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58 (1700-1725).djvu/5

此页尚未校对

貝州,兗、冀二州之域。春秋時屬齊,其後屬晉。七國時 屬趙。秦為鉅鹿郡。漢分置清河郡。後漢為清河國。晉 因之。後魏、北齊並為清河郡。後周因之,兼置貝州。隋 初郡廢,煬帝初,復置清河郡而廢州。大唐為貝州,或 為清河郡。領縣九:

清河 漢舊縣。後漢桓帝改為甘陵縣,故城在今縣西北。

清陽 漢曰貝丘。漢應劭曰:「齊侯田于貝丘,即此。」 梁劉昭又云「在北海郡博昌縣。」 而未知孰是。亦漢清陽縣。

武城 漢曰東武城縣。七國時,趙封平原君勝於此。蓋定襄有武城,同屬趙,故此加東界也。

漳南 漢東陽縣。有後魏故索蘆城。

臨清 漢清泉縣

經城 漢經縣也。有枯降渠,北入信都郡南宮縣界。

夏津

宋城 漢廣宗縣也。漢界橋在今縣東。袁紹破公孫瓚在此地。

歷亭 漢東陽縣

《禹貢》曰:「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濰、淄其道,厥土白墳, 海瀕廣瀉,萊夷作牧。舜分青州為營州,皆置牧。周以 徐州合青州,其土益大。」《周禮職方》曰:「正東曰青州。其 山曰沂、藪曰孟豬,川曰淮泗,浸曰沂、沭。其利蒲魚,人 二男二女。畜宜雞狗,穀宜稻麥。蓋以土居少陽,其色 為青,故曰青州。」在天官虛危,則齊之分野。秦平天下 置郡,此為齊郡、琅瑘之東境。遼東。秦亂,項羽宰割天 下,以其地為國,曰膠東齊、濟北。漢武置十三州,此亦 為青州。後漢因之。魏晉亦因之。晉又置平州。懷帝末, 沒於石勒慕容皝。及慕容恪滅冉閔,剋青州。至苻氏 平燕,復有其地。及苻氏敗後,刺史苻朗以州降晉,晉 以為幽州。安帝時,平州又陷於慕容垂。其青州又為 慕容德所據,復改為青州。後為劉裕所剋,復置青州。 平州自慕容垂後,又沒於馮跋,旋為後魏所有。其青 州,宋分為青、冀二州,後入後魏。其後分析,不可具舉。 大唐分置十五部,此為「河南道」、河北道。

北海郡 東至東萊郡界二百十六里。南至高密郡 三百四十五里。西至淄川郡一百二十里。北至樂安 郡二百四十八里。東南到樂安郡三百十九里。西南 到淄川郡一百里。西北到樂安郡三百一十九里。東 北到海一百八十八里。去西京二千四百六十里,去 東京一千六百七里。戶六萬九千七百四十五,口四 十二萬一千二百。

今之青州。少皞之代有爽鳩氏,虞、夏時有季萴,湯末 有逢公伯陵,殷末有蒲姑氏,皆為諸侯,國於此地。周 成王時,蒲姑氏與四國作亂,成王滅之,以封太公,是 為齊國,所謂營丘。後徙都臨淄,亦其地。秦屬齊郡。漢 置北海郡。晉為北海、樂安二國地,兼置青州。永嘉末, 陷於石勒,其後南燕慕容德建都于此。宋置青州。後 入後魏,又置青州。後周置齊郡。隋文帝初郡廢,煬帝 初州廢,置北海郡。大唐為青州,或為北海郡。領縣七:

益都 晉廣固城在益都縣西四里,晉曹嶷所築,有大澗甚廣,因曰廣固。城側有五龍口。宋武帝圍慕容超,塞之,城中人多病,遂下之。《撿地志》云:東陽城,即郡理東城,是也。晉時城,宋將竺夔守之。後魏攻圍,數月不拔。

北海 漢平壽縣也。後漢北海國在此。齊置。北海。臨淄 ,齊國都也。臨淄,一名營丘,為海、岱之間一都會也。項羽封田都為齊王於此。漢舊縣,後為營陵縣。有葵丘連稱所戍。牛山,康浪水,甯戚所歌。有《時水》。

壽光 漢舊縣也。有淄、澠二水。古紀臺城在縣西南,亦有寒浞國。又漢劇縣故城,在縣南。

千乘 漢舊縣。有鹽官。後漢又置樂安郡。柏寢臺,齊景公與晏子遊處。

博昌 漢舊縣。又有漢樂安國故城,在今縣南。《周禮》曰「川曰沛」 ,為此縣界也。有貝中聚。按《後漢書》博昌縣有貝中聚。梁劉昭注云「《左傳》曰『齊侯田于貝丘』,杜氏注云『今地南有貝丘,是也』。」 而後漢應劭注《漢書》云:「貝丘,清河郡貝丘縣,齊侯田於此。」 今清河郡即貝丘縣也。未知孰是。

臨胊 有伯氏駢邑。古東陽城,一名凡城,《左傳》云:「晏弱城東」 陽州逼萊,齊境。上邑漢邑。漢都昌縣故城在東北。

濟南郡 東至淄川郡二百里。南至魯郡三百三十 四里。西至博平郡二百九十八里。北至樂安郡三百 五十三里。東南到魯郡四百四十五里。西南到濟陽 郡三百六十六里。西北到平原郡二百四十五里。東 北到樂安郡二百四十里。去西京二千一百八里,去 東京一千三百四十五里。戶六萬二千四百三十七, 口三十五萬八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