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3 (1700-1725).djvu/35

此页尚未校对

順治十七年二月癸卯,諭禮部曰:

《大享殿合祭典》、已定於孟春舉行。今雖時序已過《大典》

肇修,理應本年即舉。爾部即擇期并應行典禮,詳察速議具奏。

順治十七年四月。己酉。合祀於

大享殿、

按明洪武十年感齋居陰雨覽京房災異之說定合祀禮罷方丘十二年正月合祀于大祀殿嘉靖元年給事中夏言以分祀請詔博采公議從分祀議冬至祀「天于闕丘」,夏至祀。地于方澤,「肥合祀我。」

皇清定鼎,世祖章皇帝以孟春合祭。

《天地》、

日月及諸神于

大享殿而四郊仍舊。誠典禮之盡善也。今《畿輔通志》止   載正陽門外之天地壇,而不及方澤。其他典禮亦多闕略。今據《太常紀要》列于前,仍據

大清會典所載天

地  日,月之壇,規制備詳于後、以見聖祖制作之明備云

《大清會典》。

圜丘壇在正陽門南。

圜丘三成壇南向。一成面徑五丈九尺、高九尺。二成面

「徑九丈,高八尺一寸。三成面,徑十二丈,高八尺一寸。各成面甎,用一、九、七、五陽數,及周圍欄板柱子,皆青色琉璃。四出陛各九級,白石為之。」 內壝圓牆九十七丈七尺五寸,高八尺一寸,厚二尺七寸五分。靈星石門,四面各三。外壝方牆二百四丈八尺五寸,高九尺一寸,厚二尺七寸。靈星門如前,高用周尺,餘今尺下同。壇之東有神庫、神廚、祭器庫、宰牲亭。壇之西有神樂觀、犧牲所、鑾駕庫。又外圍方牆,為門四:南曰昭亨,東曰泰元,西曰廣利,北曰成貞。

皇穹宇在

圜丘。後制。圓象天、環轉八柱。圓頂重簷、覆以青瓦。中安

寶頂、東、西、南三出,陛各十四級。檻牆欄柱、俱用青色琉璃。左、右兩廡各五間,亦覆青瓦。四圍圓牆,前設門三

大享殿、在

圜丘壇北殿以圓為制。周圍共十二柱。內柱亦十有二。

中龍井柱四,圓頂三層,上覆青瓦,中覆黃瓦,下覆綠瓦,中安寶頂。殿陛圍圓三級,白石為之。殿臺三層,俱有石欄,前後各三出陛,上中各九級,下十級,東西一出陛,級同。左右兩廡各二座,前廡九間,後廡七間,俱覆綠瓦。四圍方牆,前為大享門,東、西、北各有門。又外圍牆為門四,南即成貞門,東、西、北亦各有門,後為

皇乾殿,五間,上覆青瓦,下繞石欄。牆之東有神庫、神

廚。《宰牲亭》「西南為齋宮。」

方澤壇:在安定門外。

方澤:二成,壇北向。一成面方六丈,高六尺。二成面方十

「丈六寸,高六尺。各成面磚,用六八陰數,皆黃色琉璃、青白石包砌,四出。陛各八級。周圍水渠一道」 ,長四十九丈四尺四寸,深八尺六寸,闊六尺。內壝方牆二十七丈二尺,高六尺,厚二尺。靈星門六:正北三,東、西、南各一。外壝方牆四十二丈,高八尺,厚二尺四寸。靈星門如前。壇之西南有神庫、神廚、樂器庫、宰牲亭。西北為齋宮,又有鑾駕庫。又外圍方牆二重,內重北門三,東、西、南門各一,最外惟西向三門。又西有石坊曰「泰折街。」

皇祇室、 在

「方澤」後向北五間,上覆綠瓦,四圍方牆,前有門。

朝日壇 在朝陽門外

壇西向,方廣五丈,高五尺九寸。壇面甎青色琉璃四出,陛九級。圓壝牆七十五丈,高八尺一寸,厚二尺三寸。靈星門六,正西三,東、南、北各一。壇之北有神庫、神廚、宰牲亭、祭器庫。其南為齋宮。外圍牆前方後圓,西、北各三門。牆之西北有石坊,曰「禮神街。」

夕月壇 在阜成門外

壇東向,方廣四丈,高四尺六寸。壇面甎白色琉璃四出,陛六級。方壝牆二十四丈,高八尺,厚二尺二寸八分。靈星門六,正東三,南、北、西各一。壇之南有神庫、神廚、宰牲亭、祭器庫。其北為齋宮。外圍方牆,東、北各三門。牆之東北有石坊,亦曰「禮神街。」

神祇壇 :在永定門內。

神壇南向。方廣五丈。高四尺五寸五分。四出陛、各

九級壝牆方二十四丈、高五尺五寸、厚二尺五寸。靈星門六、正南三、東西北各一。內設雲形青白石龕四於壇北、各高九尺二寸五分

祇壇北向,面闊十丈,進深六丈,高四尺,四出陛。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