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54 (1700-1725).djvu/41

此页尚未校对

類,中有石谼杳,而深泉涓涓自內流出,疑此即所謂 『閱古泉也』。」

《元史五行志》:「至元十四年九月,湖州長興縣金沙泉, 自唐宋以來用以造茶,其泉不常有,今瀵然涌出,溉 田可數百頃,有司以聞,錫名瑞應泉。」

《列女傳》:「武用妻蘇氏,真定人,徙家京師。用疾,蘇氏刲 股為粥以進,疾即愈。生子德政,四歲而寡。夫之兄利 其資,欲逼而嫁之,不聽。未幾,夫兄舉家死,惟餘三弱 孫,蘇氏取而育之。德政長,事蘇氏至孝。蘇氏死時,天 大旱,德政方掘地求水,以供葬事,忽二蛇躍出,德政 因默禱焉。二蛇一東一北,隨其地掘之,果得泉。」 《西湖志餘》:貫雲石隱居錢塘,一日,郡中數士人遊虎 跑泉,飲間賦詩,以「泉」字為韻,中一人但哦「泉泉泉」,久 不能就,忽一叟拽杖而至,問其故,應聲曰:「泉泉泉,亂 迸珍珠個個圓。玉斧斫開頑石髓,金鉤搭出老龍涎。」 眾驚問曰:「公非貫酸齋乎?」曰:「然然然。」邀同飲,盡醉而 去。

《澄懷錄》:「顧渚湧金泉」,每歲造茶時,太守先祭拜,然後 水漸出。造貢茶畢,水稍減。至供堂茶畢,已減半矣。太 守茶畢遂涸。

《荊州府志》:「句將地本無水,居者甚苦,遠汲有乞人至 醜,瘡痍竟體,人無與食者,惟一貧女獨加哀矜,割食 食之。乞人曰:『感姬行善,欲思相報,為何所需』?」女曰:「願 此山下有泉,然非君所能致。乞人取腰中刀,刺山下 三處,飛泉湧出,因辭去,忽然不見,人方知其仙也。」 《贛州府志》:「金精山有靈泉,水自石竅出,雖盛暑,其寒 洌」亦如隆冬,騷人墨客,往往環坐石磴,流觴為樂。有 一異人持白玉杯,飲於泉側,飲罷置杯石上,以手拍 石而去。既去,掌跡宛然。杯入石徑寸,遊觀者極力取 之,莫能動,咸詫其異。弘治間,一縣令怪而鑿之,遂缺 杯底一角。

泉部雜錄

《易經蒙卦》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程 傳曰:山下出泉,出而遇險,未有所之,《蒙》之象也。若人 蒙穉,未知所適也。君子觀《蒙》之象,以果行育德。觀其 出而未能通行,則以果決其所行。觀其始出而未有 所向,則以養育其明德也。《本義》曰:「泉水之始出者,必 行而有漸也。」西山真氏曰:泉之始出也,涓涓之微,壅 於沙石,豈能遽達哉?唯其果決必行,雖險不阻,故終 能流而成川,然使其源之不深,則其行雖果而易以 竭。「艮」之象山也,其德止也。山唯其靜止,故泉源之出 者無窮,有止而後有行也。君子觀《蒙》之象,果其行,如 水之必行,育其德,如水之有本,則其體盛大而其用 周流矣。

《詩經邶風凱風》:「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浚,衛邑》。言寒 泉在浚之下,猶能有所滋益於浚也。

《小雅·小弁》:「莫高匪山,莫浚匪泉。」

《四月》「相彼泉水,載清載濁。」

《大雅》:「瞻卬觱,沸檻泉」,維其深矣。「言泉之瀵涌出土」, 其源深矣。

《召旻》「泉之竭矣,不云自中。」言「泉之竭」,由內之不出, 禍亂有所從起,而今不云然也。

《白虎通》:「醴泉者,義泉也,可以養老,常出於京師。」 《禮斗威儀》:「人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則醴泉出。」 《論衡是應》篇:《爾雅》又言:「甘露時降,萬物以嘉,謂之醴 泉。」醴泉乃謂甘露也。今儒者說之,謂泉從地中出,其 味甘若醴,故曰醴泉。二說相遠,實未可知。案《爾雅釋 水》泉章:「一見一否,曰瀸檻泉正出」,正出,湧出也。沃泉 懸出,懸出,出下也。是泉出之異,輒有異名。使太平之 時,更有醴泉從地中出,當於此章中言之,何故反居 釋《四時》章中,言甘露為醴泉乎?若此,儒者之言醴泉 從地中出,又言甘露其味甚甜,未可然也。

《法苑珠林》:「太山之東有醴泉,其形如井,本體是石也。 欲取飲者,皆洗心跪而挹之,則泉出如流,多少足用。 若或污慢,則泉縮焉。蓋神明之異常者也。」

《潯陽記》:「雞籠山下澗中有數處,累石若有人功,水常 深尺餘,朝夕輒有湧泉溢出如潮水,時刻不差,朔朢 尤大,號為潮泉。」

《玉符瑞圖》:「泉色白,自出山澤。得禮制則澤谷之白泉 出,飲之使人長壽。」

《寰宇記》:「蜀武陽有聖泉,其水碧色,患瘡疾者洗之多 愈,投銀即成金色,孕婦飲之墮胎,俗以為聖泉。」 《述異記》:「陽泉在天餘山北,清流數十步,所涵草木,皆 化為石,精明堅勁,其水所經之處,物皆漬為石。」 并州「妒女泉,婦人不得靘妝綵服,至其地必興雲雨, 一云是介推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