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0 (1700-1725).djvu/46

此页尚未校对

「千里」 「山河」 ,百二之勢也。惟其民心之所愛戴者尢深且固,故以為商周根本之地也。

按:《詩經商頌元鳥》篇:「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肇域彼四 海。」

朱註言「王畿之內,民之所止,不過千里,而其封域則極乎四海之廣也。」

四海來假,「來假祁祁,景員維河殷。」受命咸宜,百祿是 何?

朱註景,山名,商所都也。員,周也。河,大河也。言景山四周皆大河也。

按《史記殷本紀》:「契封于商。自契至湯八遷,湯始居亳, 從先王居。」

鄭元曰:「商國,在太華之陽。」皇甫謐曰:「今上洛商是也。」正義曰:《括地志》云:「商州東八十里商洛縣,本商邑,古之商國,帝嚳之子卨所封也。」孔安國曰:「契至湯十四世,凡八徙國都。」皇甫謐曰:「梁國穀熟為南亳,即湯都也。」《正義》曰:「《括地志》云:『宋州穀熟縣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湯都也。宋州北五十里大蒙城,為景』」亳,湯所盟地,因景山為名。河南偃師為西亳,帝嚳及湯所都,盤庚亦從都之。孔安國曰:「契父帝嚳都亳,湯自商丘遷焉,故曰從先王居也。」《正義》曰:「按亳,偃師城也。商丘,宋州也。湯即位,都南亳,後徙西亳也。」《括地志》:「亳邑故城在洛州偃師縣西十四里,本帝嚳之墟,商湯之都也。」

按:《竹書紀年》:十八年「癸亥,王即位,居亳。」

按:《地理通釋·世紀》。「契始封商,在《禹貢》太華之陽,上洛 商是也。」

《括地志》:「商州東八十里商洛縣,本商邑,古之商國,卨所封。」漢弘農郡商縣,《世本》曰:「契居番。」《水經注》:渭水「東逕巒都城北,故潘邑,契所居。」闞駰曰:「蕃鄭西,今巒城。」

《世本》。昭明居砥石。《荀子成相》云。「契元王生昭明,居於 砥石,遷于商。」

注「砥石」 ,地名,未詳所在,或曰即「底柱」 也。

相土徙商丘,故陶唐氏之火正閼伯之所居也。《春秋 傳》曰:「閼伯居商丘,祀大火。」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謂 之辰,故辰為商星。

杜預云:「今梁國睢陽,宋都。」 《括地志》:「宋州城,古閼伯之墟,即商丘也。今應天府宋城縣,相土,昭明子也。」

《書序》:「湯始居亳,從先王居。」

《史記正義》《括地志》云:「宋州穀熟縣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湯都也。宋州北五十里蒙城為景亳,湯所盟地,因景山為名。河南偃師為西亳,帝嚳及湯所都,盤庚亦都之。湯即位,居南亳,後徙西亳。」 孔安國云:「帝嚳都亳,湯自商丘遷,故曰從先王居。」 《通典》:曹州考城縣有北亳,亦曰景亳。《詩正義》皇甫謐云:「學者咸以亳在河、洛之間,今河南偃師西二十里,有尸鄉亭是也。」 謐考《孟子》稱「湯居亳,與葛為鄰。」 按《地理志》,葛,今梁國寧陵之葛鄉。寧陵去偃師八百里,而使亳眾為耕,非其理也。今梁國自有二亳,南亳在穀熟,即今南京之穀熟;北亳在蒙,即今拱州之考城,古謂之蒙,漢謂之薄,非偃師也。殷有三亳,二在梁國,一在河、洛之間。穀熟為南亳,即湯都也。蒙為北亳,即景亳,是湯所受命地。偃師為西亳,即盤庚所徙也。《立政》曰:「三亳,阪尹」 是也。鄭康成注《立政》云:「三亳者,湯舊都之民,分為三邑,其長居險,故曰阪尹。蓋東成皋,南轘轅,西降谷也。」 是鄭以三亳為分亳民於三處,非三處有亳地也。杜預以景亳為周地,河南鞏縣西南有湯亭,或說即偃師也。《漢書音義》:臣瓚按:「湯居亳,今濟陰薄縣。」 以《經》無正文,各為異說,地名變易,難得而詳。林氏曰:「鄭氏云:『亳在河南偃師』。」 鄭說可從。蓋偃師在河南,其地與周洛邑相近,乃四方朝覲貢賦道里取中之地。《商頌》曰:「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邦畿千里,維民所止。商邑翼」 翼,四方之極。使非河南,則《頌》未必如此。《周禮疏》曰:「堯治平陽,舜治安邑,唯湯居亳,得地中。」 《通志》:「亳,故京兆杜縣有亳亭是也。杜城今在長安南,故太史公云:『禹興西羌,湯起亳也』。」 及湯有天下,始居宋地,復命以亳,今南京穀熟是也。《書正義》:契至湯八遷,契居商,昭明居砥石,相土居商丘,湯居亳,有此四遷,其餘四遷,未詳聞也。

按:《通鑑前編》:「十有八祀三月,商王踐天子位於亳,定 都,建國號曰商。」

《大紀》曰:「三月,湯歸於亳,踐天子位,定都焉。」

仲丁遷都於囂

按《書經序》:「仲丁遷于囂。」

囂:地名。李顒云:「囂在陳留浚儀縣。」皇甫謐云:「仲丁自亳徙囂,在河北也。或曰今河南敖倉。」二說未知孰是。

按:《史記殷本紀》:「仲丁遷於隞。」

孔安國曰:「地名。」皇甫謐曰:「或云河南敖倉是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