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54 (1700-1725).djvu/46

此页尚未校对

 溫泉部雜錄

 溫泉部外編

坤輿典第三十八卷

溫泉部彙考

《水經注》

《河水注》

三水縣東。有溫泉。

奢延水又東北,與溫泉合源,西北出《沙谿》,而東南流 注奢延水。

鄤水西出婁山,至冬則煖,故世謂之「溫泉。」

《滱水注》

滱水又東,合溫泉水,水出西北暄谷,其水溫熱若湯, 能愈百疾。

《濕水注》

《魏土地記》曰:「下洛城東南四十里,有橋山,下有溫泉, 泉上有祭堂,雕簷華宇,被於浦上。石池吐泉,湯湯其 下,炎涼代序,是水灼焉無改,能治百疾,赴者若流。 大翮小翮,山在居庸縣西北二十里,峰舉四十里。上 廟則王次仲廟也。右出溫湯,療治萬病。泉所發之麓, 俗謂之土亭山。此水炎熱倍甚,諸湯下足,便爛人體。 療」疾者須要別引消息用之耳。不得言。

孫云:「謂不得聲言其熱,言之則更灼熱矣。」

《鮑丘水注》

鮑丘水又東南流,與溫泉水合。水出北山溪,即溫源 也。養疾者不能澡其炎漂,以其過灼,故《魏氏土地記》 曰:「徐無城東有溫泉。」即此也。

《濡水注》

沮水又西南,小沮水注之。水發冷溪,世謂之「冷池。」又 南得溫泉,水口注之,出東北溫溪。

《漆水注》

《開山圖》曰:「麗山西北有溫池。」

《三秦記》及《漢武故事》並云「驪山湯泉」,又稱溫泉,不言溫池也。

《渭水注》

池水之西南有溫泉,世以療疾。張衡《溫泉賦序》曰:「余 出麗山,觀溫泉,浴神井,嘉洪澤之普施,乃為之賦云。」

按漆水入渭渭水逕驆山故一泉兩見也今依原注並列二條以備考云

《沔水注》

度水又東,右會溫泉水口。「水發山北,平地方數十步, 泉源沸湧,冬夏湯湯,望之則白氣浩然,言能瘥百病」 云。「洗浴者皆有硫黃氣,赴集者常有百數。」

山陰縣西四十里有二谿,東谿廣一丈九尺,冬煖夏 冷;西谿廣三丈五尺,冬冷夏煖。二谿北出行三里至 徐村,合成一谿,廣五丈餘,而溫涼又雜,蓋《山海經》所 謂「苕水」也。

《滍水注》

滍水又歷太和川,東逕小和川,又東,溫泉水注之。水 出北山,七泉奇發,炎熱特甚。闞駰曰:「縣有湯水,可以 療疾矣。湯側又有寒泉焉,地勢不殊,而炎涼異致,雖 隆火盛日,肅若冰谷矣。」渾流同谿,南流注滍水,又東 逕胡木山,東流又會溫泉口。水出北山阜,炎勢奇毒, 痾疾之徒,無能澡其衝漂。救養者。咸去湯十許步別 池,然後可入。湯側有石銘云:「皇女湯可以療萬疾者 也。」故杜彥達云:然如沸湯,可以熟米飯而愈百病。道 士清身沐浴,一日三飯,多少自在。四十日後,身中萬 病愈,三蟲死。學道遭難逢危,終無悔心,可以牢神存 志。即《南都賦》所謂「湯谷湧其後」者也。然宛縣有紫山, 山東有一水,東西十五里,南北二百步,湛然沖滿,無 所通會,冬夏常溫,世亦謂之「湯谷」也。

《溳水注》

溳水又會溫水。溫水出竟陵之新陽縣東澤中,口徑 二丈五尺,垠岸重沙,端淨可愛。靜以察之,則淵泉如 鏡,聞人聲則揚湯奮發,無所復見矣。其熱可以《燖雞》, 洪瀏百餘步,冷若寒泉。

《苕水注》

越嶲又有溫水,冬夏常熱,其源可燖雞豚。下湯沐洗, 能治宿疾。昔李驤敗李,流於溫水是也。

《溱水注》

林水又與雲水合,水出縣北湯泉,泉源沸湧,浩氣雲 浮,以腥物投之,俄頃即熟。其中時有細赤魚游之,不 為灼也。

《耒水注》

除泉水出郴縣南湘陂村。村有圓水,廣圓可二百步, 一邊暖,一邊冷,冷處極青綠,暖處水白且濁。元素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