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4 (1700-1725).djvu/33

此页尚未校对

再西為大洞一,即石經堂也。形方如矩,平視如幔,頂中奉金身如來,修丈餘,跣而端立,足踏石板,下藏玉匣金瓶,貯舍利二顆。東北壁上嵌《法華石經》一部。西壁為雜編,有白石柱以豎四隅,若撐其頂。洞之底復有二洞,不可測識,總之七洞皆藏石經也。石經板約方三四尺,層累相承。自北齊至隋,有沙門靜琬,發願「刻十二代經,藏之此山。後其徒續成之,歷唐、宋、遼、金,功始成其半焉 。」《長安客話》:「石經山峰巒秀拔,儼若天竺,因謂之小西天寺,在雲表,僅通鳥道,曰雲居寺。迤南三里,有石級,長里許,級盡東折,為雷音殿,四壁鐫梵語,悉唐名人所書。復有洞七,即知苑藏石刻處也 。」《帝京景物略》:「房山縣西南四十里,有」山曰「白帶」,山生。𢘿《題草》又曰:𢘿題山藏石經者千年矣,故曰「石經山」,亦曰「小西天」云。北齊南嶽慧思大師,慮東土藏教有毀滅時,發愿刻石,藏閟封巖壑中。坐下靜琬法師承師付囑,自隋大業迄唐貞觀,《大涅槃經》成,其夜山吼,生香樹三十餘本,六月水浮大木千株至山下,構雲居寺焉。唐元宗第八妹金仙公主修之,洪武二十六年又修之,正統「九年又修之。」山上雷音洞,高丈餘,四壁刻《經》,四柱刻像。前有石扉,維以開閉,几案瓶罏皆石臺,有欄,橫與堂亙。堂左洞二,右洞三,洞下洞二,皆經唐迄元代。有續刻經目,列石幢,人傳洞火龍所穿也。山下左右東峪寺、西峪寺、後峪寺,後香樹林,香樹生處也。夢堂菴,唐夢堂師居處也。林後,琬公塔也。萬曆壬辰,達觀和尚睹像設頹,石版殘蝕,率僧徒芟除,啟洞拜石經。石下有穴,藏石函一尺,上刻「大隋大業十二年歲次丙子,四月丁卯朔八日甲子,於此函內安置佛舍利三粒,願住持永劫」三十六字。發視,得小金舍利,狀黍米,色紫紅。師聞於慈聖太后,迎入供養,函瓶以玉,外函複之,安置故處。僧憨「山撰《雷音窟舍利記》刻之石。」山多石碑二。隋碑一,仁壽元年《王臣暕碑》一,仁壽元年《王劭碑》五。唐碑一,開元十年《梁高望碑》一,開元十五年《王大悅碑》一,元和四年《劉濟碑》一,景雲二年《甯思道碑》一,太極元年《王利貞碑》二。遼碑一,《趙尊仁碑》一,天慶八年《沙門志才碑》二。《元碑》一,至元元年《賈志道碑》一,至正二年《釋法稹碑》「山半有菴,曰半山菴。」

東峪西峪五臺《燕都遊覽志》:「東峪西峪」

兩寺,《石經》洞之左右翼也 。《瀟碧堂集》:東峪寺門,白楊成林,風氣慘裂。北臺如蓮花,在水中央。東臺亦奇特,臺上石浮圖,唐金仙公主所建。五臺之外,環以巨嶂,其石紋或類雨點,或類卷雲也 。《長安客話》:從南臺而下,山麓間有寺曰西峪寺東溪水闊可五丈,聲潺潺若風雨驟至。五臺僧皆穴處,遊人不可留,多憩此寺。

羊耳峪《縣志》:「羊耳峪一名紅羊峪,在縣西北十二里,有大石高二丈,其形似象,名象石。」 黃山,《寰宇通志》:「黃山去縣三十里,上有玉室洞天 。」 《方輿紀要》:「黃山店口,在縣北三十里,又西六十里曰大谷,又三十里即淶水縣北之乾河口也 。」 《縣志》:「玉室洞天在縣西北七十里,中有獨橋十八灘。」

穀積山《方輿紀要》:「穀積山,在縣西北五十里,峰巒突起,如積榖然。下有三石洞,名曰三學,中可容千人。」

朝陽洞,《北游紀方》:朝陽洞有二,形如連珠,相隔約十尋,俱疊石作坡,繚以短垣,山勢甚峻。從山腹轉而上,洞西有巖,有朝陽巖,石壁逾百仞,橫亙里許。巖麓溪水色綠如鴨頭,產魚極美。車營嶺,《北游紀方》:「車營嶺小岡疊阜,起復連綿,居民以種杏為業,環十數里,峰頭澗底,皆是杏林。又東一小嶺,有杏約三百株,樹尤」 奇古。高者三丈,低者丈餘,狀如垂柳,繁花綴之,亦杏林之變態也。

連泉山,《涿州志》:「連泉山,山巔有泉相連,在縣西北三十里。」

大安山,《方輿紀要》:「大安山,在縣北八十里,山高險。」 薛居正曰:「大安,幽州西名山也 。」 《名勝志》:「大安山,龍泉河出焉。」

岢羅陀《析津日記》:岢羅陀在房山縣境東有萬壽寺,俗呼天台寺。相傳寺有老僧,日誦佛聲,聲以豆記其數,久,每誦一聲,豆輒自躍過,人目為「豆兒佛。」 是時陳皇后浴於宮中,澡豆忽躍,心悸,有言及豆兒佛者,迺出金錢建寺焉。

挾河,《方輿紀要》:「挾河,出縣東南中浣谷,流入涿州界。」

易水,《水經注》:「出西山寬中谷,東逕五大夫城。」