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58 (1700-1725).djvu/24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義陽 漢平氏縣。有溮水。

羅山 漢郢縣

鐘山 漢郢縣地。齊置齊安郡。又有漢鐘武故城,在今縣西南。石城山在今縣東南,《春秋》之「九塞」 ,此即一也。晉於山上置義陽郡城。

長沙郡 東至章郡一千二百三里。南至衡陽郡四 百五十里。西至盧溪郡一千一百二十五里。北至巴 陵水路五百五十里。東南到宜「春屈曲五百二十六 里。」西南到邵陽郡五百三十四里。西北到武陵郡四 百里。東北到巴陵郡七百里。去西京二千五百一十 九里,去東京二千四百里。戶三萬二千二百二十六, 口一十四萬六千六百。

潭州古三苗國之地。自春秋以來,為黔中地,楚國之 南境。秦為長沙郡。漢為長沙國,初封番君吳芮為長 沙王,及景帝封子發又為長沙王。後漢復為長沙郡。 晉因之。宋長沙國兼置湘州。齊因之,又為長沙郡。夫 湘川之奧,人豐土闢,南通嶺嶠,脣齒荊雍,亦為重鎮。 梁、陳以來,皆因而不改。隋平陳,置潭州;煬帝初州廢, 置長沙郡。大唐為潭州,或為長沙郡。領縣六:

長沙 古清陽地。秦始皇時,荊王獻清陽以西,即此也。後漢改為臨湘縣。有湘水。賈誼宅井仍存。衡山 漢湘南縣,後置衡陽郡。

湘鄉 漢湘南縣之湘鄉也。長沙王子昌封湘鄉侯。

益陽 漢舊縣。在益水之陽,故城在今縣東。瀏陽 ,吳舊縣。

醴陵 後漢舊縣。有漉水,又名淥水,出縣東漉山。

巴陵郡 東至江夏郡七百里。南至長沙郡五百五 十里。西至醴陽郡四百八里。北至竟陵郡五百五十 里。東南到章郡一千八百五十六里。西南到武陵郡 六百里。西北到江陵郡五百七十五里。東北到江夏 郡七百里。去西京二千一百四十里,去東京一千八 百一十六里。戶一萬一千六百七十六,口四萬七千 三十二。

岳州古蒼梧之野,亦三苗國之地,青草洞庭湖在焉。 春秋、戰國時並屬楚,亦古羅國之地,《楚辭》之言「汨羅」 是也。秦屬長沙郡。二漢皆因之。吳因之,為重鎮。晉因 之。東晉亦為重鎮。宋分置巴陵郡。齊因之。梁置巴州, 湘東王遣陸法和等據赤亭,擒侯景將任約於此。隋 平陳,改為岳州。煬帝初,改為羅州,尋為巴陵郡。郡人 董景珍等以「羅縣令蕭銑為主」,起兵於此。大唐武德 四年,平蕭銑,復為岳州。或為巴陵郡。領縣五:

巴陵 漢下雋縣地,古巴丘也。有石山、洞庭湖、巴丘湖、青草湖。檢《地志》云:「巴丘湖中有曹由洲,即曹公為孫權所敗燒船處,在今縣南四十里。」 又云:「今鄂州今蒲圻縣有赤壁山,即曹公敗處。」 按《三國志》云:劉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陽,劉備屯樊,琮降曹公,備遂南走。曹公恐備先據江陵,將精騎急追,及當陽之長坂,備與數十騎走,斜趨漢津,濟沔到夏口。曹公進軍江陵,得劉琮水軍船步數十萬,自江陵征備,至巴丘,遂至赤壁。孫權遣周瑜水軍數萬,與備併力逆之。曹公泊江北岸,瑜部將黃蓋詐降戰艦數千艘,因風放火,曹公大敗,從華容道步歸,退保南郡,被瑜等復敗之。曹公留曹仁守江陵城,自徑北歸。而《漢陽郡圖經》云:「赤壁城一名烏林郡,西北二百二十里在汊川縣西八十里,跨汊南北。」 此大誤也。曹公既從江陵水軍沿流巳至巴丘,則今巴陵郡赤壁只在巴陵之下,軍敗引還南郡。劉備、周瑜水軍追躡,並是大江之中,與汊川西殊為乖角。今據檢《地志》為是,當在巴陵、江夏二郡界。其《漢陽郡圖經》及《俗流》悉皆訛謬,所以備錄《國志》,以為證據也。

沅江 漢益陽縣地,因以沅水為名。梁置重華縣,隋廢之。又有重華城,亦謂之「虞舜古城。」

湘陰 本羅子國。秦為羅縣。梁置岳陽郡。隋置玉州。有玉笥山、湘水。又有地名黃陵,即舜二妃所葬之地。縣北有汨水,即屈原懷沙自沉之處,俗謂之羅江。又有屈原冢,今有石碑,文曰《楚放臣屈大夫之碑》,其餘字滅矣。漢羅縣故城在今縣東北。華容 漢孱陵縣也。隋置此縣。古華容在竟陵郡昌江。

衛陽郡 東至廬陵郡九百里。南至零陵郡五百八 十里。西至邵陽郡三百里。北至長沙郡四百五十里。 東南到桂陽郡三百里。西南到零陵郡三百七十里。 西北到長沙郡湘潭縣五百八十里。東北到廬陵郡 九百里。去西京三千一百里,去東京二千七百六十 八里。戶三萬四千三百三十,口十九萬七千五百三 十。

衡州春秋以來屬楚。秦屬長沙郡。漢屬長沙國、桂陽 郡地。後漢屬長沙、桂陽二郡地。吳以其地置衡陽、湘 東二郡。晉因之。宋為衡陽國及湘東郡,齊以下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