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2 (1700-1725).djvu/20

此页尚未校对

神宗葬永𥙿陵按宋史神宗本紀元豐八年十月乙酉葬於永𥙿陵按鞏縣志永𥙿陵在縣西南堤東保去昭陵西三里

《許》,

哲宗葬永泰陵

按《宋史哲宗本紀》,元符三年八月「壬寅,葬永泰陵。」 按《鞏縣志》:「永泰陵在縣西南堤東保,去昌陵西三里 許。」

徽宗葬永祐陵

按《宋史徽宗本紀》,紹興五年四月崩於五國城。十二 年八月乙酉。梓宮還臨安。十月丙寅,權欑於永祐陵 按《禮志》,紹興九年正月,太常寺言,「徽宗將及大祥。雖 皇堂未置。若不先建陵名,則春秋二仲有妨薦獻。請 先上陵名。」宰臣秦檜等請上陵名曰永固。十二年,金 人以梓宮來還。秦檜白令侍從臺諫禮官集議。靈駕 既還,當崇奉陵寢,或稱欑宮。禮部員外郎程敦厚希 檜意,獨上奏言:「仍欑宮之舊稱,則莫能示通和之大 信;而用因山之正典,則若忘存本之後圖。臣以為宜 勿徇虛名,當示大信。」於是議者工部尚書莫將等乃 言:「《太史》稱歲中不利大葬,請用明德皇后故事權欑。」 從之,以八月奉迎,九月發引,十月掩欑。在昭慈欑宮 西北五十步,用地二百五十畝。十三年,改陵名曰「永 祐。」

按《紹興府志》,宋欑宮諸陵俱在寶山,今名欑宮山。 按《鞏縣志》,「永祐陵在縣西南,徽宗梓宮南還葬此。」永 獻陵附。

按紹興十二年金人以徽宗鄭后及高宗后邢氏三梓宮來歸十月卜地會稽俱以欑宮為名蓋欲將來歸葬鞏洛耳厥後終宋之世讚宮竟成故事徽宗未嘗北葬於鞏可知況紹興元年昭慈太后遺詔明云擇近地權殯勿拘舊制以為他日遷奉之便昭慈終未北遷永祐陵安得在北乎此必因欽宗永獻陵而誤故特正之

欽宗葬永獻陵

按:《宋史孝宗本紀》:乾道七年五月「庚寅,金人葬欽宗 於鞏原。」

按《朝野雜記》:欽宗之喪,遙上陵名曰「永獻。暨乾道中, 朝廷遣使求陵寢地,金人許以遷奉,且并歸靖康帝 梓宮。朝廷難之,金人乃以禮陪葬於鞏云。」

高宗葬永思陵

按:《宋史高宗本紀》,「淳熙十五年三月丙寅,欑於會稽 之永思陵。」

按《禮志》:「淳熙十五年三月,詔欑宮遵遺誥,務從儉約, 凡修營百費,並從內庫,毋侵有司經常之費。諸路監 司州軍府監止進慰表,不得以進奉欑宮為名。有所 貢獻,上陵名曰『永思』。」

按《文獻通考》:山陵按行使蕭燧等言:「相視到大行太 上皇帝神穴地段,係在徽宗皇帝欑殿籬園之外正 西北顒仁皇后欑殿近上正西向南。乞差官覆按施 行。」詔戶部侍郎葉翥充覆按使。

孝宗葬永阜陵

按:《宋史孝宗本紀》:「紹熙五年十一月乙卯,權欑於永 阜陵。」

按《禮志》:「詔於永思陵下宮之西,修奉欑宮上陵,名曰 永阜。」

按《朝野雜記》:「紹興初,六飛駐越,昭慈聖獻皇后上賓, 因卜地權殯於會稽上皇村,蓋便於修奉也。及卜祐 陵,遂就其側,併舉顯肅、憲節二后祔焉。顯仁、高宗繼 從其兆,則迫隘已甚矣。高宗之葬也,趙子直時守蜀, 手疏論會稽欑宮淺薄,可為深憂,宜復祖宗山陵之 制,朝論不從。於是自昭慈之西,連用五穴,山勢漸遠」, 其地愈卑矣。孝宗將殯,子直為樞密使,建議以「攢宮 本非遠制,實居淺土,蔽以上宮,初期剋復神京,奉遷 神駕,雖其志甚美,而其事實難。且死者無終極,國家 有廢興,豈宜徒徇虛名,以基實禍。」識者深以為然。時 日官荊大聲已卜地思陵之傍,開深五尺,下有泉石。 近例神穴深九尺按。行使趙德老以為土肉淺薄不可用,子 直乞改卜,意欲以中軍寨為之,而宰相留仲至以為 不然。於是德老與覆按使謝子肅附其說,乃命大聲 改卜於新穴之東,視新穴纔高一尺一寸五分而已。 孫從之為覆按使,還言當少寬時日,別求吉兆,而內 延左右以上,久居喪次,內外不便,皆主速葬之說。乃 詔侍從、臺諫限三日集議。議者皆言:「神穴未安,自合 展期改卜,況朝廷禮文,何嘗盡循古制,豈必拘七月 之期?」議上,不報。其後卒定永阜,殯陵于會稽,子直請 如故事建陵臺,同列又以後喪踰前喪而止,故崇陵 亦因之。

光宗葬永崇陵

按《宋史寧宗本紀》:「慶元六年十二月辛卯,權欑憲仁 聖哲慈孝皇帝於永崇陵。」

按《文獻通考》:慶元六年,光宗崩,丞相謝深甫等上陵 名曰「永崇。時按行使副韓邈、黃鑑言,『判太史局荊大 聲等相視得大行太上皇帝神穴,係在永阜陵西永 思陵下宮閑地段,委是國音王氣聚秀之地,依得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