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59 (1700-1725).djvu/64

此页尚未校对

屬揚州路。今隸宣慰司。

抄籍戶口數闕。至順錢糧戶數五萬九十有八。

領縣三:

高郵上

興化中

寶應。上。舊為寶應軍。至元十六年,為安宜府。二十年,廢府為縣,來屬本府。

荊湖北道宣慰司。

山南江北道肅政廉訪司。

中興路,上。唐荊州,復為江陵府。宋為荊南府。元至 元十三年,改上路總管府,設錄事司。天曆二年,以文 宗潛藩,改為中興路。戶一十七萬六百八十二,口五 十九萬九千二百二十四。領司一、縣七。

錄事司

縣七:

江陵上

公安中

石首中

松滋中

枝江下

潛江中

監利中。宋末兵亂民散,收附後始復舊。

峽州路,下。唐改夷陵郡,又為峽州。宋隸荊湖北路, 後徙治江南。元至元十三年歸附。十七年,升為峽州 路。戶三萬七千二百九十一,口九萬三千九百四十 七。領縣四:

夷陵。中。宋末隨州遷治不常。歸附後,復歸江北舊治。

宜都下

長陽下

遠安下

安陸府,唐郢州,又改富水郡,又為郢州。宋隸京西 路。元至元十三年歸附,十五年,升為安陸府。戶一萬 四千六百六十五,口三萬三千五百五十四。領縣二:

長壽中

京山。中。兵亂,移治漢濱。至元十二年,還舊治。

沔陽府,唐復州,又改竟陵郡,又為復州。宋端平間, 移州治於沔陽鎮。至元十三年歸附,改為復州路。十 五年,升為沔陽府。戶一萬七千七百六十六,口三萬 九百五十五。領縣二:

玉沙中倚郭

景陵中兵亂,徙治無常,歸附後,還舊治。

荊門州,下。唐為縣。宋升為軍。端平間,移治當陽縣。 元至元十三年歸附,十四年,升為府。十五年,遷府治 於古城,降為州。戶二萬九千四百七十一,口一十六 萬五千四百三十五。領縣二:

長林上

當陽中

德安府,唐安州,又改安陸郡,又仍為安州。宋為德 安府。咸淳間徙治漢陽。元至元十三年,還舊治,隸湖 北道宣慰司。十八年罷宣慰司,直隸鄂州行省,為散 府,後割以來屬。戶一萬九百二十三,口三萬六千二 百一十八。領縣四、州一。州領二縣。

縣四:

安陸下

孝感下

應城中

雲夢下

州一:

隨州,下。唐初為隨州,又改漢東郡,又復為隨州。宋 為崇信軍,又為棗陽軍,後因兵亂,遷徙無常。元至元 十二年歸附。十三年,即黃仙洞為州治。戶一萬五千 九百六十六,口五萬二千六十四。領二縣:

隨縣下

應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