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52 (1700-1725).djvu/89

此页尚未校对

有言:「我能詰曲自世閒,安能從汝巢神仙。」如退之性 氣,雖出世閒,人亦不能容。叔夜悻直,又甚於退之也。 《蒙齋筆談》:李文饒《平泉草木記》云:「以吾平泉一草一 木,與人者,非吾子孫也。」歐陽永叔嘗笑之。余謂文饒 之惑,何止平泉草木而已哉?後讀《五代史》,至張全義 監軍與重孫延古爭醒酒石事,全義殺之,延古可謂 克家之子矣。然以與監軍則違其戒,守其戒則或因 之,以至於殺身,一石亦何足言。使文饒而先悟此,豈 直無以累後人,亦當自免其身矣。好石良是一癖,古 今文士每見於詩詠者,未必真好也,其好者正自不 能解。余紹聖間春試下第,歸道靈璧縣,世以為出奇 石。余時病臥舟中,行橐蕭然,聞茶肆多有求售,公私 未乏,貴人亦不甚重,亟得其一,長四尺許,價當八百, 取之以歸,探所有,僅得七百金,假之同舍而足,不覺 病頓愈。夜抱之以眠,知余之好石,不特其言也。自此 行壑刳剔巖洞,與藏於土中者,愈得愈奇。今巖洞殆 十餘處,而奇石林立,左右不可以數計,心猶愛之不 已,豈非余之癖哉!賴晚粗知道文饒之病,則無復有 客,欲得者,皆聽其自取以去,未嘗較。嘗戲謂兒輩云: 「此不但吾無所累,汝亦可以免矣。」天下事何嘗不類 爾。每以文饒之言觀之,世間安得更有一物也? 《志雅堂雜抄》沈草庭云:「以煮酒腳塗靈璧石,其黑如 漆,洗之不脫,極妙。」

《聞見後錄》:兗州之東有漏澤,每夏中頻雨,則積水彌 望,至秋分後,聲起水中如雷,一夕盡涸,初不可測,奇 石林立。或尋其下得穴,水自此入。李衛公平泉,有石 刻字曰「漏澤」,作亭其前,曰「魯石。」有詩云:「魯客持相贈, 瓊瓌乃不如」者,兗之漏澤石也。 《偃曝叢談》:孫雪居守漢陽,山民劚石之內坎,有白龜 在焉,獻而放之於江。大石未破,不解何緣中有此龜。 天寶中,李應物開砥柱,石中得古鐵,掣鏵有「平陸」字, 改為平陸縣。見《天寶傳信錄》。夏侯孜開貞陵,於堅石 中得金釵半股,其長如掌,餘尚銜石中見。《唐史》闕二 事,與白龜相類,而終不能曉。因偶檢《東觀餘論》,潯陽 役兵鑿一石,石中又有小石若碑版,視之乃王逸少 書,頭眩方可異也。黃長睿謂「埋沒既久,土或變石,故 是刻入於石中,了不足怪。」余思之亦有理,正如琥珀 內蟻蟲,水晶內桃花片耳。然王文秉石破而得金蠶, 杜綰石墜而得活魚,又若自然一種化機也。

《湘山野錄》:汝州葉縣大井涸,忽有一石,上刻四句云: 「葉邑之陰,汝潁之東,茲有國寶,永藏其中。」葉人大惑, 謂之神石。寘於縣祠中,享禱日盛,貪夫至有濬井掘 田,願求國寶者,累歲未已。忽一客因游仙島,觀北極 殿有一礎為柱所壓,柱稜外鐫四句猶可見,曰:「賦世 永算,享國巨庸。子賢而嗣,命考而終。」其客徐以「廟中 神石」之句合之,其韻頗協。量之,復長短無差。白邑宰, 取其礎觀,乃唐開成中一《中郎將墓志》爾。安礎時欲 取其方,因裁去餘石,棄井中。後得之,遂解惑焉。 衢州廳事下,舊有土勢隆起,篠本叢生,相傳云古冢 也。舊有碑,其文云:五百年刺史為吾守墓以此。前後 相承,皆畏而不敢慢。紹聖元年,齊安孫賁公素為守, 問之,左右以是對,公命毀去之,官吏大恐,闔府叩頭 以諫。公曰:「藉令土中有賢者骨,當以禮法遷之。」乃為 文自祭而除之。斸深丈餘,了無他異,但有二石峰,長 五六尺,堅瘦泔潤。又有大木之根蟠居其下,群疑遂 定。石上有刻云:「乾符五年五月三日安於此。」押衙徐 諷龍山起此石處得二石,刺史季公題。又刻云:「開寶 七年,重疊峨嵋山。」於廳事前於郡齋文會閣移季公 之石,安置於此,刺史慎知禮題。時公素方修州治南 韶光園,重建清冷臺,堂成,乃移二石於堂下,名曰「雙 石。」嗟乎!慎公移石去,季公之得石,凡九十七年。公素 之破疑冢出石,去慎公又一百二十一年。物之顯晦, 抑自有數,第不知峨嵋之廢,乃冒冢之名,自何時也? 公素一旦戲笑為之,遂釋千百年之惑。張芸叟有詩 云:「芝蘭雖好忌當門,何況庭前惡土墩。畚鍤纔興雙 劍出,狐狸盡去老松蹲。百年守蒙真堪笑,一日開軒 亦可尊。安得擲從天外去,成都石筍至今存。」公素可 謂剛毅正直,自信之君子也。

禹餘糧石,形似多怪,磈礧百出,或正類蝦蟆,中空藏 白粉,去其粉,可貯水作研滴。出鼎州祗闍山者多此 類。他亦有之,然未及也。

《墨莊漫錄》:鎮江府兵火之餘,有石一株在瓦礫中,勢 如掀舞,色紺而澤,奇物也。上有刻字云:「有唐上元甲 子歲,潁川陳良參叨尹延陵,獲此石,置西齏之前。銘 曰:『嵯嵯峨峨,蒼翠其多。是稟混元,非因琢磨。置於庭 隅,公退常過,疑乎乃身,居高之阿。後期來者,見茲若 何』。」其後又有令人刻字云:「皇宋治平丙午歲仲夏晦」 日,邑令掌文紀于壞垣得之,立於此。後為都統王侯 勝所得,移置於所居園中。有一士大夫見而愛之,紿 曰:「此本吾家舊物也,先君平昔寶惜之,不意尚存於 茲,願復歸我。」王侯欲許之,有一將校聞之,謂主帥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