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車駕至自北京,工部奏請擇日興工,上以營造 事重,恐民力不堪,乃命文武群臣復議之。於是群臣 上疏曰:「北平乃龍興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東連 山海,南俯中原,沃壤千里,山川形勝,足以制天下,誠 帝王萬世之都也。比年車駕巡狩,萬國來同,民物阜 成,禎祥協應,天意人心,昭然可見。然陛下重於勞民, 延緩至今。切為宗社大計,正陛下當為之時。況今漕 運已通,儲蓄充溢,財用具備,軍民一心,營建之辰,天 實啟之。乞早賜聖斷,敕所司擇日興工,以成國家悠 久之計,以副臣民之望。」上從之。至十八年,宮殿成,遂 定都焉。北龍有燕山,即今京師也,以燕然山脈盡於 此,故曰燕山。昔燕昭王築黃金臺以招賢者,故又稱 金臺。古冀州地。舜分冀東北為幽州,故又謂之幽都。 按:丘文《莊濬》云:「虞夏之時,天下分為九州,冀州在中 國之北,其地最廣。舜分冀為幽與并營,故幽與并營 皆冀境也。」楊氏云:「燕山最高,象天市葢北幹之正結, 其龍發崑崙之中脈,綿亙數千里。至于闐,歷瀚海,屈 曲出入,又萬餘里,始至燕然山,以八中國為燕雲。復 東行數百里,起天壽山,乃落平陽,方廣千餘里。遼東、 遼西兩枝關截黃河,前繞鴨綠,後纏,而陰、恆、泰山諸 山,與海中諸島相應。近則灤河、潮河、桑乾河、易河,并 無名諸小水」,界限分明。以地理之法論之,其龍勢之 長,垣局之美,幹龍大盡,山水大會帶,黃河扆天壽,鴨 綠纏其後,碣石鑰其門。又按《朱子語錄》,冀都山脈,從 雲中發來,前則黃河環繞,泰山聳,左為龍,華山聳,右 為虎,嵩為前案,淮南諸山為第二重案,江南五嶺諸 山為第三重案。故古今建都之地,皆莫過於冀,所謂 「無風以散之,有水以界之」也。冀州之中,三面距河之 處,是為平陽、蒲坂,乃堯舜建都之地;其所分東北之 境是為幽州、太行,自西來演迤而北,綿亙魏、晉、燕、趙 之境,東極於醫無閭,重岡疊阜,鸞鳳峙而蛟龍走,所 以擁護而圍繞之者,不知幾千萬里也。其東一帶則 汪洋大海,稍北乃古碣石淪入海處,稍南則九河既 道所歸宿之地,浴日月而浸乾坤,所以界之者又如 此。若以形勝論之,則幽燕自昔稱雄,左環滄海,右擁 太行,南襟河濟,北枕居庸。楊文敏謂:「西接太行,東臨 碣石,鉅野亙其南,居庸控其北,勢拔地以崢嶸,氣摩 空而崱屴。」又云:「燕薊內跨中原,外控朔漠,真天下都 會。」桂文襄萼謂「形勢甲天下,扆山帶海,有金湯之固。 蓋真定以北至於永平關口不下百十,而居庸紫荊 山、海喜峰、古北黃花鎮,險阨尤著,會通漕運便利,天 津又通海運,誠萬世帝王之都。且居直北之地,上應 天垣之紫微。夫天之象以北為極,則地之勢亦當以 北為極。《易》曰:『艮者,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以成始而 成終』」也。《艮》為山水、為地之津液而委於海,「天下萬山 皆成於北,天下萬水皆宗於東」,於此乎建都,是為萬 物所以成終成始之地,自古所未有也。我太宗文皇 帝初建藩於茲,既而入正大統,乃循成王宅洛故事, 而又於此建都焉,蓋天下王氣所在也。前乎元而為 宋,宋都汴梁,前乎宋而為唐,唐都於秦。在唐之前則 兩漢也。前都秦而後都洛,然皆非州境也。雖曰宅中 圖治,道里適均,而天下郡國乃有背之而不面焉者。 惟我朝得國之正同於堯、舜,拓地之廣,過於漢、唐,《書》 所謂東漸西被朔南暨聲教訖于四海,僅再見也。猗 歟盛哉!孔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 共之。」《易》曰:「離,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聖人南面而 聽天下,嚮明而治天下,以北面為天之樞,居微垣之 中,而受眾星之環拱。天之道固在北也。天之道在北, 而面之所嚮在南。今日京師居乎艮位,成始成終之 地,介乎坎離之間,出乎震而勞乎坎,以受萬物之所 歸,體乎北極之尊,嚮乎離明之光,而使夫萬方之廣, 億兆之眾,莫不面焉以相見,則凡舟車所至,人力所 通者,無不在於照臨之中。自古建都之地,上得天時, 下得地勢,中得人心,未有如今日者也。況此乃蘇秦 所謂天府百二之國,杜牧所謂王不得不可為王之 地。牧之言曰:「禹畫九州,一曰冀州。舜以其分太大,離 為幽州。其人沉鷙多材力,重許可,耐辛苦,本」兵矢地 不能蕩而自若也。復產健馬,下者日馳二百里,所以 常當天下兵馬之強,在昔則然矣。且其地瀕大海,在 秦始皇時越黃瑯琊,負海之粟,轉輸北河,是時海 運固已通於茲矣。杜甫謂「漁陽豪俠之地,雲帆轉遼 海,粳稻來東吳。」則唐時又轉輸東吳之粟於此焉。元 盛時,漕東南粟至燕,歲幾至四百萬石,而南方之貨, 亦隨以至,則其食貨之豐有,非他方所及可知矣。矧 兵食俱足,文武並用,向明以用文而臨乎華夏,則有 以成文明之化;背「幽以建武,而禦乎戎狄,則有以張 震疊之威」,信自古建都之地,莫有如今日者也。雖然, 居安者不可不思其危,享全盛者不可不為衰微之 慮。自古建立都邑,率在北土,不止我朝,而我朝近敵 為甚。且如漢襲秦舊,都關中,匈奴入寇,烽火輒至甘 泉;唐襲隋舊,亦都關中,吐蕃入寇,輒至渭橋;宋襲周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0 (1700-1725).djvu/86
此页尚未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