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3 (1700-1725).djvu/116

此页尚未校对

黃鬚口隄 、馬家口隄 、西王家務隄。

灰堝口隄 。《蔡家口隄 》。「聶卞屯口隄。」

《白駒廠隄 》《劉藍口隄 》《梓宮殿口隄》。

「陳鄭屯隄 」 、《桃花口隄 》、「《西竇家》口隄。」

以上河西

剝船按《縣志》,武邑原額剝船一百七十一隻,與六縣等耳。後奉文加派,增至二百三十四隻,較鄰縣有五十隻者,有三十隻者,不啻五倍矣。且鄰縣船戶,每船給地,少則二十頃,多則三十頃,惟武邑止給小地十頃,其實大地則三頃三十畝也。至于宮邊等地,應船地皆斥鹵,苦累尤甚。每逢運糧,少缺升斗,幾蕩中人之產。殘黎深矉蹙額。必弘一視之仁,庶免向隅之泣。

皇清順治四年,奉部文,「減流民地船六十隻,給小地。」

六百頃。撥派馬房地船五十七隻,給小地五百七十頃。撥派御馬監地船二隻,給小地二十頃。因塌河澱尚在宛平縣額內,除去船十八隻,實存原額剝般一百七十一隻。順治十二年,奉倉場所題,加派民地剝船十九隻,加宮邊地船十三隻,加馬房地船十七隻八分,加御馬監地船一隻三分。順治十四年,奉撫院文,「加派民地」船四隻,加派「宮邊」地船四隻,加派《馬房》地船四隻,實在存剩現今應運剝船二百三十四隻,寶坻縣無《山》。

潮河在寶坻縣東,一名白龍港。源發梨河,至寶坻三叉口與泃河、鮑丘河合流為糧河,入海。又密雲縣東南有潮河,下流順義縣界,合白河、柳沽河。按《府志》,「縣東南八十里。」

渠河按《府志》,自香河縣蒲石河東注入城池。豐臺河,按《府志》,縣東南九十里半匯浭水,注潮河,抵北塘口入海。

七里海按《府志》,「縣東南一百三十里。」

南青溝 北青溝:按《府志》俱在縣東南四十里。

七十二沽按《府志》,俱在縣東南。

趙淀按《縣志》,「在縣東北五里。」

尋思淀按《縣志》,「在縣東南四十里。」

檾淀按縣《志》,「在縣西十五里。」 破淀按《縣志》,「在縣東五里。」

東油香淀按《縣志》,「在縣南八十里。」

草頭沽淀按《縣志》,在縣南二百五十里。

神堂兒淀按《縣志》,「在縣南二百五十里。」

小淀按《縣志》,「在縣東南七十里。」

月合淀按《縣志》,「在縣東南九十里。」

塌河淀按《縣志》,「在縣東南一百三十里。」

地扒拉淀按《縣志》,「在縣東北七里。」

商王淀按《縣志》,「在縣西三十里。」

蘇子淀按《縣志》,「在縣西十八里。」

龍潭二按《縣志》,「一在縣東五里,一在縣東十里。」

八門城河按《縣志》,在縣東南七十里,係潮河支流。潮水逆注,灌溉七十二沽,居民利之。潮河隄,按《縣志》:「隄以障水,古法也。隄不障水,翳誰之咎?」 寶坻之有潮河隄,自縣西北金陵口抵縣東南江湟口二百餘里,久為寶坻障蔽,歲時修築。雖洪濤淹至,以隄完可恃,而河伯遠去矣。是以歲歲豐稔,民受其利。自坻民失業以來,心力殫盡,每大水時至,交相推委,雖秋禾將成,猶常飽魚鱉之腹,良可嘆也。則增埤抵隙,顧不急歟?

昌平州

綿山在昌平州東十五里,一名「宜山」 ,上有古道場。

白浮山在昌平州南十里,上有二潭,水經白浮村。元郭守敬引水西折而南,經瓮山泊入積水潭,以濟漕運。潭上有龍神祠。

玉帶山在昌平州東北十五里,山腰白石如帶圍,故名。

筆架山在昌平州南二十里,明孝宗建陵於此。

虎峪山在昌平州西北十里,巍峨雄壯,如虎踞然。

小金山,在昌平州西十五里,日午照人,衣如金色。

駐蹕山在昌平州西二十五里。金章宗駐蹕,鐫「駐蹕」 二大字。《景物略》曰:「山高十餘丈,石嶟沓危立,相與趨走,狀不可駐,西北袤二十里。自金章宗遊此,人呼駐蹕山」 ,遂逸其初名。上有臺,章宗自題「棲雲嘯臺」 四字。下觀野燎而獵,召扈從臣擊毬,俄而自擊,自賞嘆曰:「美乎哉,惜無人見之。」 須臾,石群起若觀者,章宗益自「喜,灌以酪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