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4 (1700-1725).djvu/14

此页尚未校对

雙泉山 《明一統志》:「在府西四十里,山有二泉,故名。東北二里許,有黑龍灣。」

垣牆山 ,《太平寰宇記》:「一名萬安山,在薊縣西五十里,山有鐵鼎,其下有舊置冶處。」

翠峰山 《明一統志》:「在府西五十里,又名遮風嶺,以山陰有嶺,橫列如屏,可以障風,故名。」「桃花峪 ,在府西四十里,介乎翠峰、遮風間,中多花卉。」《日下舊聞》按:《明一統志》所云「遮風嶺,相其形勢,度其道里」 ,即《寰宇記》之「垣牆山。」 分水嶺 在府西四十五里。山澗諸水,至此分而為二,一入蘆溝河,一入房山縣界。

石徑山 :《燕山紀游》:「孤峰特立,洞皆鑿石而成,最上為金閣寺,有塔,宜遠眺。」 東南行至林衡署,有古松數百株,參錯平野間,其地蓋先朝果園也。

滴水巖 ,《燕山紀游》:「在萬山中。出磨石口至三家邨,渾河倒映,崖壁峭絕,皆作丹黃青碧色。河流其下,逕紆其上,度十餘里,入軍莊,一峰側出,而腹藏洞者,為建陽洞。捨河行棗園,越仰山嶺,亂山擁塞,幾不得路。循山趾行夾壁中有村,臨谷口為桃源村,村前孤峰矗立,中有洞,昔人避兵處也。復沿澗過仰山村,山多梨」 樹,秋深紅葉如燒。折而西,上黃牛岡口,逕愈仄,壁愈狹,峰愈變,轉十八疊,有垣而堊,屋而丹,是謂「滴水巖」 矣。懸崖千仞,巖洞皆削成無縫,泉布石面,大珠小珠,游移如屋漏然。旁有穴,燃炬以入,廣可三十餘丈。洞中石乳為蓮花,垂為象鼻。右一石床,幕以石龍,見其上。中石坳,開其竇,側身蠃旋而下,水光所射,幾滅炬,再入,則潭深莫測矣。從巖側取逕而上,杖履鏗然,山石骨而中虛。俯巖背視,巖猶谷底。二十里至北頂,連岡伏嶺,勢仄平坦,可望居庸諸塞。歸從仰山寺,金大定中棲隱寺也。長安可游。紀三家村盡出渾河崖八里,過軍莊,外臨陡崖,內倚絕壁,兩手捫石而度,抵棗園,背河入山,度仰嶺十八盤,有村名「桃源」 ,過北皆流泉,峭壁,遍開野菊,金鈴聚花如織組,澄潭紫石,了了見底。左右度澗,行至陳莊,鳴泉出戶下,兩旁高峰夾之,雞犬石門,真一洞壑。又背泉入山,路僅一線,上黃牛岡口,益險隘。自此而登,左萬丈溪,右千仞壁,徑斷處架以棧。過張公洞,即滴水巖矣。《燕山紀游》:「從滴水巖至」 《大雲寺》,山最高,是西山萬峰之巔也

仰山 ,《長安客話》:仰山峰巒拱秀,中頂如蓮花,心旁有五峰,曰獨秀、翠微、紫葢、妙高。紫微中多禪剎,以在西山外,更西四十餘里,故人跡罕到。金章宗嘗遊焉。有詩曰:「金色界中兜率景,碧蓮花裏梵王宮。鶴驚清露三更月,虎嘯疏林萬壑風。」 今石刻尚存。

《西連山 長安可游記》:「下黃牛岡口,取仰山道,轉一岡為南莊,復歷峻坂,土中有三斷石,讀之乃知為大興府。」 西連山棲隱寺,金大定初建,有五峰八亭,章宗屢游之,常題詩刻石,今亡矣,惟二碾藥鐵輪尚存,又有學士劉定之記。絕頂曰蓮花峰,有舍利塔。右一峰為筆架峰,八亭惟「列宿、招涼可記,餘俱未雅馴。」

馬鞍山 《長安客話》:「馬鞍山龐涓洞,兩壁石乳瀝成物狀,有如繪畫。旁扄一石門,啟門以火燭之,有石如龍,沙擁為洲,一井絕深,投以瓦礫,不知所止。相傳井與渾河通,有人投一犬井中,驗之,果從渾河流出。」

王平口、大漢嶺 ,《燕山叢錄》:「宛平縣西百二十里王平口,四圍皆山,中有平原,可數十畝,地暖,饒藥草花木。春夏之間,紅紫爛熳,香氣馝馞。金章宗常游,所憩石床尚存。」 《帝京景物略》:「府西一百二十里,由王平口過大漢嶺,抵沿河口元女廟,百花山足也。」 《長安可游記》:「由門頭村登山,數里至潘闌廟,三里上天橋,從石門」 進,二里至孟家衚衕,民皆市石炭為生。三里至流水壺泉。自石罅分流,灌園扳磴。三里至官廳路,凡十七折至風口巖,兩山踞立如門,有庵房數間,徑「十字道。」 踰磴數里折而下,為王平口,山坳多核桃樹,石壁峭削如碧玉。又數里至齋石臺,路亦峻。又數里至板橋村,莊多以石板覆屋。至千軍臺,四山空翠,欲濕衣裾。出谷二里許,為王老庵,石澗淙淙,有十五折,見高松如蓋,出天際,乃大漢嶺也。踰嶺有大士殿,松下石碑字俱蝕不可辨。盤曲而下,數里至泥窩。三里上楊家臺,徑頗平。又里許下坡,入山谷,有澗水浸山根,石皆赤,亦有碧者。從亂石徑中行二里出谷,為軍下村。溪澗十丈餘,平沙細石,流水分兩村下,引入地畦。再北有石廟,自廟涉澗,則西河村也。又二里為龍王廟。相近有守禦城。出小西門,元女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