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4 (1700-1725).djvu/22

此页尚未校对

《州志》:「河兩岸皆白沙,不生青草,故名 」 《漕船志》:「都城經通州六十里為大通橋河,通州至直沽三百六十里為白河 漕。」 《河圖志》:「秦使天下飛芻輓粟,起于黃埵、瑯琊負海之郡,轉輸北河。北河葢,即白河也。隋煬帝穿永濟渠,引沁水北通涿郡葢,自白河入丁字沽,由易水而達于涿也。唐明皇事邊功,運青、萊之粟,浮海以」 給幽、平之兵葢亦由白河也。宋太平興國中,于清苑界開徐河、雞距河入白河,以通關南漕運。元至元中,海運出直沽入白河,以抵京師。按桑乾河自蘆溝橋東南流,經固安縣楊先務,又經霸州苑家口,合灰河、渾源州崞川、胡良河、琉璃河、廣陽河、鹽河,至武清縣丁字沽,凡四百餘里,入白河。自楊先務至丁字沽通舟楫。又保定府西北漕河、徐河、石橋河、一畝泉河、滋河、沙河、鴉兒河、唐河諸水,發源不一,至安州西北十八里合流,總名「易水。」 至安州至雄縣南,又名瓦濟河。東北經保定縣貓兒灣,又會中堡河、長流河、溫義河、拒馬河、白溝河,至霸州苑家口,與桑乾河合,自安州至丁字沽四百餘里,「通舟楫。」 又鐵釘竿河自博野縣東北至河間府數支繞城而北相合,東北流五十餘里,至巿莊,分為二。一自市莊西北十五里流,經任丘縣南,分為二,遶城而北相合,東北流二十餘里,至武盍淀。一自巿莊東北流,經東莊橋至武盍淀。二水又合,東北至貓兒灣,與桑乾河合。「自河間府至丁字沽五百餘里,任丘縣至丁字沽四百餘里,俱通舟楫。」 按此則白河西北可通固安縣,又可通安州,東南可通河間府桑乾、易水,亦可以漕運無疑矣。抑燕趙之間地方千里,其間巨細河流,悉至武清縣丁字沽注於白河,一遇雨潦,白河滿溢,武清縣耍兒渡口、南蔡村等處衝決隄岸,壞民田廬,起夫築塞,勞費「萬計。逮時乾旱,舟行白河,又或淺阻。以此知水勢盈涸不常,不可以經久而論也 。」 《元史》:「白河在漷州東四里,北流出通州潞州境,又東南至香河縣界,又流入縣南,入於武清縣境,達於靜海縣界 。」 《漷縣志》:「白河濱有長陵營、馬頭店、白浮圈、曹家莊諸隄鋪,皆運河必經之道。」 黃船埠河,《通州志》:「通州城北五里有黃船埠,河水縈洄,官柳陰暎。永樂中,設黃船千艘,以其半輪往江浙織造,俗名黃船塢。」

富河《通州志》:「富河在州城北,源出甕山,自白羊口經榆河,下流為沙河,由順義縣南界流至州城東北,與白河會焉。」

金盞兒淀,《方輿紀要》:「金盞兒淀在州北二十五里,廣袤三頃,水上有花如金盞,因名。」 或云即古夏謙澤。

張家灣《方輿紀要》:「張家灣在州南十五里,元萬戶張瑄督海運至此而名。東南運艘,由直沽百十里至河西務,又百三十里至張家灣,乃運入通州倉葢,盧溝河與白河會流處也。」 《長安客話》:「張家灣為潞河下流,南北水陸要會。自潞河南至長店四十里,水勢環曲,官船客舫,駢集於此,絃唱相聞,最稱繁盛。」

泗河《長安客話》:「泗河在漷縣東四里,即運河也。四水合流,故名泗河。一發源自塞外東流,經密雲縣,與潮河川合流,注通州城東北入白河,即通州潞河也。一自塞外西流,入白羊口,經榆河下流沙河,由順義南界,至通州城東北,入白河,即通州富河也。一發源於昌平白浮村,神山泉出西南,匯為西湖,東入都城積水潭,入宮牆太液池,南至玉河橋,由東南大通橋迤東入慶豐等閘,即通會河,入白河。一自都城左安門外草橋流入南海子,東出弘仁橋,由水南新河至張家灣板橋入白河,總名運河,亦名白河漷河」 《方輿紀要》:「漷河在縣西,一名新河,自盧溝河分流至縣界,析而為三:其正河為漷河,東入白河;其」 一為新莊河,南流入武清縣界。其一為黃洰河,東注馬家莊之飛放泊,各去縣十里延芳淀,《燕山叢錄》:漷縣西有延芳淀,大數頃,中饒荷芰,水鳥群集其中。遼時每季春必來此弋獵,打鼓,驚天鵝飛起,縱海東青擒之,得一頭鵝,左右皆呼萬歲。海東青大僅如鵲,既縱,直上青冥,幾不可見。俟天鵝至半空。欻自上而下。以爪攖其首。天鵝驚鳴。相持隕地。

以上皆通州及漷縣界內諸水

段家嶺《方輿紀要》:在縣東二十里官道旁。靈山,《名勝志》:靈山、華山、聖水山、駝山,俱在縣北。靈山去縣治十五里,三面出泉。《形勝記》所謂「北倚靈山」 者也。

華山又十五里為華山,一名「兔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