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2 (1700-1725).djvu/26

此页尚未校对

臧槨。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數年之間,外 被項籍之災,內罹牧豎之禍,豈不哀哉!是故德彌厚 者葬彌薄,知愈深者葬愈微。無德寡知,其葬愈厚,丘 壟彌高,宮廟甚麗,發掘必速。由是觀之,明暗之效,葬 之吉凶,昭然可見矣。周德既衰而奢侈,宣王賢而中 興,更為儉宮室,小寢廟,詩人美之,《斯干》之詩是也。上 章道宮室之如制,下章言子孫之眾多也。及魯嚴公 刻飾宗廟,多築臺囿,後嗣再絕,《春秋》刺焉。周宣如彼 而昌,魯、秦如此而絕,是則奢儉之得失也。陛下即位, 躬親節儉,始營初陵,其制約小,天下莫不稱賢明。及 徙昌陵,增埤為高,積土為山,發民墳墓,積以萬數,營 起邑居,期日迫卒,功費大萬百餘。死者恨于下,生者 愁于上,怨氣感「動,陰陽因之以饑饉,物故流離以十 萬數,臣甚怋焉。以死者為有知,發人之墓,其害多矣。 若其無知,又安用大謀之賢?知則不說,以示眾,庶則 苦之。若苟以說愚夫淫侈之人,又何為哉!陛下仁慈 篤美甚厚,聰明疏達蓋世,宜弘漢家之德,崇劉氏之 美,光昭五帝、三王,而顧與暴秦亂君競為奢侈,比方」 丘壟,說愚夫之目,隆一時之觀,違賢知之心,亡萬世 之安,臣竊為陛下羞之。唯陛下上覽明聖黃帝、堯、舜、 禹、湯、文、武、周公、仲尼之制,下觀賢知。穆公延陵樗里, 張釋之之意,孝文皇帝去墳薄葬,以儉安神,可以為 則;秦昭始皇增山厚臧,以侈生害,足以為戒。初陵之 橅,宜從公卿大臣之議,以息眾庶。

《壽陵令》
魏·武帝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規西門豹祠西原,上為 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周禮》:「冢人掌公墓之地」,凡 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後。漢制亦謂之陪陵。其 公卿大臣列將有功者,宜陪壽陵。其廣為兆域,使足 相容。

《為漢帝置守冢詔》
文帝

「朕承符運,受終革命,其敬事山陽公,如舜之宗堯,有 始有卒,傳之無窮。前群司奏處正朔,欲使一皆從魏 制,意所不安。其令山陽公於其國中正朔服色,祭祀 禮樂,自如漢典。」又為武、昭、宣、明帝置守冢各三百家。

《狄山帝堯葬于陽帝嚳葬于陰贊》

晉郭璞

聖德廣被,物無不懷。爰乃殂落,封墓表哀。異類猶然, 矧乃《華》黎。

《修復前漢諸陵教》
宋·傅亮

夫信陵之墳,守衛無曠;展季之壟,樵蘇有刑。彼匹夫 懷道,列國陪隸,猶見禮異世,取貴鄰邦。漢高祖撥亂 反正,大造區宇,道拯橫流,功高百代,盛德之烈,義在 不泯。

《為宋公至洛陽謁五陵表》
前人

《五陵》「晉宣帝高原陵、景帝峻平陵」 、文帝「崇陽陵」 、武帝「峻陽陵」 及惠帝陵也。

臣裕言:「近振旅河湄,揚旍西邁,將屆舊京,威懷司雍, 河流遄疾,道阻且長。加以伊洛榛蕪,津塗久廢,伐木 通徑,淹引時月。始以今月十二日,次于洛水浮橋,山 川無改,城闕為墟,宮廟隳頹,鐘簴空列,觀宇之餘,鞠 為禾黍,廛里蕭條,雞犬罕音,感舊永懷,痛心在目。以 某月十五日,奉謁五陵。墳塋幽淪,百年荒翳,天衢開」 泰,情禮獲申。故老掩涕,三軍悽感,瞻拜之日,憤慨交 集。行河南太守毛修之等,既開翦荊棘,繕修毀垣,職 司既備,蕃衛如舊。伏惟聖懷,遠慕兼慰,不勝下情。謹 遣傳詔殿中中郎臣某,奉表以聞。

《建始二年十二月丁酉詔》
明·帝

舊國都邑,望之悵然。況乃自經南面,負扆宸居,或功 濟當時,德覃一世,而塋壟攢穢,封樹不修,豈直嗟深 牧豎,悲甚《信陵》而已哉!昔中京淪覆,鼎玉東遷,晉元 締構之始,簡文遺詠在民,而松門夷替,埏路榛蕪。雖 年代殊往,橅事興懷。晉帝諸陵,悉加修理,并增守衛。 吳、晉陵二郡失稔之鄉,蠲三調有差。

《熙平元年八月丙午詔》
魏·肅宗

先賢列聖,道冠生民,仁風盛德,煥乎圖史。暨曆數永 終,跡隨物變,陵𡑞杳藹,鞠為茂草,古帝諸陵,多見踐 踏。可明敕所在,諸有帝王墳陵,四面各十五步勿聽 耕稼。

《為前代帝王守陵墓詔》
隋·煬帝

前代帝王,因時創業,君民建國,禮尊南面。而歷運推 移,年世永久,丘壟殘毀,樵牧相趨,塋兆堙蕪,封樹莫 辨,興言淪滅,有愴於懷。自古已來,帝王陵墓,可給隨 近十戶,蠲其雜役,以供守視。

《諫山陵制度過厚表》
唐·虞世南

臣聞古之聖帝明王所以薄葬者,非不欲崇高光顯。 請幫助識別此字。寶具物,以厚其親,然此適所以為親之累,非曰孝 也。是以深思遠慮,安於菲薄,以為長久萬代之計。昔 漢成帝造延昌二陵,制度甚厚,功費甚多。諫大夫劉 向上書,其言深切,皆合事理。其略曰:「孝文居霸陵,悽 愴悲懷,謂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為槨,用紵絮斮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