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0 (1700-1725).djvu/61

此页尚未校对

按:《魏書出帝本紀》:「永熙三年,帝貳於齊,秋七月丁未, 遂出於長安。」

按《周書文帝本紀》,「魏永熙三年七月丁未,帝從洛陽 率輕騎人關,太祖備儀衛奉迎,謁見東陽驛,乃奉帝 都長安,披草萊,立朝廷,軍國之政咸取太祖決焉。」 按《通志》,孝武帝為高歡所逼,出居長安,依宇文泰,是 為西魏。

孝靜帝遷都于鄴

按《魏書孝靜帝本紀》,永熙三年冬十月丙寅即位,改 天平元年。十月壬申,詔曰:「安安能遷,自古之明典;所 居靡定,往昔之成規。是以殷遷八城,周卜三地,吉凶 有數,隆替無恆,事由于變通,理出于不得已故也。高 祖皇帝式觀乾象,俯協人謀,發自武州,來幸嵩縣。魏 雖舊國,其命惟新。及正光之季,國步孔棘,喪亂不已, 寇賊交侵,俾我生民無所措手。今遠遵古式,深驗時 事,考龜襲吉,遷宅漳滏,庶克隆洪基,再昌寶曆。主者 明為條格,及時發邁。」丙子,車駕北遷于鄴。詔齊獻武 王留後部分,改司州為洛州。以衛大將軍、尚書令元 弼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洛州刺史,鎮洛陽。詔從 遷之戶,百官給復三年,安居人五年。十有一月庚寅, 車駕至鄴,居北城相州之廨。改相州刺史為司州牧, 魏郡太守為魏尹。徙鄴舊人西徑百里,以居新遷之 人。分鄴置臨漳縣,以魏郡、林慮、廣平、陽丘、汲郡、𥟖陽、 東濮陽、清河、廣宗等郡為皇畿。

按《李業興傳》,「出帝登極之初,業興轉中軍將軍、通直 散騎常侍。帝遷鄴,起部郎中辛術奏曰:今皇居徙御, 百度創始,營構一興,必宜中制,上則憲章前代,下則 模寫洛京。今鄴都雖舊,基址毀滅,又圖記參差,事宜 審定。臣雖曰職司,學不稽古,國家大事,非敢專之。通 直散騎常侍李業興,碩學通儒,博聞多識,萬門千戶, 所宜訪詢。今求就之披圖案記,考定是非,參古雜今, 折中為制。召畫工并所須調度,具造新圖,由奏取定。 庶經始之日,執事無疑。」詔從之。天平二年,除鎮南將 軍,尋為侍讀。于時尚書右僕射、營構大將高隆之被 詔繕治三署樂器、衣服及百戲之屬,乃奏請業興共 參其事。

按《通志》:「高歡立孝靜帝,遷都于鄴,是為東魏。」

按《彰德府志》:鄴都南城在鄴鎮東南。《鄴中記》云:「高歡 以北城窄隘,令僕射高隆之更築此城,掘得神龜,大 踰方丈,具堵堞之狀,城以龜象焉。因漳水近城,起長 堤為防,又鑿渠引漳水周流城郭,以造水碾水磨云。」

北齊

文宣帝都鄴

按:《北齊書文宣帝本紀》不載。

按《通志》:「高氏繼東魏居鄴,謂之北齊。」

按:《地理通釋》「北齊都」註:「後魏置相州,東魏初遷都,置 魏尹,北齊改為清都,以鄴為上都,晉陽為下都,鄴縣 省入臨漳縣。」

孝閔帝都長安

按:《周書孝閔帝本紀》不載。

按《于謹傳》:謹除衛將軍,咸陽郡守。太祖臨夏州,以謹 為大都督,兼夏州長史。及賀拔岳被害,太祖赴平涼, 謹乃言于太祖曰:「魏祚陵遲,權臣擅命,群盜蜂起,黔 首嗷然。明公杖超世之姿,懷濟時之略,四方遠近,咸 所歸心,願早建良圖,以副眾望。」太祖曰:「『何以言之』?謹 對曰:『關右秦漢舊都,古稱天府,將士驍勇,厥壤膏腴。 西有巴蜀之饒,北有羊馬之利。今若據其要害,招集 英雄,養卒勸農,足觀時變。且天子在洛,逼迫群兇,若 陳明公之懇誠,算時事之利害,請都關右,帝必嘉而 西遷。然後挾天子而令諸侯,奉王命以討暴亂,桓文 之業,千載一時也』。」太祖大悅。會有敕追謹為關內大 都督,謹因進都關中之策,魏帝納之。

按《冊府元龜》,「後周閔帝既受魏禪,都長安。」

按《通志》:「宇文氏繼西魏,居長安,謂之後周。」

按《地理通釋》:「周宇文氏繼魏,都長安。」

於長安城中置萬年縣。唐高宗幸故長安城,問侍臣:「秦、漢以來幾君都此?」許敬宗曰:「秦居咸陽,漢惠帝始城之後,苻堅、姚萇、宇文周居之。」

文帝都長安

按《隋書文帝本紀》:「開皇二年六月丙申,詔曰:朕祗奉 上元,君臨萬國。屬生人之敝,處前代之宮,常以為作 之者勞,居之者逸,改創之事,心未遑也。而王公大臣, 陳謀獻策,咸云羲、農以降,至于姬、劉,有當代而屢遷, 無革命而不徙。曹馬之後,時見因循,乃末代之宴安, 非往聖之宏義。此城從漢彫殘日久,屢為戰場,舊經 喪亂,今之宮室,事近權宜。又非謀筮從龜,瞻星揆日, 不足建皇王之邑。合大眾所聚,論變通之數,具幽顯 之情。同心固請,詞情深切。然則京師百官之府,四海 歸向,非朕一人之所獨有,苟利于物,其可違乎?」是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