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2 (1700-1725).djvu/44

此页尚未校对

足。前無守視,並可量給。」文選載任昉為卞彬謝脩卞忠貞墓啟魏高祖 太和二十年五月丙戌,詔漢、魏、晉諸帝陵,各禁方百 步不得樵蘇踐藉。孝明熙平元年七月,詔曰:「先賢列 聖,道冠生民,仁風盛德,煥乎圖史。暨曆數永終,跡隨 物變,陵隧杳靄,鞠為茂草,古帝諸陵,多見踐藉。可明 敕所在,諸有帝王墳陵,四面各五十步勿聽樵牧。」隋 煬帝大業二年十二月庚寅,詔曰:「前代帝王,因時創 業,君民建國,禮尊南面。而歷運推移,年世永久,丘壟 殘毀,樵牧相趨,塋兆堙蕪,封樹莫辨,興言淪滅,有愴 于懷。自古以來,帝王陵墓,可給隨近十戶,蠲其雜役, 以供守視。」唐太宗詔見下唐元宗天寶三年十二月,詔:「自古 聖帝明王陵墓有頹毀者,宜令管內量事修葺,仍明 立標記,禁其樵采。」古人于異代山陵,必為之修護若 此。

魏高祖太和十九年九月丁亥,詔曰:「諸有舊墓,銘記 見存,昭然為時人所知者,三公及位從公者去墓三 十步,尚書令、僕九列十五步,黃門、五校十步,各不聽 墾殖。」陳文帝天嘉六年八月丁丑,詔曰:「梁室多故,禍 亂相尋,兵甲紛紜,十年不解。不逞之徒,虐流生氣,無 賴之屬,暴及徂魂。江左肇基,王者攸宅,金行水位之」 主,木運火德之君,時更四代,歲逾二百。若其經綸王 業,搢紳民望,忠臣孝子,何世無之?而零落山丘,變移 陵谷,咸皆剪伐,莫不侵殘。玉杯得于民間,《漆簡》傳于 世載,無復五株之樹,罕見千年之表。自天祚光啟,恭 惟揖讓,爰暨朕躬,聿修祖武。雖復旂旗服色,猶行杞 宋之封。每車駕巡游,眇瞻河雒之地。故橋山之祀,蘋 藻弗虧;驪山之墳,松柏恆守。唯戚藩舊壟,士子故塋, 掩殣未周,樵牧猶眾。或親屬流隸,負土無期,子孫冥 滅,手植何寄?漢高留連于無忌,宋祖惆悵于子房,丘 墓生哀,性靈共惻者也。朕所以興言永日,思慰幽泉。 唯前代侯王,自古忠烈,墳冢被發,絕無後者,可簡行 修治。墓中樹木,勿得「樵采。庶幽顯式暢,稱朕意焉。」 唐太宗貞觀四年九月壬午,詔曰:「欽若稽古,緬想往 冊,英聲茂實,志深褒尚。始茲巡省,眺矚中塗,漢氏諸 侯,北阜斯託,寂寥千載,邈而無祀。歷選列辟,遺跡可 觀,良宰名卿,清徽不滅。宜令所司,普加研訪。爰自上 古,洎于隋室,諸有明王聖帝,盛德寵功,定亂彌災,安 民濟物,及賢臣烈士立言顯行,緯文經武,致君利俗, 丘壟可識,塋兆見在者,各隨所在條錄申奏。每加巡 簡,禁絕芻牧,春秋二時,為之致祭。若有毀壞,即宜修 補,務令周盡,以稱朕意。」是則不獨前代山陵,即士大 夫之丘墓並為封禁,亦興王之一事可為後法者矣。 《太祖實錄》,洪武九年八月己酉,遣國子生周渭等三 十一人分視歷代「帝王陵寢,命百步內禁人樵牧,設 陵戶二人守之。有經兵燹而崩摧者,有司督近陵之 民以時封培,每三年一遣使致祭。」其後每《登極詔書》 並有此文,而有司之能留意者鮮矣。

《湖廣通志》:舜陵,《檀弓》云:「舜葬蒼梧之野。」《漢紀註》應劭 云:「舜葬蒼梧九疑山。」《書註釋》云:「九疑一名蒼梧山。」《輿 地考》云:「岳州之間謂之蒼梧。」文穎云:「葬在蒼梧零陵。」 晉習鑿齒云:「虞舜葬零陵。」《元和郡縣志》云:「舜葬九疑。」 《漢志註》云:「九疑在營道縣南。」諸家所指,不同如此。按 司馬遷曰:「舜南巡,崩于蒼梧之野,歸葬于零陵之九 疑。」《山海經》:舜所葬,在今道州零陵縣界。蒼梧、九疑,當 是兩處,後人誤引舜崩地以為葬之所耳。史遷遍歷 名山大川,必有所據。由此言之,舜崩葬異地,亦若有 據。又按《漢書》云:「舜南征不反。」《世紀》云:「景星出房,地出 乘黃。舜薦禹於天,使攝政。」于時有苗叛舜南征,崩於 鳴條,葬於蒼梧。據此,則舜崩葬所在,又與諸說異,乃 謂舜以南征有苗而至,二《書》皆直指之。然《書傳》云:「舜 耄期倦勤,薦禹於天。攝政十有七載,禹乃徂征有苗。」 據此,則南征非舜事,而謂舜以此至,其說抑何自與? 又按:《孟子》云「卒於鳴條」,稽之鳴條在今山西安邑縣。 《輿地考》云:「冀州河中府安邑縣,堯、舜舊都,今縣西有 鳴條陌,湯與桀戰于」此。雖不言舜卒于此,而謂鳴條 在冀州,信矣。舜卒于冀,而遠葬于荊,于理抑何取歟? 乃韓昌黎《娥皇廟碑》則謂舜死葬蒼梧,於是二妃從 之,不及而溺者,皆不可信。而歐陽文忠詩亦云:「虞舜 老倦勤,薦禹為天子。」豈復有「南巡,迢迢渡江水。」二子 之言,所謂析諸理者,非歟?或問:鳴條,湯與桀戰之地, 而《竹書》有南征不反,《禮記》有葬蒼梧之說,何也?朱文 公曰:「孟子之言,必有所據。二書駁雜,恐難盡信,然無 他考,闕之可也。」盡信書不如無書,古人所信,其固有 在乎?

武進縣。《續志》「齊、梁諸陵,俱已詳載前志。」今又按:距丹 陽三十餘里曰陵口。《輿地志》云:「泰安陵、景安陵、興安 陵在故蘭陵東北金牛山,其中丘埭,西為齊、梁二代 陵。陵口有大石麒麟,辟邪,夾道有亭,有塋戶守典之。 四時公卿行陵,乘舴艋,自方山由此入蘭陵,以至陵 所,此陵口所自名也。」及考《丹陽志》載齊、梁諸陵,與《輿 地志》多不合,蓋《輿地志》略而《丹陽志》詳也。如載「齊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