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52 (1700-1725).djvu/93

此页尚未校对

是也。

《居山雜志》:「山故多美石,巉巉高聳,皆碧綠色,或至十 餘丈,有壁立之勢。其左有石焉,尤偉而峭,或題其上 曰『最勝』,字徑丈餘,筆力奇勁,翩翩動人。相傳是五代 隱士陸遹書,好事者梯而觀焉,為之剔蘚而出之。今 已為山下愚民斧去,前此猶有見者。一石方二丈餘, 平垣如砥,在山半,嘉木蔭覆,其名曰『繙經之石』。」 都穆游《伊闕記》:鳳凰石,其跡大幾一尺,五爪一距,深 入石理,有似偽為。然觀今之圖鳳者,惟一距三爪,未 聞其爪之五。使有偽曷,不效圖之形,則又疑其真也。 《吳風錄》:自朱勔創以花石媚進建節鉞,而太湖石一 座,得銀盌千,役夫賜郎官金帶,石封為盤固侯,壘為 艮嶽。至今吳中富豪,競以湖石築峙奇峰陰洞。至諸 貴占據,名島以鑿,鑿而嵌空妙絕,珍花異木,錯映闌 圃。雖閭閻下戶,亦飾小小盆島為翫。迄今朱勔子孫 居虎丘之麓,尚以種藝疊山為業,游於王侯之門,俗 呼為「花園子。」

《蜀都雜抄》:同年安給事磐,字公石,作《州志》亦云:「有白 石如泰山之狼牙,上饒之水晶之類,置之日隙,則有 五色光,日中則無。僧曰佛現者此也。」予近覓視之,大 類水晶。

《五塊石》在今萬里橋之西,其一入地上疊四石,俱方。 或云:「其下有一井,相傳以為海眼」,其南即漢昭烈陵。 予疑是當時作陵時所餘。嘉定州之金銀岡,亦有所 謂五塊石。

支機石,在蜀城西南隅石牛寺之側,出土而立,高可 五尺餘,石微紫。近土有一窩,傍刻「支機石」三篆文,似 是唐人書跡,想曾橫置,故刻字如之。事本荒唐,此石 蓋出傅會,然亦舊物也。

天涯石在城東門內,寶光寺東之側,有亭覆之。《舊志》 以為在寧州衛李小旗家,蜀人莫詳所始,意亦萬里 橋之類,行旅之人志遠也。石首銳而微頑爾。

李侍御鳳翔,號五石,其居近五塊石,故云。予問成都 《石筍遺跡》,五石指五塊石是也,與少陵所賦《石筍行》 不肖。又云:「五塊為南筍,天涯石」為北筍石。

《石譜》:燕山石出水中,名「奪玉」,瑩白而溫潤,土人琢為 器,頗似真玉。

《文昌旅語》:謙謙子曰:「嘉靖初年,漁人於苕溪中網得 一石,圓大如鵝,子內鏗然有聲,擊碎之,有銅牌一方, 上刻『宣聖』二字。東沙劉子熠曰:其殆前次開闢有此 牌,渾沌之時,灰沙滾而包裹之者乎?」

《金臺紀聞》:「郿縣河灘上有亂石,隨手碎之。中有石魚, 長可二三寸,天然鱗鬣,或雙或隻不等,云藏衣笥中, 能辟蠹魚。」

《泉南雜志》:「出仁風門半里許為靈山。其上有磐石,可 坐百餘人。中一圓石,下不聯屬,勢重萬觔。一夫撼之, 輒動搖不止。其勢就下,若將彈丸走坂然。然而百夫 撼之,雖動不移也。郡守周道光題為『碧玉毬』。」又惠安 縣有雲峰,上有大石,高廣四丈許。又有一石,上廣下 削,高丈餘,架於其上,恆有落勢,併力推之不動,以芥 挺之輒動,故名曰「危石。」二石之異,若一轍焉。

《閩部疏》:泉之南北,奇石尤多。有名「紗帽」者,有名「馬頭」 者,有名鼓者,有名「青蛇者,有名蝦蟆者,都如巨靈,斧 劈五丁,負置四十里外,一石龜聳坐磐石上,宛若斲 成,遂以名郵。」

《甲乙剩言》:新安楊不棄精於鑒別法書、名畫,吳用卿 所刻新帖,皆其審定鉤摹上石。不棄鄉人有得一石 於水濱,狀如鵝子而青瑩可愛,楊以千錢易之,恆以 自隨,作鎮紙。及楊來燕,有外國人數來看之,不忍釋 手。楊詢之,其人曰:「此名青鳳子,即吾土價亦不貲。」於 是聲價一旦貴踴,有一兩殿供事,許以千金易去,進 內,聞為禁中寶重。夫此一石也,棄之水濱,與瓦礫無 異,一遇知者,遂為上方大寶物。固有遭與不遭如此 哉!

《海槎餘錄》:「石相思子生於海中,如螺之狀,而中實若 石焉,大比豆粒。好事者藏之篋笥,積歲不壞,亦不轉 動。若置醋一盂,試投其中,遂移動盤旋不已,亦一奇 物也。」

石蟹生於崖之榆林港,港內半里許,土極細膩,最寒。 但蟹入則不能運動,片時成石矣。人獲之,則曰「石蟹。」 相傳置之几案,能明目。

《武夷遊記》:「捨舟從磴道仰觀接筍,卓上無端,蒨潤飛 動,絕似仲珪筆。其下崖石刻露,或懸而墜,或削而攀, 贏而突者或額或鼻,詘而弇者,或目或口,或噴簷牙, 仰甍俯檻,如嵌板屋藤樹雲蘿相蔽,以為幽竇。倚石 作垣,柴扉不設,而雲窩賓雲之堂左次。」

《芳洲雜錄》:「予嘗見某侯家傳美石一方,中有緋龜玉 帶,人端拱而坐。又見觀寺衚衕寺僧收謝廷循一石, 方廣二三寸,中劈為二,內函魚骨,首尾皆全。予先君 葬祖考時,啟祖妣攢合葬發,砌石一,紫色者,剖為二, 其中樹石茂密,一冠帶人立樹下,若凝眸遠望,如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