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2 (1700-1725).djvu/71

此页尚未校对

處士墓, 在達州北二十五里,姓氏未詳,有碑,唐景 隆二年刻,字畫如歐陽詢書,剝落不可辨。

潼川州

陳子昂墓 在射洪獨坐山下。中江盧藏用曰:「道喪 千載,而得陳君子昂。」宋郭廷謂詩:「魂逐東流水,墓依 獨坐山。」

賈島墓 在安岳治南三里。杜荀鶴詩:「山根三尺墓, 人日數聯詩。」

嘉定州

邵伯溫墓 在犍為縣境。伯溫,邵康節子,仕至四川 制置司參議,卒葬於此。

雅州

漢大將軍姜維墓 在蘆山縣龍尾山麓。

眉州

蘇洵墓 在州治蟆頤山東二十里老翁泉旁。軾詩: 「老翁山下王翁迴,手植青松三萬栽。」

《張綱墓》, 在州治崌崍山東。綱以討廣陵賊張嬰有 恩信,比卒,嬰率五百餘人,制服送至武陽,負土成墳 而去。

李密墓 在彭山縣忠孝橋北。

唐庚墓, 在丹稜治西飄然山。

余子俊墓, 在彭山縣長原麒麟院後。

邛州

魏了翁墓, 在蒲江治東二十里潘家山。

《廣東通志》

廣州府

南越武王趙佗墓 在番禺縣。自雞龍岡以北至天 井,連岡接嶺,皆稱佗墓。舊《志》:「佗葬時,輀車四出,莫知 其真墓所在。」

漢太守鄧宓墓 在番禺城北馬鞍山。後漢時伏波 將軍南征,駐兵岡上,每風雨晦暝,若有兵馬聲,蹤之, 得宓墓。

晉孝子羅威墓 在番禺東北黃波堡羅山。

唐孝子王博武墓。 武,許州人,會昌中侍母至廣州, 母溺死,武自投於水。節度使盧真葬之,表其墓,詔為 刻石。

南漢劉王墓, 在番禺縣城東二十餘里,曰「北亭。」明 崇禎丙子秋九月,田間有雷出,奮而成穴。耕者梁父 過而見之,因投以巨石,空空有聲,乃內一雄雞其中, 自伺守。至夜盡,聞雞鳴無恙。於是率子弟入,將大發 之,見有金人如翁仲之屬者凡數枚,舉之各重十五 六斤。其正處二金像,冕而坐,若王者與后之儀,各五 六「十斤。」地皆金蠶珠貝,築之有鏡一,自發光燭照,暗 中如日月寶硯一,硯中池有玉魚能遊動。其他異物 尚多,不可指識。但先攜鏡歸家,光動鄰舍,亟碎之。鄰 人覺而爭往,遂趨白官司,並拘繫之。亟親詣其地,公 私搜發無餘。其中一棺,即為掘者所糜,骨齒稍有存 者。所發隧道如城鞏,高五尺,二座深三丈,中有碑文, 始知為南漢王塚也。文曰:「維大有十五年歲次壬寅, 四月甲寅朔,念四日丁丑,高祖天皇大帝崩於正寢。 越光天元年五月癸未朔,十四日丙申,遷神於康陵, 禮也。」文多破闕,不盡載。「翰林學士知制誥正議大夫 尚書右丞上紫金袋臣盧應敕撰并書。」

宋丞相葉顒墓 在南海文圃街。

右丞相崔與之墓 在增城縣西歸仁鄉,「雲母都華」 之麓。

湖廣布政使陶魯墓 在番禺縣龍眼岡。

翰林檢討陳獻章墓 在新會縣皁帽峰。湛若水撰 《墓碑》。

少師大學士諡文康梁儲墓 賜葬番禺大觀山。少 師楊一清撰《神道碑》。

太子少保、禮部尚書霍韜墓 賜葬增城縣南鄉嶺, 子僉事霍與瑕墓在其右。

南京工部尚書湛若水墓 賜葬增城縣天蠶嶺。 少詹黃佐墓 賜葬番禺縣棲霞山書院之下。 陳建墓 在東莞縣境。

韶州府

陳司空侯安都墓 在城外桂山東北五里。

隋宿國公《麥鐵杖》墓 在《韶石》之北。

丞相文獻公張九齡墓 在城西二十里武臨源。御 史大夫徐浩譔《神道碑》。

尚書余靖墓 在城西四十里成家山。歐陽修撰《墓 碑》。「明嘉靖丁酉,巡按御史陳大用、參政詹翰奉詔重 建享堂,編夫看守。」

少卿鄧忠毅顒墓 在樂昌縣戴上坪,又名「飛鳳岐。」 大學士丘濬撰《墓誌》。

南雄府

唐御史張徹墓 在保昌境。徹死難,韓愈銘其墓。 宋韶州僉判丘必墓, 在保昌縣蓮溪二都園圃村。 必諡「忠節。」

惠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