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2 (1700-1725).djvu/109

此页尚未校对

昔齊景公女聘吳太子,終纍闔閭。長子,夫差兄也。齊 女後葬常熟海隅山東南嶺,與仲雍周章等墳相近。 葬畢,化白龍沖天而去,今號為「母冢。」墳門東二里,有 廬江太守關臻墳。

女墳湖在吳縣西北六里。《越絕書》曰:「夫差小女,字幼 玉,見父無道,輕士重色,其國必危,遂願與書生韓重 為偶,不果,結怨而死。夫差思痛之,金棺銅槨,葬閶門 外。其女化形而歌曰:『南山有烏,北山張羅,烏自高飛, 羅當奈何?志欲從君,讒言孔多。悲結成疾,沒身黃壚』。」 又趙曄《吳越春秋》云:「闔閭有女哀怨王,先食蒸魚,乃」 自殺。王痛之,厚葬於閶門外。其女化為白鶴,舞於吳 市,千萬人隨觀之,後陷成湖,今號女墳湖。流杯亭在 女墳湖西二百步,闔閭三月三日泛舟游賞之處。 《雲溪友議》:「真娘者,吳國之佳人也。時人比於錢塘蘇 小。小死葬吳宮之側,行客慕其華麗,競為詩題於墓 樹,櫛比鱗臻。有舉子譚銖者,吳門秀逸」之士也。因書 絕句,以貽後之來者。睹其題處,《經遊之者稍息筆矣》。 詩曰:「虎丘山下塚纍纍,松柏蕭條盡可悲。何事世人 偏重色,真娘墓上獨題詩。」

蔡州西北百里平輿縣界,有仙女墓,即董仲舒為母 追葬衣冠之所。傳云:董永初居元山,仲舒既長,追思 其母,因築墓焉。秦宗權時,或云:「仲舒母是天女,人間 無墓,恐是仲舒藏神符靈藥及陰陽祕訣於此。」宗權 命裨將領卒百餘人往發,即時注雨,六旬不止,竟施 工不得。是歲,淮西妨農,因致大饑焉。

許靜墓,在成都延秋門外直西七八里田中有巨墓, 云許將軍墓也。耕牧之人,牛豕之屬,犯者必有禍焉。 近置軍營,屯野外,墟墓多不存者,唯此巋然存焉,人 莫敢犯。靜在前蜀官至大司徒。

《資暇錄》:永樂坊內古塚,今人皆呼為東王公,墓有祠 堂加其上,俗以祈祀,稱「造化東王公」,大謬也。按韋氏 《兩京新記》云:「未知姓名,時人誤為東方朔墓也。」當時 之人已誤,今又轉東方朔為東王公,後代必更轉為 東里子產矣。

《東軒筆錄》:壽州張侍中、撫州晏丞相,俱葬陽翟地,相 去數里有發塚,盜先築室於二塚之間,自其家窾穴 以通其隧道。始發張墓,得金寶珠玉甚多,遂完其棺 櫬,以揜覆其穴。次發晏公墓,若有猛獸嗥吼,盜甚懼, 遽出,呼其徒一人同入,又聞兵甲鼓噪之聲,盜益懼, 又呼一人同之,則寂然無響。三盜笑曰:「丞相之神盡 於是矣。」及穿櫬槨,殊無所有,供設之器,皆陶甓為之。 又破其棺,棺中唯木胎金裹帶一條,金無數兩,餘皆 衣服,腐朽如塵埃。盜失望而恚,遂以刀斧摩碎其骨 而出。既而貨張墓金盂於市,為人擒之,遂伏罪。及言 其事,世謂均破塚,而張以厚葬完軀,晏以薄葬碎骨。 事有不可知如此者。

《畫墁錄》:「《新唐書》以淺水原懷忠塚為渾瑊、平涼會盟 所殺,戰士斂死者。」平涼離淺水原三百里,無容以數 千人遷至三百里,謬甚矣。懷忠塚乃太宗征薛舉戰 士也。

東水門外覺照院,元祐末,予緣幹適彼,與寺僧縱步 道旁,指一壙云:「此陶穀墳也。墓門洞開,其間無一物。」 因諷寺僧為掩覆,僧曰:「屢掩屢開不可曉。十餘年前, 有陶姓人作寒食,爾後不復來。」陶為人輕檢,嘗指其 頭曰:「必戴貂蟬。」今則髑髏亦不復見矣。

《後山談叢》:「唐魏鄭公、狄梁公、張燕公墓棘直而不岐, 世以為異,而孔林無枳棘也。」

《夢溪筆談》:「海州東海縣西北有二古墓,《圖誌》謂之黃 兒墓,有一石碑,已漫滅不可讀,莫知黃兒者何人。石 延年通判海州,因行縣見之,曰:『漢二疏家東海。此必 其墓也』。遂謂之二疏墓,刻碑於其傍。後人又收入《圖 經》。」予按,疏廣,東海蘭陵人。蘭陵今屬沂州;承縣,今東 海縣,乃漢之贛榆,自屬瑯琊郡,非古之東海也。今承 縣東四十里自有疏廣墓,其東二里有疏受墓。延年 不講《地誌》,但見今謂之東海縣,遂以二《疏》名之,極為 乖誤。大凡地名如此者至多,無足紀者。其北又有孝 女塚,廟貌甚盛,著在祀典。孝女亦東海人,贛榆既非 東海故境,則孝女塚廟亦後人傅會縣名為之耳。 延州天山之巔,有奉國佛寺,寺亭中有一墓,世傳尸 毗王之墓也。尸毗王出於佛書《大智論》,言嘗割身肉 以飼餓鷹,至割肉盡。今天山之下有濯筋河,其縣為 膚施縣。詳膚施之義,亦與尸毗王說相符。按《漢書》,膚 施縣乃秦縣名,此時尚未有佛書,疑後人傅會縣名。 其說雖有,唐人一碑,已漫滅斷折不可讀。慶曆中,施 昌言鎮鄜延,乃壞奉國寺為倉,發尸毗墓,得千餘秤 炭,其棺槨皆朽,有枯骸尚完,脛骨長二尺餘。「骨大 如斗,并得玉環玦七十餘件,玉衝牙長僅盈尺」,皆為 在位者所取。金銀之物,即入於役夫爭取珍寶遺骸 多為拉碎,但貯一小函中埋之。東上閤門使夏元象 時為兵馬都監,親董是役,為予言之甚詳。至今天山 倉側,昏後獨行者往往與神鬼遇,郡人甚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