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3 (1700-1725).djvu/82

此页尚未校对

翼室。」

十一年正月朔,宮闕告成,帝始御正殿,受皇太子、諸 王百官朝賀。十一月,起閣南大殿及東西殿。

《元史·祭祀志》:「世祖至元十二年,於麗正門南之七里 建祭臺,設昊天上帝、皇地祇位。自是國有大典禮,皆 即南郊告謝。」

《元史列傳》:「至元三年,城大都,張弘略佐其父柔為築 城總管。十三年城成,賜內帑金釦、瑇瑁巵。」 《元史祭祀志》:「世祖至元十四年八月,詔建太廟於大 都。」

《元史兵志》:「元世祖至元十六年,簽大都屬邑編民三 百戶,立屯於大都之寶坻縣,為田四百五十頃。」 《元史世祖紀》:「至元十六年,建聖壽萬安寺於京城。 十八年二月,發侍衛軍四千,完正殿。」

十九年,置留守司。

「二十一年正月,帝御大明殿,右丞相和禮霍孫率百 官奉玉冊玉寶上尊號,諸王百官朝賀,如朔旦儀。 二十八年二月,建宮城,南面周廬,以居宿衛之士。」 《元史·祭祀志》:「至元三十年春正月,建社稷壇和義門 內,壇高五丈,方廣如之。社東稷西,相去約五丈。社壇 土用青赤白黑四色,依方位築之,中間覆以黃土。稷 壇一」如社壇之制,惟土不用五色。壇皆北向。社主用 白石剡其上如鐘,埋其半於土中。稷不用主,社樹以 松,於社稷二壇之南,各一株。

丹墀獨對。至元二十九年,始用御史中丞崔彧言,「以 明年正月營社稷於和義門內少南,以春秋仲月上 戊致祀。牲牢器幣,三獻之禮,八成之樂,亞於郊廟,失 隆矣。」

世祖在潛邸,一日,從容語霸突魯曰:「今天下稍定,我 欲勸主上駐蹕回鶻,以休兵息民,何如?」對曰:「幽燕之 地,龍蟠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且天子 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覲,大王果欲經營天下,駐蹕之 所,非燕不可。」世祖憮然曰:「非卿言,我幾失之。」己未秋, 命霸突魯率諸軍由蔡伐宋,且移檄諭宋沿邊諸將, 遂與世祖兵合而南,五戰皆捷,遂渡大江,傅於鄂。會 憲宗崩於蜀,阿里不哥搆亂如林,世祖北還,留霸突 魯總軍務以待命。世祖至開平即位,還定都於燕,嘗 曰:「朕居此以臨天下,霸突魯之力也。」

《元史·兵志》:元貞二年十月,樞密院臣言:「昔大朝會時, 皇城外皆無牆垣,故用軍環繞,以備圍宿。今牆垣已 成,南北西三畔皆可置軍,獨御酒庫西地窄不能容。 臣等與丞相完澤議,各城門以蒙古軍列衛,及於周 橋南置戍樓,以警昏旦。」從之。

《元史·祭祀志》:「先農之祀,始自至元九年。武宗至大三 年,從大司農請,建農蠶二壇。」

《元史禮樂志》:「皇帝即位,上尊號,受朝賀,升大明殿。」按 《元史列傳》,「仁宗將即位,廷臣用太皇后旨,行大禮於 隆福宮,法駕已陳矣,張珪言當御大明殿。帝悟,移仗 大明。」

《元史·祭祀志》:「至元七年,大司農請于立春後丑日,祭 風師於東北郊,立夏後申日,祭雷雨師於西南郊。延 祐五年,乃即二郊定立壇壝之制。」

《元史列傳》:答里麻除大都留守,帝命脩七星堂。先是, 脩繕必用赤綠金銀裝飾,答里麻獨務樸素,令畫工 圖山林景物。車駕自上京還,入觀之,乃大喜,以手撫 壁嘆曰:「有心哉留守也!」

《元史》:海子岸上接龍王堂,以石甃其四周。海子一名 積水潭,聚西北諸泉之水,流行入都城,而匯於此,汪 洋如海,都人因名焉。仁宗延祐六年二月,都水監計 會前後,與元修舊石岸相接,九月五日興工,十一日 工畢。至治三年三月,大都河道提舉司言:「海子南岸 東西道路,當兩城要衝,金水河浸潤於其上,海子風」 浪衝嚙於其下,且道狹不時潰陷泥濘,車馬艱於往 來,如以石「砌之,實永久之計也。」泰定元年四月工部 應副工物,七月興工,八月工畢。

《北平古今紀》:案:史自泰定以後作「萬歲山,植花木八 百七十本。」

《輟耕錄》:「國朝每宴諸王大臣,謂之大聚會。是日盡出 諸獸於萬歲山,若虎豹熊象之屬,一一列置訖,然後 獅子至,身才短小,絕類人家所畜金毛猱狗。諸獸見 之,畏懼俯伏,不敢仰視。氣之相壓也如此。」

《元史》本傳:「張珪侍宴萬壽山,賜以玉帶。」

《草木子》:「至正十一年正月,京師清寧殿災,焚寶玩萬 計,由宦官燻鼠故也。」

《元史順帝紀》:「至正十三年正月,重建穆清閣。」

《續資治通鑑》:「元至正十四年,順帝制龍舟於內苑。其 船式長一百二十尺,廣二十尺,用水手二十四人,皆 衣金紫。自後宮至前宮山下海子內,往來遊戲,行時 龍首、眼、口、爪尾皆動。又自制宮漏,高六七寸,廣半之, 造木為匱,藏壺其中,運水上下。匱上設三聖殿,匱腰 立玉女,捧時刻籌,時至輒浮水而上。左右二金甲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