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1 (1700-1725).djvu/59

此页尚未校对

始于其地立關耳。

《桃林 華陽》

春秋時,晉侯使詹嘉處瑕守桃林之塞。杜預曰:「桃林 塞潼關」是也。《三秦記》曰:「塞在長安東四百里。」案《元和 志》,漢關在長安東正二百里。若更增百里,即為虢之 閿鄉矣,不得云在潼關也。《志》于閿鄉縣曰:「縣東南十 里有桃原焉。古之桃林,周武王放牛之地也。」以此言 之,桃原為桃林,雖去長安不啻四百里,而方鄉為順, 可云應古矣。而《元和志》於陜州靈寶縣,則又有所謂 桃林塞者焉。蓋《元和》一書,其于桃林之名,自始至此, 凡三變其地也。一以為潼關,一以為閿鄉,一以為靈 寶,則三者竟孰是也?志于靈寶又為之說曰:「靈寶縣 西至潼,皆是桃林塞。」此其為說,雖若泛漫,而實有理。 《書》著武王之事曰:「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 野。」蓋桃林者,武王嘗著放牛之跡,後人展轉攀慕,故 一名而該地如此其多也。既有此名,後人因而傳疑, 不敢改定,故三地同分一名者,不云羨溢也。若夫華 山之陽,則在華州華陰縣南為甚明矣。其于潼關不 甚相遠,然嘗思而求之,塞以阨塞為義,野以平曠為 義,函關之間凡數百「里,其中行路皆阨束河山,狀皆 類函,故名之為塞。如《元和志》所著桃原之地,則在閿 鄉縣南,正在河山阨束之內,安得夷曠之地而名之 為野也?」孔穎達引杜預語,亦以桃林塞為在關矣。且 曰:「華山之旁,尤乏水草,非長養牛馬之地,欲使自生 自死,以示戰時牛馬不復服乘耳。」孔氏此言,深得事 情之衷,則雖「桃林無野」,理亦長也。

《崤》

二崤山又名嶔崟山。春秋時,秦將襲鄭,蹇叔哭送其 子曰:「晉人禦師必于崤崤有二陵,其南陵,夏后皋之 墓也;北陵,文王之所避風雨也,必死是間。」《元和志》曰: 「自東崤至西崤三十五里,東崤長坂數里,峻阜絕澗, 車不得方軌;西崤全是石坂,十二里險不異東崤。此 二崤皆在秦關之東,漢關之西。」

《駱谷關》

在盩厔縣西南一百二十里,有路可通梁州,漢世名 為「駱谷道。」魏少帝正始二年,曹爽伐蜀,自此道入。甘 露三年,蜀將姜維圍長城,由此路出。武德四年,高祖 于此立關通梁州,名「駱谷關」,西抵興元府一百二十 里。德宗在奉天,將幸梁州,若由褒斜,最為近便。緣李 楚琳方殺張鎰于鳳翔,不敢由鳳翔入,故東自駱谷 入而轉西以達梁州也。及還京即于褒斜取徑而出, 是駱谷路迂也。

《大震關》

在隴州西。漢武至此,遇雷震,因以為名。代宗時,吐蕃 自此入寇,帝遂倉卒幸陝,以其迫近也。

《蕭關》

在原州高平縣東南三十里。漢文帝時,匈奴入蕭關, 即此也。神龍三年,于隋它樓縣置蕭關縣,特取古關 名之,非漢蕭關地也。

《瓦亭關》

在原州高平縣南,即隴山北垂。隗囂使牛邯守瓦亭, 即此也。

《青泥嶺 嶢關 嶢柳城》

藍田縣,即嶢柳城也。嶢山在前,又名嶢關,亦名藍田 關也。杜甫《渼陂詩》曰:「水面月出藍田關也。」《水經》曰:「嶢 柳城,俗謂之青泥城。」

《溪蠻叢笑》

《隘口》

凡眾山環鎖,盤紆岪鬱,絕頂貫大木數十百穴,一門 來去。此古人「因谷為寨、因山為嶂」之意,名《隘口》。

《畿輔通志》

順天府

天津關, 在良鄉縣西北八十里,至大龍門凡十五 關,差大者曰「天津。」

居庸關 在昌平州西北三十里。兩山夾峙,一水旁 流,懸岩峭壁,最稱要險。《淮南子》謂「天下九塞,居庸其 一。」明徐達壘石為城,屹然雄勝。

石塘嶺關、           白馬關、 古北口關、           曹家寨關、 牆子嶺關, 俱在密雲縣東九十里。

苑家口關 在霸州城東南十八里。

益津關 本唐幽州永清縣地,後周以其地置霸州 草橋關, 在霸州北一里,宋遼分界處。

黃岩峪關 在薊州北四十里。自關以東凡十口,至 馬蘭關。其差大者曰「寬佃峪關。」

馬蘭峪關 在遵化州北三十里。自是而東,凡三十 一關,至大喜峰口。其差大者,曰「沙陂峪口,曰羅文峪 口,曰松稱峪口,曰龍井兒關,曰潘家口,曰圃亭寨。」

永平府

榆關 在撫寧縣東二十里。隋漢王諒將兵伐高麗, 出臨榆關,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