,終身不用石器,行遇 石則避而不踐。或問之,積曰:『吾遇之惕然,傷吾心,思 吾親故,不忍加足其上爾』。」

《物異考》:淳熙中,崑山縣石工採巧石,石墮壓之。又三 年六月,他石工聞石呼聲報其家,鑿石出之,見其妻, 喜曰:「久閉乍風,我肌如裂。」俄頃,聲微噤不語,化為石 人,貌如生。

《南墅閒居錄》:丁謂有小山,高才數寸,蒼翠嵌空,盛夏 常設盆水,置小山其中。一日張宴,有客掬水灑之。須 臾雲霧自竅中出,有光如電,細視之,蜿蜒小龍如線, 掛雲霧中。已而散釋,蜿蜒亦莫知所之。眾客驚異,謂 曰:「此龍精石也。龍交海上,流精於石。」

《春渚紀聞》:丁晉公好蓄瑰異。宰衡之日,除其周旋為 端守屬求隹研。其人至郡,前後所獻幾數百枚,皆未 滿公意。一日硯工見有飛鷺翹駐潭心,意非立鷺之 所,因令沒人視之。見下有圓石大如米斛,塊處潭中, 似可挽取。疑其有異,即以白守,集漁戶,維舟出之。石 既登岸,轉仄之,若有涵水聲。研工視之,賀曰:「此必有 寶石,藏中所謂石子者是也。相傳天產至珍,滋蔭此 潭,以孕崖石,散為文字之祥,今日見之矣。」即叢手攻 剖,果得一石於泓水中,大如鵝卵,色紫,玉也。中剖之 為二研,亟送其一。公得之喜甚。

《墨客揮犀》:「壺山有柏木一株,長數尺,半化為石,半猶 是堅木。蔡君謨見而異焉,因運置私第。余至莆陽日 親見之。」

《撫州府志》:樂安未創邑前,雲蓋鄉有楊氏得怪石於 田間,濯於溪,有一道士呼曰:「瑞石宜用葛滌之。」如其 言,石瑩徹,中有觀音像,不敢祕,獻之於朝。

《羅湖野錄》:圓照禪師本公,天資純誠,而少緣飾。初游 雲居,同數友觀石鼓,相率賦頌。或議本素不從事筆 硯,乃戲強之,本即賦曰:「造化功成難可測,不論劫數 莫窮年。如今橫在孤峰上,解聽希聲遍大千。」儕輩為 之愕然。

《桐陰舊話》:「忠憲公少年貧時學書無紙。莊門前有大 石,就其上學字,晚即滌去。遇烈日及小雨,張弊繖自 蔽,率以為常。」

《春渚紀聞》:水曹趙子立頃在都下,偶以百錢於相國 寺市得一異石,將為鎮紙,遇一玉工,求以錢二萬易 之,趙不與,玉工嘆息數四曰:「此寶非余不能精辨,餘 人一錢不直也。」持歸幾年,了無他異。其季子康不直 工言,以斧破視之,中有泓水,一鯽躍出,撥刺於地,急 取之,亡矣。

《聞見近錄》:夔峽將至灩澦堆,峽左巖上有題「聖泉」二 字,泉上有大石,謂之洞石,而初無泉也。至者擊石大 呼,則水自石下出。予嘗往焚香,俾舟人擊之,舟人呼 曰:「山神土地人渴矣。」久之不報,一卒無室家,復大呼 曰:「龍王,龍王,萬姓渴矣。」隨聲水大注。時正月雪寒,其 水如湯,或曰夏則如冰。凡呼者必以萬歲,必以龍王 而呼之,水於是出矣。

鄂州黃鶴樓下,有石光徹,名曰石照。其右巨石,世傳 以為仙人洞也。一守關老卒,每晨興即拜洞下。一夕, 月如晝,見三道士自洞中出,吟嘯久之,將復入洞,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