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58 (1700-1725).djvu/93

此页尚未校对

信陽軍,同下州。開寶九年,降為義陽軍,廢鍾山縣。太 平興國元年,改為信陽軍。崇寧戶九千九百五十四, 口二萬五十。貢紵布。縣二:

信陽中下

羅山。中下。開寶九年廢,雍熙二年復置。

京西南北路本京西路,蓋《禹貢》冀、豫、荊、兗、梁五州之 域,而豫州之壤為多。當井、柳星,張、角、亢、氐之分,東暨 汝、潁,西被陝服,南略鄢、郢,北抵河津,絲、枲、漆、纊之所 出。而洛邑為天地之中,民性安舒,而多衣冠舊族,然 土地褊薄,迫於營養。盟津、滎陽、滑臺、苑丘、汝陰、潁川、 臨汝,在二京之交,其俗頗同。唐、鄧、汝、蔡,率多曠田,蓋 自唐季之亂,土著者寡,太宗遷晉雲、朔之民於京、洛、 鄭、汝之地,墾田頗廣,民多致富,亦由儉嗇而然乎?襄 陽為汴南巨鎮,淮安隨、棗陽,西城武當、上庸,東梁信 陽,其習俗近荊楚。

河北路。舊分東、西兩路,後併為一路。熙寧六年,再分 為兩路。

東路。府三:大名,開德,河間。州十一:滄,冀,博,祿,莫,雄,霸, 德,濱,恩,清。軍五:德清,保順,永靜,保安,保定。縣五十七。 大名府,魏郡。慶曆二年,建為北京。八年,始置大名府 路安撫使,統北京、澶懷、衛、德、博、濱、祿、通利、保順軍。熙 寧以來並因之。六年,分屬河北東路。崇寧戶一十五 萬五千二百五十三,口五十六萬八千九百七十六。 貢花紬、綿紬,平紬,紫草。縣十二:

元城,赤。熙寧六年,省大名縣為鎮入焉。

莘畿

大名,次赤。熙寧六年,省入元城。紹聖二年,復。政和六年,徙治南樂鎮。

內黃畿

成安,畿。熙寧六年,省洹水縣為鎮入焉。

魏次畿

館陶,畿。熙寧五年,省永濟縣為鎮入焉,尋復舊。臨清,次畿。

夏津畿

清平,畿。宋初,自博州來隸。熙寧二年,又割博平縣《明靈砦》隸焉。本縣移置明靈。

冠氏畿

宗城,畿。熙寧五年,省臨清縣為鎮入焉。當年復舊,尋以永濟隸臨清。熙寧六年,又省經城縣為鎮入焉。

開德府,上,澶淵郡,鎮寧軍節度。本澶州。崇寧四年,建 為北輔。五年,升為府。宣和二年,罷輔郡,仍隸河北東 路。崇寧戶三萬一千八百七十八,口八萬二千八百 二十六。貢莨莠蓆、南粉。縣七:

濮陽中

觀城,望。皇祐元年,省入濮陽、頓丘。四年,復置。臨河,緊。

清豐,中。慶曆四年,徙清豐縣治德清軍,即縣置軍使,隸州。熙寧六年,省頓丘縣入清豐。

衛南中

朝城,畿。舊隸大名府,崇寧四年,與南樂來隸南樂,畿。

德清軍見上

滄州,上,景城郡,橫海軍節度。崇寧戶六萬五千八百 五十一,口一十一萬八千二百一十八。貢大絹、大柳 箱。縣五:

清池,望。熙寧四年,省饒安縣為鎮入清池。有「乾符」 、巷姑、三女、泥姑、小南河五砦。政和二年,改巷姑曰海清,三女曰三河,泥姑曰「河平。」

無棣,望。治平中,徙無棣縣治保順軍,即縣治置軍使,隸州。

鹽山緊

樂陵,緊。熙寧二年,徙治咸平鎮。

南皮。中。熙寧六年,省臨津縣入焉。

保順軍。周置軍於滄州無棣縣南三十里。開寶三年,又以滄、棣二州界保順、吳橋二鎮之地益焉,仍隸滄州。

冀州,上,信都郡,舊團練。慶曆八年,升安武軍節度。崇 寧戶六萬六千二百四十四,口一十萬一千三十。貢 絹。縣六:

信都望

蓨 上

南宮。上。皇祐四年,升新河鎮為縣,廢南宮。六年,省新河為鎮入焉。

棗強,上。熙寧元年,省為鎮入信都,十年,復置。武邑。上。

衡水中

河間府,上,河間郡,瀛海軍節度。至道三年,以高陽隸 順安軍。舊名「關南」,太平興國元年,改名高陽關。慶曆 八年,始置高陽關路安撫使,統瀛、莫雄貝冀滄、永靜 保定、乾寧、信安一十州軍。本瀛州,防禦。大觀二年,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