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3 (1700-1725).djvu/97

此页尚未校对

《元史》「元廢縣存州。」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明洪武二年降為順義縣。《方輿紀要》初屬順天府,正德八年始屬昌平州密雲縣。」

《方輿紀要》:「漢白檀縣地,屬漁陽郡。」

《續通典》:「檀州密雲縣,漢」請幫助識別此字。奚縣舊治。《續漢書》「白檀縣,即古北平」

《𨖚史》:「後漢以居斤奚。」 《昌平川水記》:「後魏皇始二年,置密雲郡,治提攜城,領白檀、要陽、密雲三縣。」

《隋書》:「魏兼置安州,後齊廢郡及二縣入密雲,又廢安樂郡之土垠入安市。」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後周以安樂郡安市縣并入密雲,改安州為元州。隋開皇初徙元州於漁陽,十六年又割幽州燕樂、密雲二縣,於舊元州置檀州。大業三年州罷為安樂郡。唐武德元年仍改檀州。」

《開元十道要略》:「以斯地燕之邊陲,管障塞軍五千。」

《唐書》:「萬歲通天元年置漁陽軍,開元十九年更威武軍。又有鎮遠軍,故黑城川也。有三義城、橫山城、米城。有大王、北來、保要、鹿固、赤城、邀鹵、石子七鎮。有臨河、黃崖二戍。」

《太平寰宇記》。「天寶元年。改為密雲郡。乾元元年。復為檀州。」

《宋史》:「石晉以賂契丹。」

《昌平山水記》:「遼為檀州武威軍,領密雲、行唐二縣。」

《宋史》:「宣和四年,金人以州來歸,賜郡名曰橫山。升鎮遠軍節度。七年,金人復破之。」

《方輿紀要》:「金廢州,以縣屬順州,後復為檀州,以密雲縣併入。」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元屬大都路。

《方輿紀要》:「明改州為密雲縣,屬順天府。正德中,改昌平州屬。」

懷柔縣

《太平寰宇記》。「懷柔縣,其地乃燕之北境。太子丹使荊卿獻地圖」 ,蓋謂此地。

《遼史》:「唐貞觀六年,置懷柔縣,置五柳城,改順義縣。開元四年,置松漠府彈汗州。天寶元年,改歸化郡。乾元元年復今名。」

《方輿紀要》:「金明昌六年,改為溫湯縣,元廢。」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明洪武十三年,分密雲、昌平二縣地建懷柔縣,在順義縣北,屬北平府。《方輿紀要》:「縣屬順天府。正德中改州屬。」

涿州

《太平寰宇記》:「涿州,古涿鹿之地,星分尾宿十六度。」 《史記》: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即此地。《名勝志》:「州因涿水而名,以水中嘗出此豕也。地周九里,形加凹字,相傳顓頊時所築。」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春秋戰國時燕之涿邑。」 《太平寰宇記》:「秦滅燕,以其都及西境為上谷郡城。漢高元年,項羽入關,又立燕國,封臧荼為王。三年,韓信用廣武君策,發使於燕,燕王臧荼降。五年,反漢誅荼,立盧綰為王。六年,分燕置涿郡。領縣二十九,理此。」

《名勝志》:「州治創自漢盧綰。」

《水經注》:「涿水東北逕涿縣故城,西流注於桃。」 應劭曰:「涿郡,故燕,漢高帝六年置,其南有涿水。」 劭又云:「涿水出上谷涿鹿縣產。」 按:涿水自涿鹿東注濕水,東南,又逕趨廣陽郡,與涿郡分水。漢高祖六年,分燕置涿郡。涿之為名,當受涿水通稱矣。《水經注》:桃水東北與洹水會,水上分淶水於良鄉縣之桃水,世謂之北涉溝。故應劭曰:「洹水出良鄉東,逕垣縣故城北。」 《史記·音義》曰:「涿有垣縣。漢景帝中元三年,封降王勝為侯國,王莽之垣翰亭也。」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後漢安帝以涿郡屬幽州。郡理涿縣。

《太平寰宇記》:「魏黃初七年,文帝改為范陽郡,以漢涿縣在范水之陽,取以為名,以此地追封武帝子矩為王。」

《太平寰宇記》:「永嘉之亂,郡陷於河北。其間建置,莫能詳悉。」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元魏復為范陽郡。

《魏書志》:「永安三年,移置平州於此。」

《太平寰宇記》:「北齊惟領涿、遒、范陽三縣,後周省遒縣。」 領縣二。

《太平寰宇記》:「隋開皇初,改范陽縣為遒縣,隸昌黎郡。又於古遒城別置范陽郡,領涿、范陽二縣。二年罷郡,移涿縣入都,故廨為幽州。大業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